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370571651
五公司望洲岗42#住宅楼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本工程开工前,制定消除质量通病计划、措施,施工中对措施落实情况有检查记录,竣工验收前,对该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效果有检查验收记录。2、主体结构质量验收合格、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检验资料齐全;验收记录和检验资料中各方签字手续齐全。3、通病防治目标3.1、外墙表面平整,横竖线角顺直,无开裂、渗漏;窗台、窗楣、雨篷、阳台、压顶和突出腰线等部位流水坡度合理,滴水做法正确。3.2、内墙抹灰及顶棚抹灰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无空鼓、开裂,无爆灰;室内找方,标高严格控制。3.3、楼地面平整、无倒泛水;板块面层无空鼓、裂破;各类现浇整体面层无开裂、空鼓、脱皮、起砂等现象;楼梯踏步高度、宽度一致,梯井滴水、拦水做法正确。3.4、厕浴间、厨房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泛水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坡向正确,无积水渗漏。3.5、门窗材质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要求,扇、框无变形、翘曲;安装质量符合规范要求,门窗开启灵活、开向正确、关闭严密;五金配件齐全,外门窗框周边打密封胶整齐美观、封闭严密。3.6、屋面防水、保温层采用的材料及其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a、屋面坡度正确,排水通畅,无积水渗漏。b、水落口及突出屋面设施与屋面连接牢靠、做法符合设计要求、封固严密。c、屋面刚性防水屋分隔缝留设正确,密封材料嵌填密实,粘结牢固;表面应平整、无起壳、起砂和开裂。d、瓦屋面的基层平整牢固,瓦片排列整齐平直,搭接合理,接缝严密,没有残缺瓦片。3.7、管道安装牢固顺直、坡向正确,接口严密;伸缩节安装符合规范要求,检查口按规范要求留设,管道无堵塞、渗漏穿楼板管道周边灌缝及防水处理符合规范要求。3.8、电气、设备安装牢固、整齐,位置正确,管盒到位,护口齐全;线路连接正确,选材符合要求。4、质量通病防治措施4.1、柱模板缺陷4.1.1、现象炸模,造成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轴线上。柱身扭曲。4.1.2、原因分析柱箍间距太大或不牢,或木模钉子被混凝土侧压力拔出。板缝不严密。成排柱子支模不跟线,不找方,钢筋偏移未扳正就套柱模。柱模未保护好,支模前已歪扭,未整修好就使用。模板两侧松紧不一。模板上有混凝土残渣,未很好清理,或拆模时间过早。4.1.3、防治措施成排柱子支模前,应先在底部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柱子底部应做小方盘模板,或以钢筋角钢焊成柱断面外包框,保证底部位置准确。成排柱模支撑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各根柱模。柱距不大时,相互间应用剪刀撑及水平撑搭牢。柱距较大时,各柱单独拉四面斜撑,保证柱子位置准确。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80-120cm应加设牢固的柱箍,防止炸模。4.2、板模板缺陷4.2.1、现象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采用木模板时梁边模板嵌入梁内不易折除。4.2.2、原因分析板搁栅用料较小,造成挠度过大。板下支撑底部不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荷载不断增加,支撑下沉,板模下挠。板底模板不平,混凝土接触面平整度超过允许偏差。将板模板铺钉在梁侧模上面,甚至略伸入梁模内,浇筑混凝土后,板模板吸水膨胀,梁模也略有外胀,造成边缘一块模板嵌牢在混凝土内。4.2.3、防治措施楼板模板下支承料或桁架支架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支承面要平整。支撑材料应有足够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木模板板模与梁模连接处,板模应拼铺到梁侧模外口齐平,避免模板嵌入梁混凝土内,以便于拆除。4.3、楼梯模板缺陷4.3.1、现象:楼梯侧帮露浆、麻面,底部不平。