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要点整理)山东师范大学
实用文档文案大全填空15个简答8个名词解释12个论述题现代教育技术教程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1、教育技术的定义、内涵、范畴教育技术一词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格拉瑟发表的《心理学与教育技术》一文。教育技术ACET’94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ACET’94在2005年发布教育技术的新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ACET’94和ACET’05的不同?(1)“InstructionlTechnology”的名称被“EducationalTechnology”的名称所取代;(2)“理论与实践”这两个研究领域被更改为“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3)“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这两个研究对象被变换为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4)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研究范畴被缩减为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并有合适的技术的过程和资源的“创造、使用、管理”三个范畴。教育技术的内涵(1)理论和实践并重(2)学习过程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4、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功能:1、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功能是优化教育教学,使教学工作力求做到高效能、低消耗,以较小的代价得到较大的收获。2、优化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最大效果;二是最少时间。作用:(1)提高教育质量(2)提高教学效率(3)扩大教育规模(4)促进教育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的突破(简答论述)1、在教育手段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将现代技术手段引进教育领域,使教育手段多媒体化2、在教育方法方面,课堂播放教学、远距离播放教学法、程序也教学法、微型教学法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3、在教育模式方面,改变了传统教育过程结构,形成了“人-机”“人-机-人”等多种新的教育模式4、在教育观念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并促进了现代教学观、现代学习观、现代学校观、现代人才观等的形式5、教师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价值指向(需要理解、联系实际知道专业水平)P25(1)做学生的向导,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用文档文案大全(2)做乐于协作的研究者(3)做课程的开发者(4)做资源的设计组织者(5)做终身的学习者6、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分析论述)P26(1)意识与态度(2)知识与技能(3)应用于创新(4)社会责任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1、理论内容(1)学与教的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方法: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2)在意义建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3)把思考与联系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意义建构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教室要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教师在可能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只是有利于意义建构的发展。(2)视听与传播理论(视听教育理论、(3)教育传播理论)(4)系统科学理论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每个人决定。3、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经验之塔”分三大类: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十个层次(1)“塔”基的学习经验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向上升,则越趋于抽象。(2)教育应从具体的经验入手,逐步进到抽象。(3)教育不能能满足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是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媒体,可以使得学习更为具体、直观,也能为获得更实用文档文案大全好的抽象创造条件。(5)位于“经验之塔”中间部位的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直接经验的不足。4、拉斯威尔传播理论的五个要素及教育传播理论的应用。从拉斯威尔传播模式的五个传播要素,可以得到传播研究的五大内容: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体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5、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1)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2)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3)确立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4)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规律第三章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概念和教学设计模式概念: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2、教学设计模式(ADDIE模式、流程模式)(1)ADDIE模式:教学设计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2)流程式模式:(3)圆周式模式: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七个)和一般过程:基本要素: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的分析与阐明、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一般过程:教育设计前段分析阶段1)学习需要分析2)教学内容分析3)学生特征分析学习目标的分析与表述阶段教学策略制定阶段1)教学顺序的确定2)教学活动的确定3)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阶段3、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阶段内容(会用案例分析)(1)学习需要分析(2)教学内容分析(3)学生特征分析(学习准备情况的分析和学习风格的分析)4、学习目标分析与表述阶段(会撰写学习目标)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加涅的学习结果理论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