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部编2018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大全
1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大全泰安第十六中学姚继军温馨提示:各位同学,为了便于大家复习,本册教材的复习内容按照单元顺序设计,请同学们对照课本和相关资料,查缺补漏,不断充实完善。第一单元知识梳理一、单元字词汇总(一)字词记忆1《社戏》归省(guīxǐng)惮(dàn)用棹zhào着小船钳(qián)撮(cuō)偏僻(piānpì)行辈(hángbèi)照例(zhàolì)欺侮(qīwǔ)宽慰(kuānwèi)嘱咐(zhǔfù)怠慢(dàimàn)礼教(lǐjiào)撺掇(cuānduo)凫水(fúshuǐ)潺潺(chánchán)踊跃(yǒngyuè)屹立(yìlì)家眷(jiājuàn)皎洁(jiǎojié)好歹(hǎodǎi)2《回延安》盏(zhǎn)登时(dēngshí)糜子(méizi)油馍(yóumó)脑畔(nǎopàn)眼眶(yǎnkuàng)3《安塞腰鼓》狂舞kuángwǔ闪射shǎnshè火烈huǒliè飞溅fēijiàn羁绊jībàn大彻大悟dàchèdàwù蓦然mòrán搏击bójī烧灼shāozhuó奔突bēntū翻飞fānfēi瞳仁(tóngrén)恬静(tiánjìng)亢奋(kàngfèn)晦暗(huìàn)束缚(shùfù)羁绊(jībàn)闭塞(bìsè)冗杂(rǒngzá)严峻(yánjùn)震撼(zhènhàn)磅礴(pángbó)辐射2(fúshè)渺远(miǎoyuǎn)大彻大悟(dàchèdàwù)叹为观止(tànwéiguānzhǐ)戛然而止(jiáránérzhǐ)4《灯笼》神龛shénkān凑còu巧人情世故点缀(diǎnzhuì)不甚了然可悯(mǐn)争讼(zhēngsòng)领域(lǐngyù)斡旋(wòxuán)静穆(jìngmù)思慕(sīmù)怅惘(chàngwǎng)锵然(qiāngrán)褪色(tuìsè)燎原(liáoyuán)熙熙然(xīxīránrán)暖融融(nuǎnróngróng)马前卒(mǎqiánzǔ)人情世故(rénqíngshìgù)(二)字词解释1《社戏》(1)消夏:避暑。(2)陶冶:怡情养性。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3)偏僻:偏远而僻静。(4)熬áo:忍受。(5)诚然:确实这样。(6)篙gāo:用竹竿制成的撑船工具。(7)朦胧:动词,弥漫。(8)蕴yùn藻:水草。(9)依稀:隐约。(10)屹yì立:矗立。(11)潺chán潺:水缓缓流动的样子。(12)家眷:妻子儿女等家庭成员,有时专指妻子。(13)船篷péng: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日光和风雨。(14)棹zhào:划(船)。(15)楫jí:桨。(16)撮cuō: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17)惮dàn:怕,畏惧。(18)归省xǐng: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19)行háng辈:辈分。(20)犯上:触犯长辈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21)撺cuān掇duo:从旁鼓动人做某事。(22)凫fú水:游泳。(23)絮xù叨dao: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24)怠dài慢:招待不周到的意思。(25)潮水中搏击、嬉戏。(26)漂piāo渺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现在写作“缥缈”。(27)渴睡:瞌睡。(28)纠葛:名词,纠缠不清的事情。(28)不识好歹:成语,是好是坏都分不出来。2《回延安》(1)登dēng时:立即,立刻。(2)糜méi子: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3)炕kàng:北方用砖、坯等砌成的睡觉的台,下面有洞,连通烟囱,可以烧火取暖。(4)脑畔pàn上:方言,这里指窑洞的顶上。3《安塞腰鼓》(1)惊心动魄pò: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2)蓬勃:繁荣,旺盛。这里作动词。(3)捶:用拳头或棒槌敲打。(4)亢kàng奋:极度兴奋。(5)瞳tóng仁:眼珠。(6)恬tián静:安静。(7)晦huì暗:昏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3(8)羁jī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羁,约束。(9)蓦mò然:突然,猛然。(10)冗rǒng杂:繁杂。(11)震zhèn撼hàn:震动,摇撼。(12)元气淋lín漓lí:指人的生命力旺盛。(13)战栗:颤抖,发抖。(14)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15)戛jiá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16)搏击:奋力斗争和冲击。(17)大彻大悟:完全领悟,完全明白了。(18)磅礴:形容词,(气势)盛大。(19)烧灼zhuó:动词。烧,烫。灼,火烧、火烫。(20)渺远:遥远。渺,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4《灯笼》(1)神shén龛kān:旧时供奉神像或神主的小阁子。(2)皎jiǎo洁:明亮洁白,多形容月光。(3)凑còu巧:正好赶上。(4)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5)争讼sòng:因争论而诉讼。(6)斡wò旋xuán:调停,调解。(7)静穆mù:安静而严肃。(8)怅chàng惘wǎng: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9)点缀:衬托、装饰,使更美好。(10)可悯mǐn:令人怜悯。(11)不甚了然:不是非常清楚,即明白一点,但是不完全。二、课文内容梳理《社戏》(一)《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社戏》描写了“我”和小伙伴们夏夜乘船去看戏的经过,赞扬了农家少年聪明活泼、热情好客、憨厚善良的性格和劳动人民淳朴厚道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充满趣味的童年和景色秀美的故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二)艺术特色⑴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这篇小说以看戏为线索,从“我”在北京看中国戏的感受写起,接着追忆了少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愉快,最后又从回忆回到了现实。中间过渡自然,上下衔接紧密。小说虽然没有什么惊一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复杂的结构,但是由于作者对情节的安排,起伏有致,情趣盎然。⑵围绕中心取舍材料。题目是《社戏》,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并不多,作者用不少笔墨在开头写“我”到外祖母家的其他生活以及看社戏遇到的困难,在结尾又写了六一公公送罗汉豆的事,这样写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作者所怀恋的不是社戏本身,而是在看社戏过程中与农家孩子结下的诚挚友谊和农村的自由生活。“社戏”作为一条线索,在文中起着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⑶景物描写,细致逼真。