4.3.2、原因分析楼梯底模采用钢模板,遇有不能满足模数配齐时,以木模板相拼,楼梯侧帮模也用木模板制作,易形成接缝不严密,造成跑浆。底板平整度偏差过大,支撑不牢靠。4.3.3、防治措施侧帮在梯段可用模板以2mm厚薄钢模板和8号槽钢点焊连接成型,每步两块侧帮必须对称使用,侧帮与楼梯立帮用U形卡连结。底模应平整,拼缝要严密,符合施工规范,若支撑杆细长比过大,应加剪刀撑撑牢。4.4、墙模板缺陷4.4.1、现象炸模、倾斜变形。墙体厚薄不一,墙面高低不平。墙根跑浆、露筋,模板底部被混凝土及砂浆裹住,拆模困难。墙角模板拆不出。4.4.2、原因分析模板事先未作出排板设计,未绘排列图,相邻模板未设置围檩或间距过大,对拉螺栓选用过小或未拧紧。墙根未设导墙,模板根据部不平,缝隙过大。木模板制作不平整,厚度不一致,相邻两块墙模板拼接不严、不平、支撑不牢,没有采用对拉螺栓来承受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以致混凝土浇筑时炸模(或因选用的对拉螺栓直径太小,不能承受混凝土侧压力而被拉断)。模板间支撑方法不当,如只有水平支撑。混凝土浇筑分层过厚,振捣不密实,模板受侧压力过大,支撑变形。角模与墙模板拼接不严,水泥浆漏出,包裹模板下口。柝模时间太迟,模板与混凝土粘结力过大。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后被雨水冲走。4.4.3、防治措施墙面模板应拼装平整,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几道混凝土墙时,除顶部设通长连接木方定位外,相互间均应用剪刀撑撑牢。墙身中间应用对拉螺栓拉紧,模板两侧以连杆增强刚度承担混凝土的侧压力,确保不炸模。两片模板之间,应根据墙的厚度用钢管或硬塑料撑牢,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应控制在施工规范通俗允许范围内。模板面应涂刷隔离剂。墙根按墙厚度先灌筑15-20cm高的导墙作根部模板支撑,模板上口应用扁钢封口,拼装时,钢模板上端边肋要加工两个缺口,将两块模板的缺口对齐,板条放入缺口内,用U形卡卡紧。4.5、箍筋不规方4.5.1、现象矩形箍筋成型后拐角不成90°,或两对角线长度不相等。4.5.2、原因分析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要求误差过大;没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没有逐根对齐。4.5.3、预防措施注意操作,使成型尺寸准确(参见“成型尺寸不准”部分内容);当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4.6、成型尺寸不准4.6.1、现象钢筋长度和弯曲角度不符合图纸要求。4.6.2、原因分析下料不准确;画线方法不对或误差大;用手工弯曲时,扳距选择不当;角度控制没有采取保证措施。4.6.3、预防措施加强钢筋配料管理工作,根据本单位设备情况和传统操作经验,预先确定各种形状钢筋下料长度调整值,配料时考虑周到;为了画线简单和操作可靠,要根据实际成型条件(弯曲类型和相应的下料调整值、弯曲处曲率半径、扳距等),制定一套画线方法;以及操作时搭板子的位置规定备用。画弯曲钢筋分段尺寸时,将不同角度的下料长度调整值在弯曲操作方向相反一侧长度内扣除,画上分段尺寸线;形状对称的钢筋,画线要从钢筋的中心点开始,向两边分画。在设备和工具不能自行达到准确角度的情况下,可在成型案上画出角度准或采取钉扒钉做标志的措施。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钢筋,如进行大批成型,最好先放出实样,并根据具体条件预先选择合适的操作参数(画线、扳距等),以作为示范。4.7、柱子外伸钢筋错位4.7.1、现象下柱外伸钢筋从柱顶甩出,由于位置偏离设计要求过大,与上柱钢筋搭接不上。4.7.2、原因分析钢筋安装后虽已自检合格,但由于固定钢筋措施不可靠,发生变位;浇筑混凝土时被振动器或其它操作机具碰歪撞斜,没有及时校正。4.7.3、防治措施在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纸位置安好,然后用样板、铁卡或木方卡好固定;浇筑混凝土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移位,则应校正后再浇筑混凝土。注意浇筑操作,尽量不碰撞钢筋,浇筑过程中由专人随时检查,及时校正。在靠紧搭不可能时,仍应使上柱钢筋保持设计位置,并采取垫筋焊接联系。4.8、露筋4.8.1、现象结构或构件拆模时发现混凝土表面有钢筋露出。4.8.2、原因分析保护层砂浆垫块垫太稀或脱落;由于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或钢筋骨架绑扎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寸偏大,局部抵触模板、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或引起绑扣松散。