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hinaIndustrialAssociationofPowerSources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电池)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球一次能源日益枯竭,温室气体排放量急剧增多,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国际上面对能源和环境危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进入21世纪,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了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更是加速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进程。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提振经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在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以及原油价格不断攀升的多重压力下,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面对广阔的发展前景,化学与物理电源(电池)作为可再生能源(太阳电池)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氢氧(或空气)燃料电池与储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二五”期间必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化学与物理电源市场分析及技术发展趋势:2000年以来,特别是“十一五”计划实施以来,鉴于新型电池产业的崛起,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并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产业之一。当前除了传统原电池与铅酸蓄电池产业外,还有碱性蓄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蓄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液体流动氧化还原电池等新型化学电源产业等。在世界环保呼声日益高涨的态势下,世界各国与我国都已经开始致力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其中,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域,由此使物理电源中的太阳电池技术与产业在我国得到空前迅速发展,开创了我国物理电源产业发展的新纪元。同时化学电源中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及未来储能系统的储能电池,成为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技术支撑。此外,化学与物理电源也是我国现代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支撑产品,“十一五”也有了十分突出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发展趋势表现为:1、太阳能光伏、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1)太阳能光伏据报道,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占全部发电的50%,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将达到30%。由此可见今后几十年间,世界范围内太阳能光伏发电将会有更快的发展。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的拉动下,近几年高速发展,已成为太阳电池生产大国。2007年,我国电池产量达到1088MW,占世界总量的29%,跃居世界首位。2008年,我国太阳电池产量超过2000MW,约占世界产量的33%,仍居世界首位。2008年,全球前25家太阳电池生产商中有9家是我国企业。2009年我国太阳电池产量超过4000MW,占世界产量的40%以上。我国太阳电池产业已经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是上游的原材料提纯技术和下游的应用还远远落后发达国家。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辅助材料、专用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平衡部件(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等)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国产产品已占主流地位,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累计装机量仅占全球份额不到1%。随着“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示范工程”的实施,国内光伏市场更大规模的应用已开始启动,预计“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下,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将快速发展。总体上,我国产业主要集中于原料加工、电池封装等附加值较低的环节,原料提纯、高效电池工艺及相关生产装备等核心技术以及后端市场应用依然缺失。我国太阳电池目前仍然以晶体硅电池为主,而对薄膜电池和其它低成本电池技术也在加速研制中。由于薄膜电池材料消耗大大降低、显示出成本较低等优势,未来会得到更快发展,而聚光太阳电池凭借其高转换效率也将成为太阳能产业新的发展方向。(2)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热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主要发展方向是利用动力电池的混合电动车与纯电动车。从近期来看,锂离子电池受到广泛青睐,而从长远来看,期待燃料电池技术的突破;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的稳定性则是日益增长的一个重大新课题,各种验证已经显示通过储能解决风能与太阳能发电的不稳定性是昀佳的技术方案,由此各国都设立了研制与建立智能电网的计划。显然,储能电池的未来应用地位将越来越重要,需求量甚至会超过动力电池。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锂离子电池昀重要的生产国之一。全球锂离子电池生产形成了中、日、韩“三足鼎立”的格局。2009年,国内锂离子电池产量超过15亿只,销售额达到170亿元。具备了较强的科技实力和研发基础。国家汽车产业振兴计划和《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我国汽车产业振兴计划提出,到2011年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也将储能技术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随着新能源产业规模的扩大,储能将成为电池产业新的应用领域。从现有市场来看,动力电池短期内将以氢镍电池为主,未来将以锂离子电池为主要选择;储能电池以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为主。未来锂离子电池、钠硫蓄电池、液体流动氧化还原电池等将在储能领域得到应用。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但核心部件仍由国外先进企业垄断。现阶段,各类电池产品中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都基本完成了国产化,但电池隔膜、六氟磷酸锂(LIPF6)盐等核心材料仍由日本、美国等几家公司垄断。近期虽然在隔膜、六氟磷酸锂盐技术上取得一定进步,但产业规模较小,仍以低端产品为主。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我国太阳能光伏和绿色储能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并且成为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和锂离子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国务院已把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将为锂离子电池、太阳能光伏等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2、电池、材料、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将是影响新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关键因素电池技术不仅影响新能源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还影响到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电量的存储和使用。