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5.2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第2课时同步练习中图版一、基础达标1.关于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B.促进了商业的发展C.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D.加大了环境污染,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生态旅游的一大特色是“保护旅游对象”,下列旅游行为中与此不相符的是()A.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B.在旅游区中建造一些亭台、楼阁,以丰富旅游景点C.旅游的接待设施以小巧为主,并掩映在树丛之中D.旅游者在旅游中,所有的废物应丢入垃圾箱,以确保土壤和水不受污染3.下列关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无论位于何地开发价值都高B.一般来说,人们的经济收入越高,旅游的经济距离会越长C.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不必考虑其交通位置D.景区空间内尽可能容纳游人的量即反映景区的环境承载量4.下列不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的是()A.携带自己的书包,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植物及其制品C.自驾车旅游,不坐公交车D.尽量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乱丢电池5.下列旅游活动中,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①到内蒙古大草原参加摔跤比赛②在中山陵音乐台举办音乐会③到西藏观雪域风光,顺便挖点冬虫夏草④到森林里呼吸新鲜空气,捕获猎物,品尝野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下列现象中,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A.遵纪守法B.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C.废物装进垃圾袋D.在文物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二、综合提升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旅游资源是国家乃至全人类的财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主动加入到保护地方文化和建设自然生态环境的行列中来.(1)你在旅游中发现哪些不文明现象,请举出两例:______.(2)参观和游览时,一定要注意保护旅游环境,不______建筑物,不______花木,不随地______废弃物,使旅游区保持清洁、美好的环境,并能______地发展.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九寨沟是我国著名风景旅游胜地,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旅游胜地.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特异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人闻仙境”.九寨沟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为生态旅游区,旅游者蜂拥而至,xx年以来,每年游客量都超过100万人次.“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平地起新楼,客栈、宾馆林立,城市化的设施遍布九寨沟;旅游业的兴旺使大量的饭店、商场、宾馆、旅行社等涌进沟内,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倾向.材料二: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会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1)九寨沟地处_____________气候区,其发展旅游的条件是具有丰富的__________景观和独特的____________风情及他们的传统文化.(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方面分析九寨沟怎样开展生态旅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四幅图反映了旅游中部分游客的行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这四幅图各反映了旅游中哪些不文明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做一个生态旅游者有哪些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基础达标1.解析:旅游业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业能带动交通运输业、商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还能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互信.旅游业具有投资少、收效快、利润高等特点,能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答案:D.2.解析: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是以认识自然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特点的.A选项可减少交通工具对环境的污染,D选项可减少土壤和水污染,C选项突出自然环境与接待设施的和谐.答案:B.3.答案:D.4.解析:自驾车旅游,不坐公交车,造成车辆多,汽车尾气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不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答案:C.5.答案:C.6.解析:在文物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属于不文明行为,对旅游资源产生了破坏.答案:D.二、综合提升1.解析:(1)在旅游中不文明现象有:①有人在古建筑物上刻写“xxx到此一游”;②随意破坏建筑物等;(2)参观和游览时,一定要注意保护旅游环境,不破坏建筑物,不践踏花木,不随地乱扔废弃物,使旅游区保持清洁、美好的环境,并能长久地发展.答案:(1)①有人在古建筑物上刻写“xxx到此一游”;②随意破坏建筑物等;(2)破坏;践踏;乱扔;长久。2.答案:(1)亚热带季风自然藏族(2)对游客进行限量,可以通过调节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即旺季提高门票价格,淡季降低门票价格。(3)搞好核心区、试验区、缓冲区功能区的规划,把旅游活动的线路、范围限定在核心区以外的地域;实行“限量旅游”,限制每天进沟的人数;“沟内游,沟外住”在景区内大规模实行。3.解析:(1)结合图示反映旅游活动中损坏建筑和文物古迹、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乱扔垃圾等行为。(2)间接考查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行为。答案:(1)损坏建筑物;破坏野生植物;伤害野生动物;乱丢垃圾。(2)旅游者约束自己的行为;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提倡每个人都应为可持续发展尽其所能。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5中国的地理差异习题1鲁教版五四制一、选择题1.下列山脉和地形区均位于南方地区的是()A.巫山山脉黄土高原B.大兴安岭长江中下游平原C.四川盆地武夷山山脉D.阴山山脉东南丘陵2.以“黑土地”和“黄土地”为主的地区的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3.农田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两至三熟”是对下列哪个地区农业情况的描述()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4.关于西北地区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A.以平原、盆地为主B.内蒙古高原地面较崎岖,风蚀作用显著C.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D.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5.在我国,西藏拉萨被称为()A.“山城”B.“航天城”C.“冰城”D.“日光城”二、综合题读“秦岭南北景观图”,完成下列要求。(1)秦岭以北属于我国的_________。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2)秦岭是一条________走向的山脉。A.东-西B.东北-西南C.南-北D.西北-东南(3)秦岭以南生长的水果以__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4)下列各项目中属于秦岭以北地区的是________。①黑土地②赛龙舟③泼水节④冰灯⑤窑洞⑥西双版纳雨林(5)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种差异的自然地理要素是()A.气候B.地形C.土壤D.气候、地形、土壤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A4.B5.D二、综合题:AA柑橘水稻①⑤D
本文标题: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下册5.2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第2课时同步练习中图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701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