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关于性善性恶问题的思考[摘要]古往今来,性本善和性本恶的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四种代表性的理论:第一,人性无善无恶论;第二,人性有善有恶论;第三,人性本善论;第四,人性本恶论。对于这四种观点,这么多年以来也算是争执不休,没有定论的。文中对后三种理论都进行了梳理,笔者通过分析比较倾向于人性有善有恶论,认为人从一出生本性中就是有善也有恶的。善的方面要继续发扬,恶的方面要通过内在的道德修身或者外在的法律约束,向善的方面发展。总之,除恶扬善,让社会更加的和谐美好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词]性善论性恶论性善性恶论一、何为善,何为恶要讨论人性善恶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在汉语中,“善”的基本含义是好,包括心地仁爱,品质淳厚、友好、友善、善良、亲善等;“恶”的基本含义是坏,包括邪恶、丑恶、凶恶、犯罪等。但是,好与坏是相对而言的,善与恶也是相对而言的。知道了善与恶的意思,还需要明确善恶的评判标准。评判善恶,首先要衡量的应该是行为标准,而不是思想标准。因为善恶之本在于思想,但思想是因人而异的。比如现在很多明星捐善款,也许是为了私利,提高正面影响力。这个思想上我们是难以揣摩的,但是他确实是捐了钱,这就是好的行为,这就是善。其二,衡量善恶的标准应该是群体标准,而不是个体标准。人是群居的,群居就会产生个体间的关系,而善恶也正是在个体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由于个体的利益不同,只能以群体利益作为衡量善恶的标准才是公平公正的。明白这些善恶的行为标准,才能继续讨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二、性善论几千年来,儒家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所以多数人都赞成孔孟提倡的人性本善论。孟子之所以成为孔子的伟大追随者或继承人,是因为他解说了孔子的“仁”之所以可实行的根源,为此他提出了人性之善是与生俱来的主张,并且以四个方面加以解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个方面之称谓,孟子用了“四端”这个“端”字,有人解说为“原子”,有人解说为“点”,在这里则有“开始”之意,它是用来说明人性的初始状态的即本善。孟子的四端说,是对人性的赞美,也许正因为如此,冯友兰先生把孟子称为“儒家的理想主义派”。事实上,孟子并不只是“理想”人永远是善的。他只是说人有性善之端,当这个生命来到世界上之后,可能由于“习”即后天养成而变恶,或者确切地说,以恶的形态而出现,这是孟子对社会存在善恶现象的解释,是很现实的。所以孟子对现实人以全面完整解释,就是通俗《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两句话。孟子对人性的看法就是如此:人性的最开始是善的,但可能会在自身成长和社会环境中沾染恶,人最主要的就是要秉承自身的善,造福人类和社会。三、性恶论同属儒家学派,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却主张性恶论。《荀子性恶》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然而何谓性,何谓恶?《荀子正名》中说道:“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性恶》云:“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又云:“目好色,耳好声,心好利,骨体肌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荀子的性恶论主要内容就是:人生来就是自私自利的,自私自利是人之本性。有句俗语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另外,西方的文化总体上是主张性恶的。基督教《圣经》上说,上帝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他们在伊甸园生活期间,在诱惑的驱使下违背了戒律,偷吃了禁果,上帝就把他们逐出伊甸园。从此他们的后代从一出生都是有罪的,人生下来就要赎罪,这就是基督教的性恶论。四、性善性恶论关于人性兼有善恶论,支持赞成的人还是不少的。周代就有世硕;汉代有董仲舒、杨雄、王充;唐代的韩愈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记载:“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董仲舒也说道:“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言人之质而无其情,犹言天之阳而无其阴也。”杨雄的观点跟董仲舒的观点大概相同,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由此可见,在古代人性兼有善恶的观点还是大有人赞同的。关于性善性恶的问题,唐代的天台宗人强调性是先天具有的,有善有恶,佛的心也如此。这种观点影响颇大,不仅天台宗学者,如宋代知礼(960-1028)继续坚持这种观点,认为众生的本体真如本来具有愚痴无知的“无明”,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基因。而且一些禅宗学者也赞同这种观点,如五代宋之际禅宗法眼宗人延寿,深受天台宗的影响,把先天具有的性和后天行为的修分为善恶两种,认为佛和一阐提都有善性和恶性,只是后天行为有所不同。他说:“若以性善性恶凡圣不移,诸佛不断性恶,能现地狱之身;阐提不断性善,常具佛果之体。若以修善修恶,就事即殊;因果不同,愚智有别。修一念善,远阶觉地;起一念恶,长没苦轮。”这种佛和一阐提都有善性恶性的说法,正是人性兼有善恶的体现。西方持有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柏拉图认识人有欲望、意志和理性。当理性能驾驭欲望和意志时,就表现为善的一面。反之,就是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人有理性和情欲。人生的目的就是用理性节制情欲,达到一个合理的状态,和谐的环境。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人的灵魂可以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两个部分。“他又把非理性的部分分为生长的与嗜欲的。当其所追求的是那些为理性所能赞许的善的时候,则嗜欲的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是理性的。”由此可见,在人性论上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是持一种两分观点的,他们都认为人性中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参考文献:[1]李志超.天人古义[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2]张忠利.中西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陈瑛,林桂榛.“人性”新探[j].南昌大学学报,2002.
本文标题:性善性恶问题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50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