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零售业 >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第05章-零售商品流通
第五章零售商品流通(第八版)李海波蒋瑛主编第五章零售商品流通2第一节零售商品的经营特点与核算内容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第三节零售商品销售的核算第四节零售商品储存的核算第五节零鲜活商品的核算第六节出租业务的核算通过学习,要求了解零售商品经营的特点和核算内容;明确零售商品在购进、销售、储存各个环节上的业务程序、单据流转及账户设置;掌握零售商品售价金额核算和进价记账盘存计销的内容和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以及调价、削价、出租等业务的账务处理知识。本章内容与学习要求:一、零售商品流通的特点:按照零售商品经营的特点,一般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又称“拨货计价、实物负责制”,这是一种售价记账与实物负责相结合的一种核算制度。第一节零售商品的经营特点与核算内容31、交易次数频繁、零星而数额小;2、经营品种繁多、规格等级复杂、销售网点分散、勤进快销;3、多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般不填制销货凭证。二、售价金额核算的内容:(一)建立实物负责制;(二)库存商品按售价记账,金额控制;(三)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四)加强商品盘点;(五)健全手续制度;(六)严格价格管理。第一节零售商品的经营特点与核算内容4一、售价商品购进的一般业务程序:零售商品购进,一般由实物负责人根据商品库存和销售情况,自行组织进货。设有专职采购员的零售企业,也可由实物负责小组提出购货计划,由采购员统一组织进货。零售企业购进商品,一般以本地为主,从当地批发企业或生产单位购进;一些规模较大的零售企业为了扩大花色品种,增加货源,也有从外地购进商品的。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5(一)本地购进的业务程序:(二)异地购进: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61、供货单位送货、零售企业提货;2、购货单位取回专用发票(发票联与抵扣联)审核;3、实物负责人验收商品;4、结算货款:转账支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1、供货单位填制发货票并发货(发货制);2、供货方办理托收手续;3、购货方承付货款;4、商品验收入库:填制“商品验收单”,格式见教材P171,略。二、商品购进的账务处理:(一)主要账户设置:1、〖在途物资〗——资产类账户。2、〖库存商品〗——资产类账户。3、〖商品进销差价〗——资产类账户。也是〖库存商品〗账户按售价记账时的调整账户,用来核算商品零售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方登记购进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商品调价及财产增值而增加的差价,借方登记购进商品售价小于进价的差额;销售商品及商品短缺、调价减值而注销的差价。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期末库存商品的进销差价。该账户按商品类别或实物负责人设置明细。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7零售商业企业的库存商品,一般根据其进价按一定的加价率,计算出商品的不含税零售价。即:不含税零售价=进价×(1+加价率或毛利率)再以不含税售价为基数,按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核定出含税售价,即:含税零售价=不含税售价×(1+增值税税率)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8(二)购进商品的处理:1、本地商品购进:—→一般购货与结算货款同时办理。1.1支付货款:*若零售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或收到的不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则不能抵扣增值税,计入商品进货成本。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9借:在途物资——××柜组〖进价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销售费用——进货运费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1.2商品验收入库:〖例〗某商店(一般纳税人)从本市某公司购入小百货一批,进价为6,000元,售价为7,200元(不含税),进项税额1,020元。货款以转账支票付讫,商品由百货组验收,按专用发票,作会计分录如下:⑴支付价款时,按商品进价、进项税额分别转账: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10借:库存商品——××柜组〖含税售价〗贷:在途物资——××柜组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差额(毛利+销项税额)〗借:在途物资——百货组6,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0贷:银行存款7,020⑵商品入库时:库存商品的金额为含税售价,即:含税售价=(进价+毛利)+销项税额=7,200+7,200×17%=8,424元月终,财会部门调整已销商品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即:将销项税额从商品销售收入中分解出来,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账户。销项税额=8,424÷(1+17%)×17%=1,224元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11借:库存商品——百货组8,424贷:在途物资——百货组6,000商品进销差价——百货2,424借:主营业务收入——百货组1,224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224〖续例〗若上例中商店为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3%,则:⑴支付价款时,按商品按价税合计金额入账:⑵商品入库时:含税售价=7,200+7,200×3%=7,416元月终,财会部门调整已销商品的增值税销项税额:销项税额=7,200÷(1+3%)×3%=216元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12借:在途物资——百货组7,020贷:银行存款7,020借:库存商品——百货组7,416贷:在途物资——百货组7,020商品进销差价——百货396借:主营业务收入——百货组216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162、异地商品购进:—→一般采用“发货制”,分为:先付款、先到货或购货与结算货款同时办理三种。