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
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1.1.1.1.官能度官能度是指有机化合物结构中反映出特殊性质(即反应活性)的原子团数目。对聚醚或聚酯多元醇来说,官能度为起始剂含活泼氢的原子数。2.2.2.2.羟值在聚酯或聚醚多元醇的产品规格中,通常会提供产品的羟值数据。从分析角度来说,羟值的定义为:一克样品中的羟值所相当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在我们进行化学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计算公式中的羟值系指校正羟值,即羟值校正=羟值分析测得数据+酸值羟值校正=羟值分析测得数据-碱值对聚醚来说,因酸值通常很小,故羟值是否校正对化学计算没有什么影响。但对聚酯多元醇则影响较大,因聚酯多元醇一般酸值较高,在计算时,务必采用校正羟值。严格来说,计算聚酯羟值时,连聚酯中的水份也应考虑在内。例,聚酯多元醇测得羟值为224.0,水份含量0.01%,酸值12,求聚酯羟值羟值校正=224.0+1.0+12.0=257.03.3.3.3.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在配方计算时,有时不提供羟值,只给定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以OH%表示。羟值=羟基含量的重量百分率×33例,聚酯多元醇的OH%为5,求羟值羟值=OH%×33=5×33=1654.4.4.4.分子量分子量是指单质或化合物分子的相对重量,它等于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总和。(56.1为氢氧化钾的分子量)例,聚氧化丙烯甘油醚羟值为50,求其分子量。对简单化合物来说,分子量为分子中各原子量总和。羟值官能度分子量10001.56336650100031.56分子量如二乙醇胺,其结构式如下:CH2CH2OHHNCH2CH2OH分子式中,N原子量为14,C原子量为12,O原子量为16,H原子量为1,则二乙醇胺分子量为:14+4×12+2×16+11×1=1055.5.5.5.异氰酸基百分含量异氰酸基百分含量通常以NCO%表示,对纯TDI、MDI来说,可通过分子式算出。式中42为NCO的分子量对预聚体及各种改性TDI、MDI,则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得。有时异氰酸基含量也用胺当量表示,胺当量的定义为:在生成相应的脲时,1克分子胺消耗的异氰酸酯的克数。胺当量和异氰酸酯百分含量的关系是:6.6.6.6.当量值和当量数当量值是指每一个化合物分子中单位官能度所相应的分子量。如聚氧化丙烯甘油醚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则其当量值在聚醚或聚酯产品规格中,羟值是厂方提供的指标,因此,以羟值的数据直接计算当量值比较方便。%48174242%NCOTDI的%6.33250242%NCOMDI的%4200NCO胺当量官能度数均分子量当量值100033000聚醚三元醇当量值羟值当量值561007.异氰酸酯指数异氰酸酯指数表示聚氨酯配方中异氰酸酯过量的程度,通常用字母R表示。式中:W异为异氰酸酯用量W醇为多元醇用量E异为异氰酸酯当量E醇为多元醇当量例,根据下列配方,计算异氰酸酯指数R。水当量为9聚酯三元醇(分子量3000)400份水11份匀泡剂4份二甲基乙醇胺4份TDI150份羟值当量值56100872174官能度分子量当量TDI%10002.42NCO当量9水醇醇异异多元醇当量数异氰酸酯当量数)异氰酸酯指数(WEWEWR872174当量TDI100033000聚酯当量07.1911100040087150R聚氨酯泡沫塑料计算公式及其应用1.1.1.1.聚氨酯泡沫收率计算方法聚氨酯泡沫塑料制造时物料变动情况可按下式表示:上式4个方程式中左边为使用的原料,右边为产物。⑷式中:A:为催化剂,稳定剂,泡沫稳定剂等物料中不挥发物质。B:为催化剂,稳定剂,泡沫稳定剂等物料中挥发物质。从以上方程式看出,聚氨酯化合物是最终产品,CO2与CCL3F在发泡过程中损失,其他助剂要看是属于挥发组份还是非挥发组份。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收率的计算:)(重量)()()((水)(多异氰酸酯)(多元醇))(聚氨酯化合物)%100(3BAFCCLA在实际计算中要分析损失物料:⑴式中实际无损失,⑵式中CO2逸出,⑶式中CCL3F汽化,⑷式中B物质的挥发部分损失。于⑵式中1公斤克分子的水将损失1公斤克分子的CO2,其损失量为W公斤。即⑶式中损失的为F公斤。则F=发泡剂CCL3F的全量⑷式中损失的组份为B公斤。则总损失量:W+F+B以上收率用百分率表示:例以普通软泡制备过程为代表做的收率计算。当发泡配方为:计算:F=5.0B=0从计算说明,按以上配方发泡,当使用原料一百公斤时则制得泡沫塑料为90.5公斤。2.2.2.2.异氰酸酯用量的计算在聚氨酯泡沫配方中,异氰酸酯用量是根据配方中多元醇的质量指标、水的用量来计算的。