4.8.3、防治措施砂浆垫块垫得适量可靠,竖立钢筋可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同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应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将垫块挤牢;严格检查钢筋的成型尺寸;模外绑扎钢筋骨架时,要控制好它的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范围不大的轻微露筋可用灰浆堵抹;露筋部位附近混凝土出现麻点的,应沿周围敲开或凿掉,直至看不到孔眼为止,然后用砂浆抹平。为保证修复灰浆或砂浆与原混凝土接合可靠,原混凝土面要用水冲洗、用铁刷子刷净,使表面没有粉层、砂粒或残渣,并在表面保持湿润的情况下补修。重要受力部位的露筋应经过技术鉴定后,采取措施补救。将弯钩方向不对的钢筋拆掉,调准方向再绑。切忌不拆掉钢筋而硬将其拧转(因为这样做,不但会拧松绑扣,还可能导致整个骨架变形)。4.9、钢筋电弧焊在钢筋电弧焊接头中常见的焊接缺陷有两种,一种是外部缺陷,另一种是内部缺陷。有的缺陷既可能存在于外部,也可能存在于内部,例如气孔、裂纹等。下面介绍各种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4.9.1、尺寸偏差4.9.1.1、现象搭接长度不足。接头处钢筋轴线弯折和偏移。焊缝尺寸不足或过大。4.9.1.2、原因分析焊前准备工作没有做好,操作马虎;下料不准等。4.9.1.3、防治措施钢筋下料和组对应由专人进行,合格后方准焊接;焊接过程中应精心操作。4.9.2、焊缝成形不良4.9.2.1、现象焊缝表面凹凸不平,宽窄不匀。这种缺陷虽然对静载强度影响不大,但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对承受支载不利。4.9.2.2、原因分析焊工操作不当;焊接参数选择不合格。4.9.2.3、预防措施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要求焊工精心操作。4.9.2.4、治理方法仔细清渣后精心补焊一层。4.9.3、咬边4.9.3.1、现象焊缝与钢筋交界处烧成缺口没有得到深化金属的补充,特别是直径较小钢筋的焊接及坡口立焊中,上钢筋很容易发生这种缺陷。4.9.3.2、原因分析焊接电流过大,电弧太长,或操作不熟练。4.9.3.3、防治措施选用合适的电流,避免电流过大,操作时电弧不能拉得过长,并控制好焊条的角度和运弧的方法。4.9.4、夹渣4.9.4.1、现象焊缝金属中存在块状或弥散状非金属夹渣物。4.9.4.2、原因分析产生夹渣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准备工作未做好或操作技术不熟练引起。如运条不当、焊接电流小、钝边大、坡口角度小、直径较粗等。夹渣也可能来自钢筋表面的铁锈、氧化皮、水泥浆等污物,或焊接熔渣渗入焊缝金属所致。在多层施焊时,熔渣没有清除干净,也会造成层间夹渣。4.9.4.3、防治措施采用焊接工艺性能良好的焊条,正确选择焊接电流,在坡口焊中宜选用直径3.2mm的焊条。焊接时必须将焊接区域内的脏物清除干净:多层施焊时,应层层清除熔渣。在搭接焊和帮条焊时,操作中应注意熔渣的流动方向,特别是采用酸性焊条时,必须合熔渣滞留在熔池后面;当熔池中的铁水和溶渣分离不清时,应适当将电弧拉长,利用电弧热量和吹力将熔渣吹到旁边或后边。焊接过程中发现钢筋上有污物或焊缝上有熔渣,焊到该处应将电弧适当拉长,并稍加停留,使该处熔化范围扩大,以把污物或熔渣再次熔化吹走,直至形成清亮溶池为止。4.10、混凝土麻面4.10.1、现象混凝土表现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4.10.2、原因分析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筑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4.10.3、防治措施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条、塑料条等堵严,防止漏浆。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素浆或1:2水泥砂浆抹平。4.11、露
本文标题: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37057165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2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