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 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系列(考试题型部分):组合型与因果型选择题(课件)
学案32组合型与因果型选择题类型1组合型选择题题型特征此类选择题的备选项中包含一个以上的项目,要求找出完全符合题目要求的一组。组合型选择题实际上是多项和不定项选择题的一种变形。此类试题考查的知识容量大,信息范围广,能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准确理解、运用和把握的能力,较好地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较好地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判断、分析和综合能力。此类试题选项设计非常灵活,对考生的要求较高,因而难度也较大。但是,由于答案组合,解题的技巧性大大提高。典型示例1读“四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1)~(2)题。地区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①861420多②455590少③89289少④891194少(1)表中四地区与其农业地域类型组合正确的是()A.①—季风水田农业B.②—商品谷物农业C.③—混合农业D.④—大牧场放牧业(2)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A.五大湖地区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墨累—达令盆地解析(1)从表中各项数据看,①地区种植业所占比例较大,投入劳动力数量多,商品率低,符合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可以判断A项是正确的;②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比例相当,商品率高,投入劳动力数量少,符合混合农业的特点,故B项错;③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高,劳动力投入少,符合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故C项错;④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高,劳动力投入,符合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D项错。(2)②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与之相符。答案(1)A(2)D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解题技巧。找出选项中最有把握的一个(或两个),确定该选项是对的或是错的;在四个备选项中,排除包含错误答案和不包含正确答案的;若还剩下两个或三个备选项,将剩余的进行比较、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解题体验1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从呼吸病到严重性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此回答(1)~(2)题。(1)候鸟迁徙是禽流感传播的渠道之一,禽流感的传播,直接参与了()①生物循环②水循环③大气环流④岩石圈物质循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A(2)为防止禽流感疫情的进一步蔓延,下列做法值得推广的是()A.进一步加大对家禽的屠宰力度,将禽流感消灭在萌芽状态B.禁止对家禽的饲养,从源头上阻断禽流感的发生C.对疫区及其周边地区实行长期隔离,切断禽流感传播途径D.从生物的角度和技术的角度入手,以免造成二次污染解析(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禽流域病毒的传播特点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密切相关。(2)防治禽流感应从生物的角度和技术的角度入手,以免造成二次污染。D解题体验2读“我国某局部区域图”,回答(1)~(2)题。(1)甲河段所在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有()①雨季开始早,结束晚②生态环境脆弱③植被破坏严重④人为热的大量释放D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2)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山为我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B.乙山地势险峻,属于断层山C.丙、丁两条河流汛期较长,航运价值较高D.图示区域东西方向上自然环境的差异较明显解析(1)由经纬度可知,甲河(黄河)段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BC为当地水土流失的原因。(2)乙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丙、丁两条河流汛期较短,泥沙淤积量大,航运价值不高;图示区域南北方向上自然环境的差异较明显。B类型2因果型选择题题型特征此类题目题干和选项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因求果,即以题干为原因,选项为结果,此类选择题的题干中导语一般有“所以”、“因此”、“为此”、“结果”等字眼;另一种是由果索因,即以题干为结果,选项为原因或条件,此类选择题的题干中的导语一般有“原因是”、“是因为”、“为了”等字眼。因果型选择题在命题时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或一因多果。该题型最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有较大的难度。典型示例2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据此完成(1)~(2)题。(1)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7月B.引起甲、乙两地自然植被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变化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D.大陆沿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2)甲站的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乙站,最可能的原因是()A.干季较不明显B.河流流量变化较小C.测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D.上游兴建水库解析本题组考查气候类型及其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属于难度较大的题目。由题目条件,甲乙两河的径流量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可以推知该地位于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河流的防洪任务应出现在7月份,故而第(1)题选A。从图中看出两水文站均位于河流的相对下游,气候类型相似,能影响径流月变化的因素只可能是流域面积的差异,故而第(2)题选C。答案(1)A(2)C解答此类选择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认清题干和题肢能否构成因果关系;二是分清题目考查的是“因”还是“果”,防止倒果为因。另外,有三种情形的备选项是不能入选的:第一,答非所问者;第二,与题干的规定重复或变相重复者;第三,因果颠倒者。常用方法是: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事物或现象之间因果联系的复杂性,会出现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等不同情况,所以应按照题目的指向性,把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区分开来。②基本观点分析法。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解题体验3读“某城市附近气温垂直剖面图”,回答(1)~(2)题。(1)若T1T2T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该图出现在夜晚②此时城市M吹山风③该图出现在白天④此时城市M吹谷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若T1T2T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时城市M空气流通好,污染物容易扩散B.