2.1先承付货款与运费,后收到商品:2.1.1承付货款与运费(按7%计算抵扣):2.1.2商品到达,按含税售价验收入库: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13借:在途物资——××柜组〖进价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销售费用——进货运费贷:银行存款借:库存商品——××柜组〖含税售价〗贷:在途物资——××柜组商品进销差价〖差额(毛利+销项税额)〗〖例〗见教材P174例:设前例为向外地×单位购进百货商品一批,供货单位代垫运费400元,价款及运费已通知银行承付:⑴接到银行转来托收凭证,经审核无误后承付货款:⑵商品运到,由百货组验收,根据有关凭证,按含税售价入账: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14借:在途物资——百货组6,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48销售费用——进货运费372贷:银行存款7,420借:库存商品——百货组8,424贷:在途物资——百货组6,000商品进销差价——百货2,4242.2先收到商品,后承付货款:2.2.1本月内单据到达:2.2.1.1单据到达时:2.2.1.2商品验收入库时: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15借:在途物资——××柜组〖进价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销售费用——进货运费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借:库存商品——××柜组〖含税售价〗贷:在途物资——××柜组商品进销差价〖差额(毛利+销项税额)〗2.2.2月末单据仍未到达:2.2.2.1月末暂估入账:2.2.2.2下月初红字冲销:注:会计实务中,为简化核算,一般不暂估〖商品进销差价〗。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16借:库存商品——××柜组〖暂估价格〗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商品进销差价〖暂估差额〗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红字估价〗商品进销差价〖红字差额〗贷:库存商品——××柜组〖红字估价〗2.2.2.3单据到达,承付进货款:同时: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17借:库存商品——××柜组〖含税售价〗贷:在途物资——××柜组商品进销差价〖差额(毛利+销项税额)〗借:在途物资——××柜组〖进价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销售费用——进货运费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例〗见教材P174~175例:假设商品先到,后付款。商品运到,验收入库,平时不作账务处理,月末单据仍未到达,货款未付。⑴月末单据未到,按暂估进价入账:⑵下月初红字冲回: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18借:库存商品——百货组8,424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6,000商品进销差价——百货2,424借:库存商品——百货组8,424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6,000商品进销差价——百货2,424⑶接到银行转来托收凭证,经审核无误后承付货款:同时: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19借:在途物资——百货组6,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48销售费用——进货运费372贷:银行存款7,420借:库存商品——百货组8,424贷:在途物资——百货组6,000商品进销差价——百货2,4242.3购进商品与承付货款同时办理:2.3.1承付货款:2.3.2商品验收入库: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20借:在途物资——××柜组〖进价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销售费用——进货运费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借:库存商品——××柜组〖含税售价〗贷:在途物资——××柜组商品进销差价〖差额(毛利+销项税额)〗〖例〗见教材P175例:设前例购进商品与承付货款在同一天办理,则:⑴接到银行转来托收凭证,经审核无误后承付货款:⑵商品由百货组验收入库: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21借:在途物资——百货组6,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48销售费用——进货运费372贷:银行存款7,420借:库存商品——百货组8,424贷:在途物资——百货组6,000商品进销差价——百货2,424三、购进商品发生溢余与短缺的核算:——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一)商品溢余的核算:1、发生溢余,原因待查:2、查明原因后:2.1属于运输途中自然升溢: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22借:库存商品——×柜组〖含税售价(实收数)〗贷:在途物资——×柜组〖进价成本(采购数)〗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差额(毛利+销项税额)〗待处理财产损溢——×柜组〖进价成本差额〗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柜组〖进价成本差额〗贷:销售费用——溢余收益2.2属于供货方多发,同意补作购进:2.3属于供货方多发,要求退货:〖例〗某商店从外地购进食品500千克,每千克进价20元,进项税额1,700元,售价24元(不含税),供货单位垫付运费500元,货款已承付。商品运到后,验收时发现多20千克,原因待查。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23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柜组〖进价成本差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柜组〖进价成本差额〗商品进销差价——×商品贷:库存商品——×柜组〖含税售价〗⑴承付货款与运费,作会计分录如下:⑵商品由食品组验收,按实收数入库(毛利率20%):库存商品含税售价=24×520×(1+17%)=14,601.60元商品进销差价=20×520×20%+24×520×17%=4,201.60元待处理财产损溢=20×(520-500)=400元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24借:在途物资——食品组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35销售费用——进货运费465贷:银行存款12,200借:库存商品——食品组14,601.60贷:在途物资——食品组10,000.00商品进销差价——食品4,201.60待处理财产损溢——食品组400.00⑶经查属于供货方多发,同意补作购进,则:若属于供货方多发,要求退货,则:商品进销差价=20×20×20%+24×20×17%=161.60元库存商品含税售价=24×20×(1+17%)=561.60元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25借:待处理财产损溢——食品组4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贷:银行存款468借:待处理财产损溢——食品组400.00商品进销差价——食品161.60贷:库存商品——食品组561.60(二)商品短缺的核算:1、发生短缺,原因待查:2、查明原因后:2.1属于责任人赔偿:第二节零售商品购进的核算26借:库存商品——×柜组〖含税售价(实收数)〗待处理财产损溢——×柜组〖进价成本差额〗贷:在途物资——×柜组〖进价成本(采购数)〗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差额(毛利+销项税额)〗借:其他应收款——×责任人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柜组〖进价成本差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2属于运输途中自然损耗:2.3属于供货方少发,供货方补货:2.4属于供货方少发,供货方退款:第二节零售
本文标题:《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第05章-零售商品流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3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