材料技术是影响新能源成本的关键因素,如何发现,研发出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材料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智能电网技术是近期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能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稳定性的问题。新能源各产业存在技术和应用上的互补性,产业的协同发展不仅有利于资源的整合,还能产生新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新能源的商业应用。3、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坚持从行业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科学发展规律,努力实现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增长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相协调,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使用量,降低电池中有害物质含量,不断完善和推进以“禁止、限制、替代、回收”为主要内容的治污体系的建立,把治理污染和推进清洁生产作为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全国开展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示范工作,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为支撑的市场化的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二、“十一五”期间,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发展现状:1、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已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化学与物理电源生产、加工和贸易的中心。据统计,2009年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生产企业约4000余家,产业总就业人数超过100万人。2009年,化学电池总产量约335亿只,超过全球电池总产量的一半;太阳电池总产量超过4000MW,达到全球总产量的40%;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生产总值超过1900亿元,出口总额超过138亿美元。“十一五”期间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主要产品的产量、销售收入与出口额分别见表1、2和3。表1“十一五”期间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主要产品的产量品种20052006200720082009镉镍电池(亿只)13.8913.5129.96氢镍电池(亿只)11.5511.7812.712.910锂离子电池(亿只)8.5101214.515铅酸蓄电池(万KVAh)4334.57777.89000970011500锌锰电池(亿只)215.1210199190195碱锰电池(亿只)50.7360708090锂一次电池(亿只)66.88.81216太阳电池(MW)200438108820004000表2“十一五”期间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主要产品的销售收入(亿元)品种20052006200720082009镉镍电池3635.5373025氢镍电池3637406550锂离子电池145162.4170178150铅酸蓄电池250350530650760锌锰电池971051009895碱锰电池4565707882锂一次电池788.51012太阳电池80252549740550合计6961014.91504.518491724表3“十一五”期间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主要产品的出口额(亿美元)品种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镉镍电池3.783.355.115.252.15氢镍电池5.785.787.687.425.41锂离子电池23.1929.8134.9339.1632.69铅酸蓄电池8.1411.4815.0920.1512.12锌锰电池6.988.469.149.448.89碱锰电池2.763.724.765.084.98锂一次电池0.550.440.620.740.76太阳电池3.8511.935.6490.0271.1合计55.0374.94112.97177.25138.1“十一五”期间,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发展的基本成就:(1)、生产、出口持续增长近4年来,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的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达到30%/年,化学电源出口额增长率接近15%/年,太阳电池产量和出口量平均每年以超过翻番的速度增长。(2)、完整的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体系已初步形成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门类已基本齐全,形成了材料、零配件、机械装备、电池与组件、系统以及应用消费的完整体系。同时规模化与自动化化水平逐渐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缩小。(3)、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科技进步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加强,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缩小,我国电池行业已被世界电池业所瞩目。(4)、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企业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化学与物理电源企业已形成民营、股份制、国有、外资、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格局,并呈现优胜劣汰趋势。企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无论是在体制还是在机制上,都更加市场化。专业化、地域性规模企业逐步形成并壮大,2009年,销售收入昀高的太阳电池企业接近200亿元,铅酸蓄电池企业达到70亿元,锂离子电池企业超过30亿元。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企业7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超过30家。(5)、产品结构优化,装备水平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过去我国电池以低档传统产品为主,近几年来,技术先进的无汞碱锰电池、一次锂电池、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电池等均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锂离子电池生产国、世界昀大的太阳电池、铅酸蓄电池和锌锰电池生产国。电池行业的整体装备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基础较好的企业已基本实现自动化生产;各种新型电池材料的国产化,改变了完全依靠进口的现状,提高了国产电池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国产的电池材料已开始大批量出口国外。(6)、绿色能源推动电池产品升级换代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等电动车用动力电池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太阳电池等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取得了一定成效,企业的生产环境和条件大为改善。(7)、知识产权意识增强为应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企业更加重视“国际游戏规则”的研究,积极主动参与应对国际贸易中的各种非关税贸易壁垒,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立和维护。(8)、电池行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电池行业在工业经济中的分类已由过去小类行业发展为中类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确立了世界电池生产大国的地位。2、存在的问题(1)国际
本文标题:电池行业十二五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545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