⑴聚氨酯硬泡配方异氰酸酯用量的计算异氰酸酯用量计算方法每100克多元醇所需的异氰酸酯用量如下:聚醚(酯)多元醇100公斤多异氰酸酯50公斤水4.0公斤发泡剂CCL3F5.0公斤催化剂+泡沫稳定剂2.0公斤4418水的用量W%100使用原料的总计)(使用原料的总计BFW44180.4W按%5.90%1000.20.50.45010000.58.90.20.50.450100)(收率式中:W—异氰酸酯用量G—异氰酸酯当量值g—多元醇当量值TDI的当量值为87、MDI的当量值为125、PAPI的当量值为126~127。则多元醇所需的异氰酸酯用量:式中:W为异氰酸酯用量W醇为多元醇用量与水反应所需的异氰酸酯用量公式式中:G为异氰酸酯当量值W水为水的当量值9为水的当量值发泡配方中所需异氰酸酯总量聚氨酯泡沫制备过程中,除了多元醇和水需用的异氰酸酯用量外,还需考虑异氰酸酯过量程度(即异氰酸酯指数)及纯度。因此,聚氨酯泡沫塑料中所需异氰酸酯总用量公式如下:式中:W总为所需异氰酸酯重用量G为异氰酸酯当量值W醇为配方中多元醇的总用量W水为配方中水的总用量R为异氰酸酯指数P为异氰酸酯纯度对普通聚氨酯硬泡来说,指数R一般为1.05,异氰酸酯的纯度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而有所gGW100羟值多元醇当量值10001.56gGWW羟值醇10001.569水WGWPRWWGW1]910001.56[水羟值醇总变化,若不特别说明,在计算时,PAPI的纯度通常认定为90%。例,根据下列配方计算出PAPI的用量:求PAPI用量=905.6g异氰酸酯用量的简单算法在硬泡中,异氰酸酯通常采用PAPI,则G为126,R一般选用1.05,纯度P为90%,则可简化为:W总=W醇×羟值×0.00263+16×W水例,根据下列配方计算PAPI的用量PAPIW总=W醇×羟值×0.00263+16×W水W总=500×500×0.00263+100×770×0.00263+16×3W总=907g隔热保温层厚度计算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隔热保温材料已广泛用于冷库、油管、保温管道等。正确地确定隔热层厚度将大大地节省原料,降低材料费用。绝热工程包括保温和保冷两方面的内容。聚醚多元醇(羟值500mgKOH/g)500g403聚醚(羟值770mgKOH/g)100g匀泡剂12g三乙撑二胺5g水3g聚醚多元醇(羟值500mgKOH/g)500g403聚醚(羟值770mgKOH/g)100g匀泡剂12g三乙撑二胺5g水3gCFC-11200gPRWWGW1]910001.56[水羟值醇总9.0105.1]77010001.5610050010001.56500[126总W经济厚度计算方法是一种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把绝热材料的投资和热冷损失的费用综合考虑后得出一种经济厚度,此时保温与保冷费用和热损失费用之和为最小。一般控制绝热层表面单位面积的热损失不大于规定值。据国家计委节能局、国家经委能源局召开的全国供热系统节能座谈会提出的“供热系统节能暂行规定”(讨论稿),对于保温管道与设备生产允许最大散热损失为:⑴外径小于或等于1000m/m的设备和管路的厚度计算公式:ts=ta+Aa1式中,D1:保温层外径,mD0:保温层内径,mA:散热量Kcal/m2·h(规定值)λ:保温材料导热系数,Kcal/m·h·℃a1:传热系数Kcal/m2·h·℃tf:管内介质温度,℃ts:保温层表面温度,℃ta:环境温度℃(对保温采用全年平均气温,对保冷、环境温度和相对温度采用夏季平均值)X:保温层厚度,m⑵外径大于1000m/m的设备和管道以及平面计算公式:管道及设备外表面温度(℃)50100150200250300350……允许最大散热损失(Kcal/m2·h)5080100120140160180……)()(asIsfInIttattDDID2020DDXI)()(asIsfttattX在实际计算中,保温层表面温度ts如何确定与各方面都有关系。从能耗考虑,ts与大气温度t0越接近越好,但是,相应的其投资费用也越大。反之,则能源又随投资费用的减少而大幅度的增加。因此,保温保冷层表面温度应分别高于大气温度和露点温度。同时,式中a1的值(外部传热系数)对保温的场合往往直接取10,对保冷取7。例1,某冷库,库内最低温度为-20℃,夏季平均气温为30℃,湿度为85%,采用聚氨酯泡沫作绝热材料,其厚度应为多少?已知tf=-20℃ta=30℃λ=0.022Kcal/m·h·℃a1=7Kcal/m2·h·℃ts的求法:ts为绝热层表面露点温度,查阅饱和蒸汽压表得:30℃时的饱和蒸汽压为31.824mmHg柱31.824×0.85=27.05mmHg在27.05mmHg下的饱和温度为27.02℃(查表)因为在保冷时ts应略高于露点温度,故ts=27.2+0.5℃或27.2+1℃,代入:如ts高于露点温度1℃,则:所以,以上冷库的绝热层厚度应为6.5厘米以上。(米))()(065.0307.277.27207022.0asIsfttattX(米)084.0302.282.28207022.0X
本文标题:聚氨酯计算公式中有关术语及计算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5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