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中语文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
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列夫·托尔斯泰作者简介•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托尔斯泰的三部代表作品列宁称他的作品是“俄罗斯革命的一面镜子。”朗读课文,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坟墓朴素哪些语句能体现坟墓的朴素?1、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2、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的名字也没有。3、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4、残废者大教堂……感情。没有十字架墓碑墓志铭名字只有长方形土丘鲜花淡泊名声与朴素外观的和谐统一文章是采用哪些手法来突出墓地的“朴素”?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景物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托尔斯泰墓地与大自然的和谐相融,含蓄地表达出托尔斯泰墓地逼人的朴素也感动了大自然。运用比较的手法“残废者大教堂……感情。”莎士比亚墓拿破仑墓托尔斯泰墓运用比较的手法,用伟人之墓来比较伟人之墓,从而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托尔斯泰朴素坟墓的永恒和精神价值。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生前,晚年的托尔斯泰追求一种恬静、自然的幸福。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平民化人生道路的探求。死后,从他坟墓的自我选择和设计上,包蕴了他对功名利禄、金钱、地位的彻底否定,实现了平民化的理想。印度泰姬陵埃及金字塔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晚年致力于“平民化”,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最后由于打算把土地分给贫苦农民而与家庭产生冲突,离家出走,病逝途中。莫斯科红场圣彼得堡冬宫1928年夏天,苏联举办盛大的列夫·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接到苏联作家协会的热情邀请。去俄国的途中,茨威格就开始陷入一种困惑之中。他看到“还不怎么识字的马车夫手里也拿着书,那仅仅是因为那是书,而书则意味着‘教育’;成群的工人、士兵、农民,“怀着说不出的自豪”,“颇显拘谨而又专心”地听管理艺术品的工作人员讲解伦勃朗和提香的绘画;小学校里,12岁小姑娘的课桌上放着黑格尔的著作和索列尔(法国哲学家,曾对列宁产生过影响)的书。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课文世间最美的坟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475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