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公共选修课程简介及任课教师简介解答
1公共选修课课程简介及任课教师简介2003、2004、2005级各专业同学:2005—2006学年下学期,我校将开设四大类公共选修课程: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教育类和艺术类。为方便同学们选报,现将课程简介和任课教师简介公布于下,请同学们参照《湛江师范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本专业公共选修课的学分要求和本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修读的公共选修课课程。一、人文社科类课程:刘海涛,人文学院教授,省级精品课程《文学写作》负责人。《文学欣赏》课程简介人文学院刘海涛本课程是一门为提高文理学生的艺术修养而设置的公选课程。主讲教师将从文艺学、接受美学的角度产阐述文学的审美特征、写作模型和鉴赏方法,精选一批古今中外的小说、诗歌、散文、影视佳作作为教学案例,并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生动、直观地开展文学艺术的审美教育活动。培养文理科同学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素质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使用课程网站平台()和博客技术是本课程的基本教学手段.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纸介图书+光盘+课程网站”的新形态教科书《文艺鉴赏概论》(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魏诒、刘海涛主编)或《文学写作教程》(新形态高校教材,刘海涛主编)为本课程的主讲教材。考核方式为撰写具体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文章,优秀作业将汇编成《感动大学生的100篇微型小说》等出版。本学期开课32学时,2学分。张文举,人文学院副教授。专业范围:外国文学,宗教学,电影学。主讲“外国文学”,“《圣经》”与“基督教文化专题研究”,“世界经典电影欣赏”,“电影简史”等。《世界经典电影欣赏》课程简介人文学院张文举通过本课程,我们试图给学生提供一个系统接触文化精品的机会,并通过师范性的赏析活动,使学生能形成高尚的艺术品味,有能力识别和拒绝各类文化垃圾对他们的精神侵蚀,积极寻求并接触各类精美的文化产品,熏染精神,砥砺品格,成为有良好教养的人。同时,通过系统组织学生观看经典影片,以及课堂引导性讨论、赏析和讲解,使学生对电影艺术一百年来的发展史,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对有影响的各种电影理论,有一相对系统的了解和把握,使他们能够从专业角度进入电影文化,从艺术角度深入电影堂奥。再次,我们在教学形式上希望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鼓励和要求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并最后解决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尝试,希望能给我们的大学选修课带来新鲜气息,为大学美育教学输入新鲜血液,形成新的模式。本学期开课48学时,3学分。2赵越,人文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讲师。1992年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1996年获得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1998年至今任教于湛江师范学院中文系、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系,从事专业基础课《现代汉语》、选修课《朗读学》和公选课《普通话》、《演讲学》等课程的教学。2003年获得广西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演讲学》课程简介人文学院赵越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了解演讲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提高学生的演讲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方法上采取精讲多练的方式,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把多种媒体资源进行整合,让学生在了解有关演讲知识的同时,更能通过对演讲实例的观赏与分析,对演讲有深刻的体察和切实的感受,并通过课上与课下的摹仿与演练,有效地促进演讲技能的提高。本学期开课32学时,2学分。张德明,人文学院副教授,2001年6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新诗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主授《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百年新诗文本研读》等课程。《百年新诗文本研读》课程简介人文学院张德明开设本课程的主要意图在于:1,以文本的形式来呈现中国新诗的发展轨迹;2,深入文本内部进行细致考察,窥见到百年中国新诗独特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魅力,同时也更深入地了解到中国新诗在创作上的不足与缺憾;3,以文本为线索,找寻出各个历史时期诗人的人文理想与诗学追求,并从中洞悉特定历史语境下各自不同的社会生活状况和时代精神风貌;4,通过对百年新诗的仔细研读,熟悉并掌握文化批评的基本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与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学期开课32学时,2学分。阎开振,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自1993年以来,一直在高等院校中文系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曾经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郭沫若研究》、《20世纪山东作家》、《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作品赏析》和《京派文学研究》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主要研究方向为郭沫若研究、林语堂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州学刊》和《东方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一部。《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作品赏析》课程简介人文学院阎开振本课程是专为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该课所选择的经典作品,主要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其中既有小说和诗歌,也包括话剧和散文。该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强调师生间的双边对话,力图通过部分文本的细读分析,增进学生对文学史知识的了解,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和批评能力。3本学期开课32学时,2学分。刘谷诚,人文学院退休副教授,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湛江散文诗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小红,图书馆副研究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香港)杂志驻湛联络处主任,湛江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副秘书长。《散文诗鉴赏与研究》课程简介人文学院刘谷诚图书馆刘小红《散文诗鉴赏与研究》是一门为文理科学生提高文化艺术修养而设置的公选课。通过对散文诗较为系统的文学理论讲授和作品实例剖析,让学生初步了解散文诗的美学特征和创作方法,掌握一定的散文诗写作技巧,能写出一定水平的散文诗和对中外各派散文诗进行评析。教学内容:散文诗文体定位及与散文、自由体诗的比较;中外散文诗发展简介;散文的六大美学特征;散文诗写作的几种技巧;中外散文诗名家名作赏析。作业考查方法为散文诗写作训练3—5次;散文诗评析训练1—2次;成绩评定为散文诗创作或散文诗评析。本学期开课32学时,2学分。黄慧薇,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有丰富的工作和实践经验。赖益雯,图书馆网络技术部主任、馆员,有丰富的工作和实践经验。