此时可能出现在日出前后C.城市M可能受到了台风的影响D.此时M城上空乌云密布,暴雨即将来临解析(1)该题考查热力环流原理的实际应用,属于中等难度题。根据等温面的凸出方向,可以判断此时山上的温度高于谷底,应为白天的等温线分布特点,故③正确。根据热力差异,可以判断此时城市M吹的是谷风,故④正确。根据正确组合,确定正确选项为D。(2)该题考查对流层气温的垂直分布特点及逆温现象等,属于中等偏难题。若T1T2T3,则该城市出现逆温现象,此时城市M的空气不易流通,污染物不易扩散,故A项错误。逆温现象多出现日出前后,故B项正确。既然是逆温现象,就不可能出现台风影响及暴雨将临等现象,故C、D两项错误。答案(1)D(2)B解题体验4下图为“2004年世界主要地区之间汽车贸易情况”(单位:十亿美元)。回答(1)~(2)题。(1)关于2004年世界主要地区汽车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美是区内贸易额最多的地区B.拉丁美洲是区内、区外贸易最少的地区C.亚洲是区外贸易额最多的地区D.西欧的区外贸易额大于亚洲(2)西欧和北美洲地区内贸易额大于区外贸易额的主要原因是()A.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民族工业兴起,占领了国内市场B.欧、美地区经济发达,是汽车的主要消费市场C.亚、非、拉国家实行贸易保护,阻碍了欧、美的海外贸易D.欧、美汽车厂商在海外设厂,投资成本高,限制了区外贸易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解读能力,难度低。从图中能直接判读出亚洲的区外贸易额是(112.67×81.4%)×10亿美元,在图示各地区中最多。(2)考查对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的了解,难度低。欧美经济发达、汽车消费量大。答案(1)C(2)B下图是“某国沿海地区的一水利工程示意图”,该工程自1960年开始,历时13年建成。读图完成1~2题。1.修建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南部城市用水和农业用水问题B.加强南北地区的交通联系C.缓解北部农业用水紧张的压力D.开发南部地区的旅游资源2.该地区水资源的数量南北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A.南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B.北部地区位于雨影区C.南部地区水系发达D.北部地区降水多于南方解析由图中经纬线的度数可判断该地区是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答案1.A2.D2009年8月13日《齐鲁晚报》讯:今年黄河小浪底进行了第九次调水调沙。据此回答3~4题。3.调水调沙实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是()①流水侵蚀作用②流水搬运作用③流水溶蚀作用④流水沉积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下列方法和措施中,有利于解决黄河下游“缺水多沙”问题的是()①加快黄河源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以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③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④在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第3题,通过“人造洪峰”可增强流水的侵蚀作用,从而将沉积于黄河下游河段的泥沙侵蚀起来,然后通过流水将泥沙搬运带入海洋。第4题,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地区,那里河流的补给量小、水流量小、含沙量也小,故源区的工程对黄河下游的“缺水多沙”影响不大;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属气象灾害,与黄河下游含沙量无关;故解决黄河下游的“缺水多沙”,应合理地向下游调水以及在中游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答案3.A4.C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据下表“我国1998~2004年部分年份的相关统计数字”,回答5~6题。年份(年)19981999200220032004能源消费增长率(%)-4.1-1.69.915.415.2GDP增长率(%)7.87.18.39.39.55.表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最高的年份是()A.1998年B.1999年C.2003年D.2004年6.几年间,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①我国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有上升趋势③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趋于合理④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⑤我国能源利用率明显提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⑤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所给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定义计算出四个年份的具体数值即可。1998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约为-0.53,1999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约为-0.23,2003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约为1.66,2004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约为1.6。所以答案为C。第6题,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通过上题计算可知,最近几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总体上增加,说明每增加单位GDP,需要消耗比例更多的能源,所以①③⑤错误。答案5.C6.C读图,回答7~9题。7.下列四幅农业景观,可能在甲地看到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解析通过经纬度定位可知,甲地位于我国新疆,再对本题列出的四种景观特征分析可知,①为新疆的番茄(图示帽子具有维吾尔族服饰的特征);②为热带作物,在新疆不可能种植;③为坎儿井;④为葡萄沟,都位于新疆。答案C8.甲、乙两地发展番茄和葡萄种植,条件均十分优越,主要是因为()A.两地匀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两地均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引冰雪水灌溉C.两地畜牧业发达,牲畜有机肥丰富D.甲地有铁路经过,乙地位于沿海,交通便利解析两地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9.影响图中乙地城市诞生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宗教B.政治C.科技D.水源解析通过对经纬度定位可知,乙地的城市为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城。AA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0~11题。地区径流系数地区径流系数南岭地区60%天山地区20%~60%华北地区30%江淮地区30%~40%三江源40%成都平原40%浙江丘陵60%藏北高原30%云贵高原40%西北地区(除天山地区)5%10.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A.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是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C.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D.
本文标题:201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系列(考试题型部分):组合型与因果型选择题(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75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