加涅认为,学生的学习结果有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指挥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运用技能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应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部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根据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学习目标表述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方法,即行为目标实用文档文案大全行为目标的四要素:行为主体、外显性为、行为条件、行为标准,简称ABCD第二类方法,即内外结合第三类方法,即表现性目标5、教学策略的制定(要求掌握细节P60)(1)教学顺序的确定(2)教学活动顺序的确定(3)教学方法的选择(4)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5)教学媒体的选择6、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特点。1、教育教学信息多媒化2、教育教学资源广泛化3、教育教学方式个性化4、学生学习活动自主化和协作化5、教育教学管理智能化7、信息化教学的概念和特征概念:所谓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特征:在思想上,信息化教学以与信息时代特点密切相连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技术方法上,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建构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内容上,信息化教学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内容的组织编排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7、联系教学设计实践说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环节与特点概念: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基础上发展来的,目的是帮助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适应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环节(1)学习任务设计(2)学习情境设计(3)学习资源设计(4)学习策略设计(5)学习管理设计(6)学习评价设计特点(1)在教学活动中,侧重学生的学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尤其是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来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3)把学习内容与实际情境相联系,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4)强调“协作”在学习中的作用。(5)强调发展性评价,主张评价的过程性和多元化。实用文档文案大全第四章现代教育技术环境1、教学媒体的基本含义媒体用于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就成为教学媒体。也就是说,教学媒体是传播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或工具,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2、标准型多媒体综合教室构成(特点和构成)构成:多媒体教室从功能上看主要由多媒体显示系统、A/V系统、智能型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三部分构成。特点:(1)能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个器官。(2)通过计算机集中控制和管理,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呈现教学内容及其相关信息。(3)提供多种人机交互方式,操作简单方便。3.多媒体投影仪的类型、原理、性能、使用与维护类型:从技术角度,阴极射线管投影仪、液晶投影仪和数字光路投影仪从投影仪与幕布的关系,正投式投影仪和背投式投影仪从安装使用方式,便携式、吊装式和便携吊装两用式原理:性能:分辨率、光照度、成像尺寸与镜头焦距使用与维护(1)开机关机(2)在使用中要注意通风散热(3)在开机状态下不要随意搬动(4)定期检查(5)防止剧烈的震动、挤压4.多媒体教室的常见设备级企各种设备的使用常见设备:主要有多媒体投影仪、录音机、影碟机、激光唱盘、录音机、话筒、扩音机、调音台、音响、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示台、银幕和多媒体控制平台电子白板的使用模式1PC白板工作模式2交互式触摸控制3注释与修改功能4远距离传输功能5.微格教学系统含义在我国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远离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组成:主控室和若干微格教室特点(1)技能训练单一集中(2)技能训练目标明确(3)反馈及时全面实施(简答)(1)理论学习(2)确定训练目标(3)观摩示范(4)编写教案(5)角色扮演(6)评价反馈实用文档文案大全(7)修改教案后重新进行角色扮演第五章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1、信息检索的概念、类型,能联系实际说明途径和信息检索的基本过程含义:信息检索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采集方法,它是根据特定的用户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的需求,运用某种工具,按照一定的过程、方法和技术,从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中查出所需的信息,以形成用户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过程。类型:(1)数目检索(2)全文检索(3)多媒体检索(4)数据检索(5)事实检索途径(1)内部特征途径:①分类途径②主体途经(2)外部特征途径:①题名途径②著者途径③编号途径基本过程(考试几率较大)(1)分析研究课题(2)选择检索工具(3)确定检索途径(4)实施检索策略(5)评价检索结果(6)进行其他后续工作2.网络信息资源内涵与类型内涵:是指以数字化形式记录且以多种媒体形式表达的,分别存储在Internet不同主机上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方式进行传递的信息资源的集合。类型:信息资源、FTP信息资源、E-mail和Mailinglist信息资源、新闻组和BBS论坛、Telnet信息资源、Blog信息资源3.搜索引擎的概念、类型、能联系实际说明网上资源的搜索方法、策略和技巧概念:是以一定的策略在Internet中搜集、发现信息,对信息进行提取、组织和处理,并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从而起到信息导航作用的网络检索工具。类别:全文搜索引擎、目录引索、元搜索引擎搜索方法策略与技巧(1)明确搜索目标(2)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3)缩小检索范围(4)构造恰当的检索表达式(5)选用准确的关键词(6)利用进阶检索功能(7)使用特色搜索引擎4.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原则、考虑的要素,能联系实际说明合理利用的方法合理使用原则(尊重版权人的劳动和劳动成果。涉及到版权
本文标题:现代教育技术教程(要点整理)山东师范大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539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