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七单元第19课:《大象的耳朵》导学案(表格式)
19.《大象的耳朵》导学案课题大象的耳朵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是一篇富含哲理的课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象刚开始听了其他动物的话,认为自己的耳朵耷拉着和别人的不一样,就想办法也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没想到竖起来之后有了一系列的烦恼,于是大象又把耳朵放下来了,烦恼也随之消失了。本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别人说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舒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课文贴近儿童生活,教学中我遵循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味故事中包含的道理。学前准备1.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82.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识记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前准备1.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用时:5分钟)1.启发谈话,说说别人的话对你有多少影响,引入课2.让学生在全班内交流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富含哲理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1.学生举手发言谈谈自己有没有受过别人影响而改变了自己2.学生自由交流自己课前收3.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用时:10分钟)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3.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教学生新(1)指认生字,交流识(2)开火车认读生字。(3(4)指导学生描红、书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巩固生字,积累词语。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3.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5.小组成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似()耷()咦()竖()竿()舞()痛()烦()2.3.耷拉竖着竹竿跳舞头痛心烦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用时:20分钟)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2.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2)大象的耳朵和其他动物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3)这篇课文告诉了我3.指导学生归纳每段内容,理清课文层次;(1)课文第1自然段写的是什么?(2)第2自然段到第71.朗读课文。2.标出自然段,根据课文内(1)本文一共有13个自然(2)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其他动物的耳朵是竖着的。(3)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别人说好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舒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道理。3.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理清课文内容和层次:(1)第1自然段写的是大象4.送汉字宝宝回家。扇慢遇兔安根痛最上下结构:______________左右结构:______________半包围结构:____________独体字:________________5.思考:大家都是怎样说大象的耳朵的?大象的想法发生了哪些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呢?(3)第8自然段到第12自然段写的什么?(4)最后一自然段讲的什么?的耳朵是耷拉着的。(2)第2~7自然段讲的是动物们都说大象的耳朵和他们的不(3)第8~12自然段写的是大象想把耳朵竖起来,但是却面临一系列烦恼,最后不得不接受(4)大象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四、总结,拓展。(用时:5分钟)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2.布置作业。1.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所得。2.继续描红、临写、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教学反思根据低年级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爱思考,乐于探索发现的特点,我在教学时着力引导学生倾听文本背后的声音,理解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所要阐述的道理。以兴趣为前提,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读书,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辅助提一些读书的具体要求,收到的效果非常明显。阅读教学中,我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本文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在教学中我用了自读和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练习。重点体会并读好了以下几个地方:大象在面对其他动物说他耳朵有毛病时不安的心情;大象在尝试把耳朵竖起来后面临的烦恼;大象从这件事中悟出来的道理。这样一来,读中感悟、悟中激情,这样生动、活泼的朗读形式令孩子兴致盎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2.培养学生从故事中感悟生活的能力。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故事中感悟生活的能力,懂得生活的真谛。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3.板书课题。1.2.学生回顾交流课文内容。6.我会用下列字组词。扇()慢(遇()兔(安()根(痛()最()二、精读课文,感悟道理。(用时:25分钟)1.学习第一部分(第1至第7自然段)。请学生自由朗读第1至第7自然段,思考:大象的耳朵和其他动物们有什么不一样?2.学习第二部分。(第8至第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大象在听了其他动(2)大象有没有改变他的耳朵呢?(3)大象是怎样改变他的耳朵的呢?(4)大象在改变他的耳(5)大象最后是怎么做的?3.学习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学生大声地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大象的话语中懂得了什么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第1至第7自然段,思考后回答问题。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其2.全班交流回答,互相补充。(1)大象在听了其他动物的话后,心情很不安。(2)大象改变了他的耳朵。(3)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4)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耳朵眼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5)大象最后还是把它的耳朵放了下来。3.道理:别人说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舒服、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学生自由发挥,意思合理即可)7.8.一(两()竹竿道理?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用时:10分钟)1.2.想一想:在碰到和大象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借助课外资料体会:人家是人家,我是我。9.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感悟。为了避免教师牵着学生的,这一节课我的设计重在让学生说、议自己读懂了什么,再根据实际情况点拨即可。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阐述从本课中学到的道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大象的耳朵》教学片段以悟导读,以读促悟(教学重点)师:同学们让我们大声的齐声朗读第一至第七自然段。(生大声齐读第一至第七自然段)师生1: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其他动物的耳朵是竖着的。师:对,他们的耳朵不一样。(多媒体出示)师:那同学们你们仔细看看有哪些动物说他的耳朵呢?生2: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师:对,同学们看得真仔细。那我们再来自由朗读第一至第七自然段。(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赏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老师以朗读为主线,串起观察、阅读、想象、说话,让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勾勒出具体的画面,培养语感。学生在读读、想想、说说中,用心体验,用情表达,既感悟了语言,又进行了语言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本文标题: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七单元第19课:《大象的耳朵》导学案(表格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449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