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复习-第五章-初识酸和碱-单元检测试卷(有答案)
试卷第1页,总18页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五章_初识酸和碱单元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5小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对于盐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挥发性酸B.工业上用的盐酸往往带黄色C.它是氯化氢的水溶液D.紫色石蕊使盐酸变蓝色2.“酸雨”是指自然界里𝑝𝐻()A.小于7的降水B.等于5.6的降水C.小于5.6的降水D.大于5.6的降水3.下列气体中,能引起酸雨的是()A.𝐶𝑂B.𝐶𝐻4C.𝑆𝑂2D.𝑁𝐻34.已知某无色溶液里含有硫酸,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A.𝐶𝑢𝑆𝑂4B.𝑍𝑛𝑆𝑂4C.𝐶𝑎𝑂D.𝐶𝑢(𝑂𝐻)25.小良同学自制了一种黄色的花汁作指示剂,将花汁加入到不同的试剂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试剂稀盐酸食醋氢氧化钠溶液食盐水蒸馏水草木灰水颜色红红绿黄黄绿小良又用花汁测知家中花盆土壤显酸性,你认为可加入上表中的()来改良花盆里的土壤.A.食醋B.食盐水C.蒸馏水D.草木灰水6.下列图象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𝐴𝐵𝐶𝐷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向一定量氯化铵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水𝑡∘𝐶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A.𝐴B.𝐵C.𝐶D.𝐷7.建筑工人粉墙时常涂上石灰浆,该浆涂上后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出汗”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A.生石灰B.消石灰C.碳酸钙D.碱石灰8.分别将一小烧杯浓盐酸,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生的共同变化是()A.溶液的质量减小B.溶液的浓度减小C.溶质的质量减小D.溶剂的质量增大试卷第2页,总18页9.下列关于酸溶液的通性说法正确的是()A.能与所有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B.能与所有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C.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能与所有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10.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的是()A.𝐶𝑂2B.𝑁𝑎2𝐶𝑂3C.𝐻2𝑆𝑂4D.𝑀𝑔𝑆𝑂411.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为使污水呈中性才能排放,加入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A.𝑁𝑎𝑂𝐻B.𝐶𝑎(𝑂𝐻)2C.𝐵𝑎𝐶𝑙2D.𝐶𝑎𝑂12.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反应前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氧化铁和稀硫酸B.氢氧化钙溶液和二氧化碳C.碳酸钠固体和稀盐酸D.铁和稀盐酸13.下列液体不能导电的是()A.澄清石灰水B.氢氧化钠溶液C.蒸馏水D.稀盐酸14.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刚学习的一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叙述判断该物质是()A.浓盐酸B.氢氧化钠C.浓硫酸D.氢氧化钙15.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用稀硫酸处理印染厂含有氢氧化钠的废水B.在工业上,用熟石灰和纯碱制取烧碱C.胃酸过多的病人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D.蚊虫叮咬人的皮肤后分泌出蚁酸,涂稀氨水就可减轻痛痒二、多选题(本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6.如图是稀𝐻𝐶𝑙和𝑁𝑎𝑂𝐻溶液反应的𝑝𝐻变化曲线,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稀盐酸滴入𝑁𝑎𝑂𝐻溶液试卷第3页,总18页B.𝑎克是指加入𝑁𝑎𝑂𝐻溶液的质量C.𝐴点时,溶液的溶质为𝑁𝑎𝑂𝐻、𝑁𝑎𝐶𝑙D.𝐵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𝑁𝑎𝑂𝐻溶液质量一定相同17.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汞、镉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元素B.用甲醛浸泡水产品出售C.测定人体内或排出液体的𝑝𝐻,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D.人体缺铁元素会引起骨质疏松18.煤燃烧生成的下列气体中,能溶于雨水而形成酸雨的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19.一包固体物质可能由𝑁𝑎2𝐶𝑂3、𝐾2𝑆𝑂4、𝑁𝑎𝐶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试样少许溶于水,加入过量𝐵𝑎𝐶𝑙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𝐴𝑔𝑁𝑂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物质组成中()A.一定有𝐾2𝑆𝑂4B.一定有𝑁𝑎𝐶𝑙C.一定有𝑁𝑎2𝐶𝑂3D.可能有𝑁𝑎𝐶𝑙20.关于硫酸和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浓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都会减少B.其稀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其稀溶液都可用于除去钢铁制品表面的铁锈D.都能与𝐵𝑎(𝑁𝑂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三、填空题(本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21.有一瓶固体物质,取出少量,加入稀盐酸后,产生大量无色气体.请你对产生的气体作出一种假设(或猜想),并设计实验方案证实你的假设(或猜想).假设(或猜想)验证方法及操作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请你写出一种家庭中常见的呈酸性的物质名称________,一种呈碱性的物质名称________.23.化学实验探究【实验发现】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提出问题】在𝑁𝑎𝑂𝐻溶液中存在𝐻2𝑂、𝑁𝑎+、𝑂𝐻−粒子,是什么粒子使酚酞变红呢?【假设猜想】猜想一:使酚酞变红可能是𝑁𝑎𝑂𝐻溶液中的水分子.猜想二:使酚酞变红的可能是________.猜想三:使酚酞变红的可能是________.设计实验①取2𝑚𝑙蒸馏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实验现象:溶液呈无色,说明猜想________不正确.②取2𝑚𝑙 𝑁𝑎𝐶𝑙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卷第4页,总18页实验现象:溶液呈无色,说明猜想________不正确.实验结论: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说明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粒子是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计2小题,每题6分,共计12分,)24.中和反应再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说出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5.2005年4月12日凌晨,一辆停放在箭盘山加油站内载有16𝑡浓盐酸的罐体车底部突然发出泄漏,并冒出浓浓白雾,石灰石地面冒出许多气泡.消防队员赶赴现场,用水枪对泄漏出来的盐酸进行稀释,并采取其他措施.