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服饰简史——清清朝服饰产生的社会背景:满族人于公元1644年建立清王朝,作为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政治与民族压迫的基础上,统治者为了泯灭汉人的民族意识,强制推行满人的服饰,汉人的强制抵制,迫使清王朝采取“十从十不从”对策,也使清代服饰得以充分吸收汉族服饰的成就。从服装发展历史看,清代对传统服饰变革最大,服饰形式也最繁缛复杂是中国服饰史上又一次大变革。清朝男服•清男子主要制服形式为:礼服、常服、雨服、行服•清代官服•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袖端呈马蹄形是历代不曾有过的。•长袍造型简练,立领直身,偏大襟,前后衣身有接缝,下摆有两开衩、四开衩和无开衩几种类型。•马褂作为外用,有单、夹、棉几种不同形式,一般采用较素的颜色•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服饰•清代皇帝主要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区别主要在衣服的边缘,春夏用缎,秋冬用珍贵皮毛为缘饰之。朝服的颜色以黄色为主,以明黄为贵,只有在祭祀天时用蓝色,朝日时用红色,夕月时用白色。朝服的纹样主要为龙纹及十二章纹样。•龙袍”:•皇帝的龙袍属于吉服范畴,比朝服、衮服等礼服略次一等,平时较多穿着。穿龙袍时,必须戴吉服冠,束吉服带及挂朝珠。龙袍以明黄色为主也可用金黄杏黄等色。古时称帝王之位,为九五之尊。九、五两数,通常象征着高贵,在皇室建筑、生活器具等方面都有所反映。•清朝皇帝的龙袍,据文献记载,也绣有九条龙。从实物来看,前后只有八条龙,与文字记载不符,缺一条龙。有人认为还有一条龙是皇帝本身。其实这条龙客观存在着,只是被绣在衣襟里面,一般不易看到。这样一来,每件龙袍实际即为九龙,而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所看见的都是九五,与九五之数正好相吻合。另外,龙袍的下摆,斜向排列着许多弯曲的线条,名谓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之外,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的寓意。•清代的满汉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妇女服装得到相对宽松的环境,“十从十不从”中的“男从女不从”一款,使满汉两种妇女服装并存了二百余年,其间也有过相互吸纳的过程,至后期则陶冶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典型服装——旗袍,一直影响至今。清代妇女服装•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满族女服•清满女发式多为平髻,又称一字头,两把式。后在上面套戴一顶扇形的冠,以青缎、青绒等做成,成为典型的旗头,其上还插有绢花,侧垂丝缚。•满族妇女的袍为长袍,下可掩足;右衽,袖口平而宽大,袖端、衣襟、衣裾镶有各色边缘,领有高有低,无领则以围巾饶领。•旗鞋是一种木底高跟鞋固定在脚心位置,上大下小,高约两寸,状如马蹄的称马蹄底,如花盆的称花盆底。汉族女服•清初汉族妇女服装承明代样式,后来受满族妇女服装影响,发生变化,保留汉服传统,又吸收了满族服装的优质因素•汉族女子上身着袄、衫,下身束裙为主。•袄有大袄小袄之分,小袄内穿,大袄外穿。多为右衽大襟,衣长至膝或更下,袖口初尚小,后渐大,至清末又复短小,衣领有高低变化。并在衣襟、袖口有宽边镶滚。•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背心是汗女秋冬时常穿的,罩在袄外,有夹、棉、皮等中国服装简史—中国近代服饰•人们常这样形容中国近现代的服装,说是宛如一个服装博览会,前清的、民国的、西洋的、东洋的、国民党的、共产党的,代表着各种思想与文化的服装尽在这百年之中。•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服饰:•中国进入了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逐步使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也日趋扩大,衣冠服饰随之而发生变化。妇女发饰,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变而不断变化。•早期,服装式样变异甚少,民间仍然是长袍马褂为男子服饰;女子则上袄下裙。•2、(20世纪20年代)民国初年的服饰:•民国初年女装在这一时期上衣下裙最为流行,上衣有衫、袄、背心、,样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变化。•二十年代,旗袍开始普及。这一时期,不论是旗袍还是其它服装,女装的设计和剪裁上,改变了单纯采用直线使胸、肩、腰、臀部呈平直状态的传统办法,而开始使用弧线、曲线,使衣服更加合身适体。这标志着中国的女性服装已开始迈向近代化的进程。20世纪20年代梳妆女子穿短袄套裙的妇女(传世图照)•民国男子服饰主要有马褂和长衫。用作礼服的马褂、长衫,其款式、质料、颜色及尺寸等都有一定的各式。如马褂,一般都用黑色丝麻棉毛制品为之,对襟窄袖,下长至腹,前襟钉钮扣五粒。长衫则用蓝色,其形制为大襟右衽,长至踝上二寸,袖长与马褂并齐。在下摆左右两侧开衩。用作便服的马褂、长衫,颜色可以不拘。•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与清初强迫汉人剃发相比较,辛亥革命也把头发看成是个人的政治宣言,独立各省很自然地把标志汉人臣服于满清朝廷的辫子作为革命目标,“剪辫子”立刻成为“革新”的标志。一时间,剪辫子成了一股浪潮,这从当时坊间流传一句笑谈可以窥得一二一一“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中国人留辫子的历史折腾了三百多年,到此终于落下了帷幕。•3、(20世纪30年代)近代民国中期的服饰: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经盛行。当时的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即使在盛夏,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渐而又流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儿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儿流行短的,短至露肘。