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农村搬迁社会实践报告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农村搬迁的调查学院名称:机械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08班级:机械3班姓名:马广庆学号:_200806265实践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乡皇城村村支部实践时间:2010年2月8日至2010年3月5日共27天实践报告正文一、实践目的: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的聚集效应和拉动作用逐步得到体现的背景下,摸清全市农村搬迁现状,了解扶贫搬迁政策,总结搬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和进程,做一些利民搬迁知识的宣传,做一个关心民生和国家的合格大学生。2锻炼综合能力,增强自己的参政能力和决策能力,了解行政机构的工作流程,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村落分布,人口分布,贫富分布及差距状况;做好建设家乡的准备工作,做好配合国家农村搬迁的准备工作,做好搬迁后农村出路的思考工作,为家乡和国家做一份贡献。3综合调查一下农村人对搬迁政策的态度,了解农村人担心的问题,总结切实有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为国家提供一些实地参考的同时也为农村父老解决担忧。4摸清搬迁前各农村的情况,预测搬迁后会产生的问题,对比已经搬迁的地方,分析改善的措施,为老百姓服务,为我们自己服务。5丰富假期生活,增强调查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向优秀干部和领导学习优良的思想和传统,加强自己思想建设。在流程中锻炼自己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创新思维和新角度,与国家趋势和要求保持一致步伐。实践要求;真实到访,科学处理数据,参考科学合理的文献资料,尊重客观事实不可加入主观因素,听从领导的正确建议和指导,切实针对主题调研二、实践内容:时间2010.2.8---2010.2.10地点村办公室内容了解学习乡镇情况和搬迁政策2010.2.11---2010.2.17地点县,乡有关部门内容了解搬迁的流程和搬迁期间的注意事项,随村干部开会听取相关信息2010.2.18---2010.3.3地点各村落内容实地调查实践2010.3.3----2010.3.5地点村办公室内容总结调研结果搬迁政策和流程因经常改善再次不做详细阐述实地调查中调查对象针对圣水峪乡各村落,调查人员由当地大学生和政府工作人员组成团队,调查范围包括所有农村居住者,调查过程有问卷调查,有抽样调查,有家庭查访等方式的应用,现详细记录整理实践调查的内容:内容一:农村人对搬迁持什么态度?-----以皇城村为抽样愿意63767.05%随便570.06%拒绝25626.95%我对数据的分析:愿意: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城镇有了大的发展,乡个数减少,镇个数增加,镇区呈一定规模,农村城市化水平提高,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旨在改善农村面貌,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给了农民一些机会,让农民不再为建房发愁;很多农民也赞成国家政策并积极响应,愿意改变农村的落后状态和自己落后的家庭环境,体验梦寐以求的城市生活。农民不再一味的靠种地持家户口,而是向各种副业发展,农村搬迁和样貌改善有利于除农业外的行业的发展,更加促进农民经济的发展。农民也与时代相连,关心国家大事,走时代步伐,意识的增加使得他们积极配合国家的措施----随便:农民对国家政策不关心,家庭经营惨淡,或事业有阻;对搬迁的利弊看得很开,在村里关系不大广泛或家庭不和。有的也存在对政治不敢兴趣的情况。拒绝:有的村庄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当地人对故居有情节不愿离去;农民更多拒绝的理由是怕伤害自己的切身利益,如果拆除自己的房子而在搬迁过程中出现问题,农民很难挽救。搬迁不是一朝的事情,过程掌握权不在农民手里,怕被逼迫或变得负债累累等等内容二:农民对搬迁过程中担心的问题1圈地卖钱,中饱私囊;2形象工程,劳民伤财;3高价建房,加重负担;4暴力开道,强制拆迁5;自愿不自愿,农民说了不算;6补偿有多少,标准不统一;7政策执行,因人而异;8互相不信任,搬迁何其难。内容三:农民眼中搬迁前后的景象描绘拆迁前:1、农民农村户口;2、农民拥有土地种植,除了自耕自足外,少数可以养殖或者开办家庭小厂;3、农民居住400平米庭院平房,可以电话通讯,有有线电视4、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宅居地。拆迁后:1、可能改为城镇户口;2、村里农民懂得买养老保险和实行更多国家政策3、100平方米的商品房(在原来村子附近建造的,新房设计不合理,质量差);4、失去土地的农民,35-50岁农民没有技能,找一些粗活挣钱养家糊口,51-65岁农民,运气好找一些看门、扫地的活,挣个钱贴补生活,70岁以上的老人,主要靠子女赡养,或者望着白花花的崭新的房子等死。