碧绿的豆麦天地,水气中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连山,星点的渔火,孩子们的谈笑声,潺潺的流水声。宛转悠扬的笛声,豆麦和水草发出的清香,等等,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景物描写是这篇作品具有魅力的因素之一。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江南水乡特色。把社戏置于这样的场景之下,使它自然带有北京城里的京戏不可能具有的神韵风致。⑷语言生动简练,富于表现力。“我”未能去赵庄看戏时“急得要哭”,“似乎听到锣鼓的声4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简练而又具体的语言真切地写出“我”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而在找到船可以去看戏时,“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这一句夸张的话,生动地写出“我”如愿以偿的喜悦。⑸用笔的浓淡疏密,即详略问题,也是这篇小说最值得揣摩的地方之一。作者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包括看戏前的波折、去看戏途中、看社戏的过程和看戏后归航,如身临其境,深受感染。而对于得以看戏的机缘,看戏后的余波,作者则简略带过,用笔非常高明。详略之间,又并非简单化地截然分开的详写中也间杂着略写,略写又不是作笼统地交代。⑹对比强烈,寓意深刻。《社戏》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第一部分写“我”在北京看京戏,那荆具般的长凳,胖绅士的白眼,“冬冬哩哩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使“我”感到“不适于生存”。看过戏之后,决心和它“告别”,在精神上也就“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但是,在偏僻的小村庄和农民孩子一道看社戏,那“宛转、悠扬的横笛声,使“我”“白失起来”,那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的戏台,使“我”疑心是画上见过的“仙境”。看过戏之后,虽然是“远哉遥遥”了,然而却一直念念不忘。因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北京看京戏和在农村看社戏,看戏时所接触的人物、环境、感受,就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照。《回延安》(一)诗歌《回延安》,贺敬之作,选自《贺敬之诗选》。1956年发表。抒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时的喜悦之情,赞颂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贡献和建国后的巨大变化。采用陕北信天游形式,语言质朴,感情热烈。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二)文章结构《回延安》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回延安,是写回延安的激动喜悦;第二部分:忆延安,回忆当年延安生活;第三部分:话延安,是写亲人欢聚畅谈的热烈场面;第四部分:赞延安,是写延安城的新面貌;第五部分:颂延安,歌颂延安光辉历史和展望未来。《回延安》全诗除了真切的感情构成了诗的畅射源外,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它更增添了这首诗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以及从朴实中流出来的民族音乐般的美。(三)写作特色①成功运用多种修辞②选用恰当生动的动词。《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写作的散文,最早出自1986年10月3日的《人民日报》,并被收录在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材第3课。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另外一点也颇有意味: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结合必须达到这样的高度。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散文《安塞腰鼓》正是抓住了“安塞腰鼓”的这一特点。描写了作者观看“安塞腰鼓”表演的情景与感受,突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热的特点,赞扬了安塞人民粗犷、奔放、充满阳刚的个性和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渴望。5《灯笼》《灯笼》是吴伯箫写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其作品《吴伯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并入选部编版(人教新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第4课。是一篇可以引领我们回望传统的散文。当代的莘莘学子能见的灯笼大概也只在古装剧中,至于灯笼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更是无从感受到的了。还好吴伯箫的这篇文章可以带我们寻到文化的根,感受到我们血液中流淌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因。(二)写作特色(1)多方面选材,突出中心。作者围绕灯笼,从不同方面叙述了灯笼的重要意义,如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接回祖父,长幼情笃;上下灯学,悉心照顾,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了半夜,伴着小灯笼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小小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寄寓着作者赤诚的情感。(2)以散文笔法行文,自由随意。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自然人文,意绪纷繁。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进而表达自己的报国志愿。由个人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第二单元知识梳理一、单元字词汇总(一)字词记忆5《大自然的语言》萌发(méngfā)翩然(piānrán)孕育(yùnyù)载途(zàitú)海棠(hǎitáng)销声匿迹(xiāoshēngnìjì)草长莺飞(cǎozhǎngyīngfēi)周而复始(zhōuérfùshǐ)悬殊(xuánshū)花香鸟语(huāxiāngniǎoyǔ)农谚(nóngyàn)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骨骼(gǔgé)漂移(piāoyí)流逝(liúshì)褶皱(zhězhòu)携带(xiédài)两栖(liǎngqī)潮汐(cháoxī)劫难(jiénàn)致密(zhìmì)陨石(yǔn)追溯(zhuīsù)遗骸(yíhái)臀(tún
本文标题:部编2018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35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