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中国历史上四次社会转型123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一、春秋战国时期——向封建社会过渡二、明清民国时期——向资本主义过渡三、新中国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四、改革开放时期——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渡名词点击学习目标1、主干知识巩固归纳2、教材知识灵活运用3、培养高考四种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一、春秋战国时期——向封建社会过渡(公元前5~3世纪)1、过渡表现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经济青铜时代;人力;大规模集体简单协作;井田制土地国有政治分封制度;分裂;世袭制贵族民族关系思想铁器时代;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任期制官僚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呈现出繁荣景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以德治民”,法家的“以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尚贤”等思想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2、方式:3、结果:战国百年变法运动,典型是秦国商鞅变法;战国后期和秦汉初期中国基本确立起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西方(欧洲)时代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明清时期,中国和欧洲出现了社会转型的新现象。中国和西方国家历史发展轨迹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导致了中西国力的易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时期,中国和西方在经济领域有相似之处,但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试述这种“相似”和“差异”的表现。(10分)(2)这一时期,中西方政治“专制化”与“民主化”都有强化的趋势。试述两种不同趋势的表现。(8分)(3)17、18世纪,中西都出现了启蒙思想,但其本质和影响却大不相同。试说明这种不同。(8分)(4)就文明类型而言,中西有何不同?(2分)(1)“相似”: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差异”: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西方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2)中国政治“专制化”:明朝废除丞相、内阁制形成;清朝设立军机处。西方政治“民主化”:英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法国1789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3)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实质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没有引起中国社会的变革;西方启蒙运动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成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武器,两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4)明清时期中国依然处于农耕文明阶段,西方成功实现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一文认为:甲午一战,天朝在败于东临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A、经济的现代化B、器物的现代化C、制度的现代化D、精神的现代化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抓住机遇,才能发展自己。1、表现:①.政治领域:②.经济领域:③.思想文化领域:④社会生活:二、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向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I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而且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衣食住行与社会礼仪的近代化2、方式:3、结果: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被动转型、向西方学习、救亡爱国没有完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时期,西方欧美国家正在完成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欧美国家出于怎样的阶段?12.(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14题)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②7世纪初期③20世纪初期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23.(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2题)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屈原的“美政”理想是要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罗马崛起于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与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不同。罗马以蕞尔小邦征服意大利,最后建立了雄霸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此基础上,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请回答:(1)概括指出导致1500年以前“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它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9分)(2)“1500年—19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并产生深远影响,试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上概括其主要表现。(9分)(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从中你有何启示?(10分)(1)表现:新航路的开辟。(2分)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文艺复兴和指南针;西班牙、萄牙王室支持(4分,答其中两方面即可)影响:世界联成一片,世界市场初具雏形。(3分)(2)表现:①经济: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传统经济结构,使亚非拉地区卷入世界市场,促进近代工业的兴起。(3分)②政治: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亚非拉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掀起一系列救亡运动。(3分)③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在亚非拉地区传播,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掀起思想解放潮流。(3)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2分);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利用市场和商品贷币关系扩大生产。(2分)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2分);借鉴苏联计划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2分)启示:不同文明应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2分)综合创新三、新中国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年)1、方式——三大改造、制定宪法和政治建设2、结果——1956年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3、表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开始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与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建设成就显著,其中东北成为“新中国工业的长子”;民主政治建设开始启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④.外交方面: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受两极格局的影响,新中国选择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法宪;(2009年高考天津文综10题)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中共八大召开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2008年广东高考12题)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四、改革开放时期——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渡(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1、方式:改革开放、思想解放2、结果:初步确立3、表现:①十一届三中全会转移工作重心,决定改革开放;②城乡经济体制改革;③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④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入世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一是与西方大国开展不结盟的和平外交;努力构建战略协作关系(伙伴关系或互惠关系)。二是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三是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1.(2009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11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将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科学发展观③邓小平理论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填入空格,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1.(2009年江苏高考12题)分析右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问贸易的发展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社会转型中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中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
本文标题:中国历史上四次社会转型12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421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