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2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2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文集,而是内在有着严密逻辑联系的教师阅读图谱。书中作者列举的书,也跟着买了不少,但认真阅读引发自己新的思考,不多。近日阅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时,偶尔还会翻出对应的书籍,愈发感受到常局阅读的思考之深及论述之广。合上书本,我的脑海里,蹦出了几行字:看书,人人都行,但是阅读,并不是人人都会。当然,这里除却休闲式的随性阅读。教师阅读专业类书籍,有时因为获取信息比较观点,只需浏览,但更多时候是需要细心阅读的。常生龙先生的阅读态度是严谨的,作为他的博客粉丝,读过他几百篇读后感,每一篇读后感都有作者自己的观点和感悟,我受益良多。常局长阅读面很广,视野开阔,每篇读后感都是经由他对所读书阅读“消化”后酿出的阅读蜜糖。他的这种阅读态度和阅读方法对一线教师而言,无疑是一本方法指南。拿我的小书《小学家校沟通的艺术》一书作者的感悟:“让家校沟通更有成效的策略”(第56页)为例。这篇文章是我邀请常局为我小书所写的序言。当时发过去的是18万字左右的电子稿。我原本有心理准备——常局非常繁忙,加之看电子稿十分辛苦,他完全可以像其它写序言的作者一样,让我先写个序言初稿,他简单修订署名即可的。我甚至已经想好了基本思路。在我向常局提出帮我写序言的请求时,他正在外出差。出乎我的意料地是,常局不仅欣然应允,而且只字未提让我写初稿的要求,而是这样回复我:“请给我一个最后交稿时间,我最近需要完成的‘作业’有点儿多,但我一定保证在最后时间节点上发给你。”感激之情自不必说。一周后,比预计时间早了三天,我就收到了常局写的序言,洋洋洒洒4、5千字,从“沟通的目的、沟通的策略、沟通的主体桥梁”等三方面详细阐述了他对家校沟通的定位,同时有机地把我书中案例观点巧妙融合起来。与其说这是一篇序言,不如说是对本人小书的提纲挈领地总结提升,简明地把我有些想表达而未透彻表达的观点总结出来了。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拥有类似感动的远非我一人。当前,常局的博客被数千名一线教师关注,点击量达到二百多万次,可见其影响力之大。因为常局平易近人,每一位到他博客里学习留言的老师,他都会真诚回复并且回访留言,让很多人受到极大鼓励。因此,如我一样的一线老师有书出版了,自然会送一本给常局表达一份心意,再者可能邀请常局帮忙写序言。对教师们的这些请求,常局都不会拒绝,每收到一线教师赠书,常局都会认真阅读写出读后感。作为普通作者,我深知,他手头有太多好书更值得他阅读的好书等着他,但是常局通过阅读年轻教师的书籍,切中要害地写出自己的思考,这对一线作者而言,是最激动人心的鼓励。翻阅《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里所介绍到的书籍,很多书籍我也买回了家,但如常局这样认真写读后感却很少,更别说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了。有人说:“每个人总是阅读中找回自己。”常局长这种从阅读中生发个人观点,旁征博引引发多种论点的阅读方式,于我,更是一种阅读方法的引领。尤其是在这个阅读泛化、网络阅读盛行的时代,能静心每周认真阅读一本纸质书,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方法指导。相信读者们阅读之后,也会有类似感受。
本文标题:《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5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