5负债累累四、实践总结或体会:总结内容一:我对对解决搬迁问题的见解1、真心希望中央职能部门沉到基层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找出对策;2、尽快制定农田征用和农房搬迁的指导意见;3、加强对地方县市主管领导的监管,落实县市领导干部的责任令;4、畅通被搬迁农民的意见申述渠道,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5保护乡土文化、农耕文明、村落文化等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珍贵资源。6农村搬迁绝不能是一个模式,因地制宜、模式多样、量力而行、长远规划、科学发展7用政策化解搬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守土与离土”的矛盾和冲突8未来的乡村应该是城乡居民混居的家园,应该提前进行相关试验、总结和政策储备(比如,农民进城的道路打通了,如何打通城里人返乡的路?)9解决农村干部和群众观念陈旧问题,形成鼓励搬迁,为搬迁户服务的氛围,10相关政策宣传到位,建立服务平台,政策支持体系、资金使用及监督机制11预先准备好资金的制约问题12搬迁改造过程中利用不必要浪费的资源如水窖,沼气池等13根据农户的思想状况,采取自愿搬迁的原则,政府及村委会以提供信息、牵线搭桥、代办手续、争取项目及资金等服务为主14国家对相应问题进行立法,用法律问题来解决总结内容二:我对搬迁后农民出路的见解解决农房搬迁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农户今后的出路问题,生活来源是农户最担心的问题。因此,要想解决农房搬迁难问题,必须正视这个问题。我的建议如下:(据查阅相关信息知:,除儿童和无劳动能力的人员外,地区内有40%的劳动力在迁出前长年在原村务农;有10%的农民长年外出谋生;有50%的农民处于“两栖就业”状态,既务农,又打工。在搬迁入住前,大多数农户均忙于建房,入住后便主动自谋生计。搬迁后,有职业技能的、常年打工的、“两栖就业”的,一般走迁出前的路子)1、搬迁农民资金积累有限,再加上建新房,更显缺乏,严重制约生产发展。建议政府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并出台特殊政策,尽快为搬迁农户办齐房产、土地两证,以解决搬迁农民缺乏贷款抵押物的问题。2、绝大部分搬迁农民虽然掌握一定的养殖生产技能,但除了家禽生产较熟悉外,对其他还是一知半解或者一窍不通。建议县技术部门组织系统、实用的技术培训,提高搬迁农民的生产技能。3、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倡导农业龙头企业以订单形式帮助搬迁农民发展养殖生产。发挥农业龙头企业接触面广,信息量大的优势,将国内外养殖生产、销售情况及时反馈至县养殖主管部门,以此作为引导搬迁农民发展俏销产品的主要参考。4、搬迁农民离乡离土,发展养殖生产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没有生产用地。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并采取措施帮助解决,如可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鼓励农户主动想门路、找法子解决养殖生产用地。5因地制宜发展林业,副业渔业等处农业外的经济模式,靠城以城发展,发展当地前景产业,并尝试多种新型产业(比如贩卖商品,运输,导游等)6政府多照顾老人和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政策让他们衣食无忧,生活可以自立7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予以政策鼓励和放宽限制,百花齐放体会:随着国家在改革开放来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逐步进行: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国家经济的增长,搬迁计划还在有力的进行!农民的参政热情和知识水平大幅度提高,纠纷和矛盾有效减少,社会和谐的局面读出展现!此外近些年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提高,人民需求增大,我为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而惊叹不已!实践过程中我接触了很多行政机构,很多不同岗位的优秀干部,学会了很多技能和流程,看到了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也看到了新一届领导人的风采!与此同时我学会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调查方式合适地分析,丰富了自己相关的专业知识,再到访中了解了不同地方的民俗和文化,丰富了自己的文学性思想和商机创新的思维!在人际交际中我学会了礼貌待人,谦虚学习,尊老爱幼等道德素养,为自己思想道德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在增强自己的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不注意场合的事情经常出现,不能吃苦,耐力和耐心不足,科学知识欠缺,数据处理和记录中马虎大意等基本错误!访问遇情况容易主观臆断而不顾客观现实,遇酒水场合过于木讷等等但我相信以后会在更多实践中锻炼自己,磨砺自己,使自己的错误得已改正,成为21世纪合格的人才。
本文标题:新农村搬迁社会实践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17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