请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回答:①依据以上叙述写出浓盐酸的一点物理性质,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盐酸的一点化学性质.②罐体车不能直接用铁罐装盐酸.请解释原因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稀释后的盐酸如果直接流进附近的农田,会对农作物生长不利.请解释原因,并对此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4小题,共计34分,)26.(7分)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1)将稀盐酸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有红色变成无色;(2)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3)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铜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和无色液体.(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个实验的废液一次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的废液浑浊并呈红色,则最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27.(9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做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1)不是所有的溶液都能导电。下列物质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不能导电的是()。A.硫酸B.氢氧化钾C.碳酸钠D.乙醇(2)同学们在做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不仅看到灯泡亮了,还观察到两根石墨电极上都出现了气泡。于是他们对气泡的成分产生了浓厚兴趣,决定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氯化钠溶液通电时,石墨电极上生成了哪两种气体?【查阅资料】氯气( 𝐶𝑙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提出猜想】猜想一:𝐻2和𝑂2;猜想二:𝑂2和𝐶𝑙2;猜想三________。【设计实验】试卷第5页,总18页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①按照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𝑎、𝑏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的颜色𝑎试管收集到黄绿色气体,𝑏试管收集到无色气体。通过对气体颜色的分析,说明猜想________(填“一”或“二”或“三”)肯定是错误的②用拇指堵住𝑏试管,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听到轻微的爆鸣声证明𝑏试管中收集的气体为________【实验结论】实验证明:猜想三成立。实验完成后,同学们用𝑝𝐻试纸测出通电后的溶液呈碱性。请写出氯化钠溶液通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讨论交流】实验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进行交流。老师肯定了实验结论的同时还告诉大家:氯化钠溶液通电时所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定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考虑,就可以判断出猜想________(填“一”或“二”或“三”)是错误的,其中原因是________。此外,老师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通电一段时间后,氯化钠溶液的浓度有所降低。若要恢复为原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只需向通电后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填物质的名称)即可。28.(9分)小江和小明在利用实验加强对中和反应的认识.他们将氢氧化钙溶液取一滴管滴入小烧杯,然后将盐酸取一滴管滴入小烧杯中,结果没看到任何现象.我和他们一起对混合后的液体进行了探究:(1)小江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加了几滴酚酞试液,结果没有看到酚酞变成红色,他由此断定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我对他的结论提出置疑,我的理由是________.(2)为了验证我的假设是否正确,我和他们一起又进行了再探究,我设计的实验方案是:步骤现象结论(3)经过我进一步实验验证,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小明想在不使用指示剂和𝑝𝐻试纸的情况下,把反应后的溶液中的盐酸除去,得到纯净的氯化钙,简述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操作步骤实验现象29.(9分)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同学们在实验室里,用硫充分燃烧后的二氧化硫气体,溶于水后得到的酸性溶液,模拟酸雨危害的实验.请填写下列实验报告实验用品被模拟对象实验现象分析总结树叶或果皮锌粒或镁条大理石试卷第6页,总18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五章_初识酸和碱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5小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答案】D【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𝐴、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而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够溶于空气中水蒸气而形成盐酸的小液滴,可以据此解答;𝐵、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而氧化铁能够和稀盐酸反应,可以据此解答;𝐶、稀盐酸能够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氯化银沉淀,可以据此解答;𝐷、紫色石蕊遇酸变红,可以据此判断.【解答】解:𝐴、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而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够溶于空气中水蒸气而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而形成白雾,故𝐴说法正确;𝐵、工业上用的盐酸含有氯化铁,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故𝐵说法正确;𝐶、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故𝐶说法正确;𝐷、紫色石蕊遇酸变红,故𝐷说法错误.故选𝐷.2.【答案】C【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解析】运用酸雨是指自然界里𝑝𝐻小于5.6的降水解答.【解答】解:自然界里𝑝𝐻小于5.6的降水属酸雨,故选𝐶.3.【答案】C【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解析】酸雨是指溶液𝑝𝐻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𝑝𝐻约为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酸雨是指溶液𝑝𝐻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𝑝𝐻约为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试卷第7页,总18页𝐴、一氧化碳虽有毒,但不与水反应,一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𝐵、甲烷不会形成酸雨,故
本文标题: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复习-第五章-初识酸和碱-单元检测试卷(有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667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