《信息检索》课程简介图书馆黄慧薇赖益雯本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素质和信息检索技能的一门应用型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通过讲课和上机实习,帮助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检索和利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培养大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大学生获取文献以及自如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学术资源的能力,同时通过检索课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本课程主要内容有:现代信息检索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国内外著名手工检索工具及其检索方法、网络与计算机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网络数据库及其检索方法、INTERNET网上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本学期开课32学时,2学分谢琴,体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体育教育训练专业艺术体操方向,曾出国留学一年,研究锻炼心理学。个人研究兴趣: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艺术体操技能等。《锻炼心理学》课程简介体科院谢琴本课程将介绍国内外锻炼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讲授锻炼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内容与方法以及身体锻炼的心理效益;重点分析身体锻炼与心境及其自尊的关系。本学期开课32学时,2学分。黎斌,法政学院教授,双本科学历,双学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的教学和研究。4林兴,法政学院讲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的教学和研究。罗姝,法政学院讲师,本科学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孙月冬,法政学院讲师,本科学历,从事教育学和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和研究。何宇红,法政学院讲师,本科学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大学生与法》课程简介法政学院黎斌等本课程打破传统法律课程的框框,完全按照21世纪的大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法律知识来设计教学内容,并建有专门的教学网站《大学生与法》(http://202.192.128.41/dxsyf)配合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有:接受高等教育与法、知识产权与法、毕业求知与法、自主创业与法、理财投资与法、缴纳税费与法、消费生活与法、婚姻家庭与法、诉讼知识简介、社会法律服务简介。本学期开课32学时,2学分。申友良,法政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从事中国史和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研究。《文物鉴赏》课程简介法政学院申友良本课程在于培养学生对文物古迹的兴趣以及鉴别真伪的方法和实践能力。主要使用教材为胡志祥主编的《中国实用集藏大全》。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钱币知识及其鉴定真伪的方法和集藏知识;中国陶瓷基础知识及其鉴别真伪方法和集藏知识,以及玉石、翡翠知识及其鉴别方法和集藏知识。如有时间,还可涉及粮票、门票的知识及收藏和保养方法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物集藏不仅是一项事业,而且更是一种产业,集藏活动直接或间接地给国家带来滚滚财源。众多的收藏品集币、画廊、艺术品公司、拍卖公司等亦吸纳了数以万计的人才和劳力,成为就业市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学期开课32学时,2学分。石建忠,法政学院讲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和研究。《组织行为学》课程简介法政学院石建忠《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员工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学习本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人际交流技能、认知技能、处理群际关系的能力以及适应或应对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技能。本课程将从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面探讨组织中组织成员的工作行为,阐述组织成员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揭示组织绩效与组织成员的行为、态度之间关系的奥秘,主要讲解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激励理论、组织结构、组织变革、管理沟通、领导、组织文化等内容。5本学期开课32学时,2学分。王少杰,法政学院讲师,法学研究生学历。近年来一直从事中国“三农”问题的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并在国内许多地方进行过相关的调研,拥有较为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并于2004年6月应邀出席了在浙江大学举办的“中国‘三农’问题”国际研讨会,在会上做了学术发言,他从宪政的角度对“三农”问题的研究成果得到同行的较好评价,他关于宪政“三农‘的研究成果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处于前沿。《三农问题导论》课程简介法政学院王少杰“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巨大“陷阱”,大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有巨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此外,三农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开设相关课程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国情。通过本课程的开设,向学生介绍三农问题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和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些对策。本学期开课32学时,2学分。刘忠权,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博士,广东万维律师事务所律师。读博期间主要研方向为现当代中国政治史。现在主要讲授课程与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及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中国当代公务员制度》课程简介法政学院刘忠权该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三方面内容:一、公务员制度基本理论。包括公务员制度的缘起、公务员的分类、公务员的权利及义务、公务员的升降、任免、培训、交流与辞退等,并对公务员制度进行中西方比较;二、中国公务员制度。重点介绍中国公务员制度实施的现实情况,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及其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完善思路;三、公务员考试。介绍公务员考试的程序、要求、考试内容和复习方法等,并对中国刚刚颁布的《公务员法》进行介绍和分析。本学期开课32学时,2学分。李巧玲,法政学院讲师,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云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人文地理、旅游管理等。《旅游地理学》课程简介法政学院李巧玲《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作为公选课,本课程将在介绍旅游各要素的基础上,以旅游资源为授课重点,通过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及其分布;中外精品旅游资源鉴赏;以及旅游规划案例分析等多个专题和大量的影像资料,展示旅游客题的吸引力和无穷
本文标题:公共选修课程简介及任课教师简介解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38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