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让数学阅读走进课堂教学
让数学阅读走进课堂教学江苏省靖江市城中小学吴佳炜【内容摘要】数学阅读是数学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种教学方式,而数学阅读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什么是数学阅读?它有什么作用?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本文从以上几方面阐述了如何将数学阅读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阅读能力,让数学阅读成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扶手。【关键词】数学阅读、定义、作用、培养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是描述科学的语言。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也曾经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就产生了数学阅读。数学阅读过程如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语言符号的感知,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但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猜想、假设、验证、想象的认知过程。所以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以语文、外语阅读为基础,包括多种能力在内的阅读能力。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做题目时抄错题目中的数字、弄错计算符号、或题目没读完、题意没弄清就答题等。还有的问题很明显,学生一看就知道该如何解答,却还常常犯同样的错误,我们一般都把这归咎于学生太马虎、粗心。但我认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学生缺乏数学阅读能力;而我们数学老师呢,本身也没有形成数学阅读的意识,只是在课堂上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分析讲解,只是在布置作业时才允许学生打开书本,把数学课本当成了习题集;再从家长方面来看,他们在为孩子购书时,也主要是买一些数学试卷、优化练习等,在他们看来,数学只要会解题就行,哪用的着“数学阅读”?长此以往,学生势必缺乏数学阅读的能力和习惯,出现上述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数学阅读能力。造成数学阅读能力的缺失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对数学阅读的认识不够。多数人对数学阅读有哪些作用还不甚了解,我认为数学阅读首先有益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表现为:1、数学阅读可使学生解题思路清晰,易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最直接的好处,也是阅读教学最直接的目标。让学生在读中悟出解题方法,真正达到“以读促思,读中求解”。2.数学阅读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现代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未来社会的发展不可估量。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知识,更需要他们有较强的自学功底从事终身学习,以便随时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教会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其阅读能力。因此,面向未来,数学教学要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3、数学阅读有助于个别化的学习。数学阅读是学生学习时借助数学课本来接受数学知识、引发数学思考的基础。通过数学阅读,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能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这个目标仅靠集体教学是办不到的,其有效途径是集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相结合,而有效个别学习的关键是要会阅读。研究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书籍方面特别无能。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4、数学阅读有助于教科书作用的发挥。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者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苏教版(国标本)数学教科书信息丰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特点,注重让学生填补教材中的留白,非常适合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因此,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成为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之一。我认为要改变目前数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必须把数学阅读请进我们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亲近数学教学时拥有一个数学学习的心向,在拓宽视野时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在开掘智能时拥有一个数学的头脑。所以我们数学老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一、课内阅读,书本为主。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可是,数学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这个窗口,有时甚至整节课也没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这样,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课本必须成为学生自己赖以学会学习的文本,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励学生自己去学数学。1.学会在“动手”中阅读在“动手”中阅读就是边读边让学生做一做、画一画、写一写。在低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以“动”带读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像低年级可以把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图形或数字。在中高年级要让学生学会边看题边画线段图、或简单列出条件、问题以帮助解题。例如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单元,要求学生能够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教材中都是用纯文字的形式出示问题,学生在对文字的阅读中,能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因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此时学生对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还有些模糊。这时教材恰到好处地提示:“可以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示意图”,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表示题目中条件和问题。这样题目中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便一目了然,学生也能很轻松地通过示意图方便快捷地解决要求的问题。2.学会在“交流”中阅读在“交流”中阅读就是读读、议议,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相互协作来解决问题,提高认识,积极创新的一种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读读议议,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从多个不同的侧面,从不同的角度开展思考、讨论,可以内化知识、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例如教学素数和合数时,我让学生阅读课本上“你知道吗?”中关于“歌德巴赫猜想”的故事,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此了解多少,由此引出素数和合数,然后由学生自主阅读书中关于素数、合数的概念,并让他们讨论“1为什么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这样学生在读读议议中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素数和合数的理解。3.学会在“比较”中阅读在“比较”中阅读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来掌握课本知识,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学会比较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在学习四年级的混合运算时,由于这是本套教材安排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最后一个教学单元,所以我就对整个混合运算进行了一次运算大搜查。把教材中出现的所有整数混合运算都列举出来,如:加减混合、乘除混合、乘(除)加、乘(除)减、不含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只含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以及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通过多种练习形式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促进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总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学会认真看书、用心思考,养成读读、议议、动手动笔、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的好习惯,真正学会阅读数学课本。二、“问题”阅读,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背景下的解决实际问题更加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呈现形式也很多样,除了文字叙述外,还有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并且适当添加了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不会分析问题,大部分学生在做题目时,根本没有把题目读完就动手解答,或者在读题时出现添字、漏字等现象。有的时候学生题目做不出来,只要教师将题目读上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读题,从整体入手,先把题读完整,把关键性的语句做上记号,深入的理解,提高了阅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为顺利、正确的解答实际问题打好了基础。比如四年级数学课本上有这样一道图文并茂的题目:小军家离学校520米,学校离少年宫390米,小军从家到学校走了8分。用同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少年宫要走多长时间?学生读题时就要找到关键词“用同样的速度”,通过这个隐含的条件,解题的思路就很清晰了。当遇到有表格或图画的应用题要让学生用语言将其叙述出来,并找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这样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他们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三、课外阅读,提升素养。数学阅读不仅要“课内读”,更要“课外读”。我们老师可以结合教材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比如《数学补充读本》,《小学生数学报》、《小学生学习指导报》、《数学小灵通》等,还可以利用电脑课到一些数学网页上查找相关的数学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延伸学生的阅读空间。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一系列以阅读为载体的数学课外活动,如:指导学生写写数学日记、做做数学小制作,定期开展“阅读汇报”等活动,那么。学生的阅读兴趣将会不断增强,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将会不断提高。加强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阅读,除了可以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发展特长,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并且学会捕捉身边的数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坚信早实践早收获,只有从现在开始,让数学阅读进入课堂,把数学阅读真正纳入到每节课的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阅读能力,才能让数学阅读成为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才能使我们的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
本文标题:让数学阅读走进课堂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331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