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有一部分留学生及文艺界、知识界的女士穿着连衣裙,至30年代穿者渐多。连衣裙的特点是上衣和下裙相连,收腰或束腰带,能够显示腰身的纤细;连衣裙多为直开襟;袖子也有长袖、短袖、泡泡袖、喇叭袖等变化。领有方领、圆领、水兵领等;下裙有斜裙、喇叭裙、节裙等,款式变化非常丰富。•民国中期,在流行学生装的同时,不少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还喜欢穿“学生装”,这种服装的样式是方形立领。穿着这种服装,能给人一种精神、庄重之感。孙中山先生当时就非常喜欢,所以有“中山装”之称。不过当时的中山装与现在所称的中山装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另外还有一种男子服装“西装”。•5、二十世纪中晚期:•劳动人民的主要服饰为中式衫袄和中式抿裆裤。这是由劳动人民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工农装流行----体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军装----蓝、灰、绿成了这一时期的主色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形成了朴素、实用、色彩单一的着装风格。近代女装代表——旗袍•从20世纪20年代至四十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二十多年,款式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以来束胸驼背的旧貌,让女性体态与曲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大功。•旗袍源于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属于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于旗袍是女装,所以也可以说旗袍源于旗女之袍。清初较为瘦长紧窄小袖素简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变得宽大繁褥。辛亥革命之后,旗人多弃袍服而着大褂与裤,故20世纪10年着旗袍者极少,20年代才略有回复。清末满族旗女穿的旗袍,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二十年代,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但不久,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欧美服装的影响,旗袍的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等。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经盛行。当时的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即使在盛夏,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渐而又流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儿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儿流行短的,短至露肘。我们不大能够想象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满清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一代又一代的人穿着同样的衣服而不觉得厌烦。从十七世纪中叶直到十九世纪末,流行着极度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领圈很低,有等于无。”——张爱玲《更衣记》•到了20世纪30年代,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是流行高领,渐而又流行低领,甚至流行起没有领子的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而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的,短至露肘。至于旗袍的长度,更有许多变化,在一个时期内,曾经流行长的,走起路来无不衣边扫地以后,又流行短的,但通常都在膝盖以上。•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中式旗袍在当代服装大师的眼中成为了热门元素。(2011春夏LV女装)近代男装代表——中山装•以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命名的男用套装。•1919年,孙中山请上海亨利服装店将一套陆军制服改成便装。这套便装在保留军服某些式样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式服装和西装的优点,显得精练、简便、大方。由于孙中山先生的提倡以及他的名望,这种便装式样很快流传,经过不断修改,发展成中山装,并成为中国男子普遍穿用的服装。•关于中山装的来历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如有的说是1912年在广州问世的,有的说是由日本铁路制服改制的。这里提到的黄隆生是一位越南的华侨,开有一家洋服店,1902年,孙中山到越南筹组兴中会,一次到黄的店购物。黄得知这个顾客就是孙中山时。当即要求加入兴中会,为革命出力。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其五,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中山装的色彩很丰富,除常见的蓝色、灰色外,还有驼色、黑色、白色、灰绿色、米黄色等。•一般来说,南方地区偏爱浅色,而北方地区则偏爱深色。在不同场合穿用,对其颜色的选择也不一样,作礼服用的中山装色彩要庄重、沉着,而作便服用时色彩可以鲜明活泼些。
本文标题:清民国时期的服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518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