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城市规划原理3.4——居住区规划
第四节城乡住区规划(对应书本第十八章)我心目中的(理想的)住区是什么样的?目录:一、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二、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四、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五、城市旧居住区的再开发六、居住区规划设计实例一、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卫生、安全、宁静和优美的环境居住区:住宅公共服务设施绿地活动场地道路泊车场所市政工程设施等(一)居住区规划的任务居住区规划的内容: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确定规模,即确定人口数量和用地的大小拟定居住建筑类型、数量、层数、布置方式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标准、分布和布置方式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对外出入口位置,泊车量和停泊方式拟定绿地、活动、休憩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拟定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二)居住区规划编制的内容二、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一)居住区的组成(二)居住区的类型(三)居住区的规模(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一)居住区的组成1.居住区的组成要素物质要素自然要素:人工要素:精神要素社会制度、组织、道德、风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修养等2.居住区的组成内容建筑工程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市政公用设施及小品建筑室外工程道路工程、绿化工程、工程管线、挡土墙、护坡3.居住区的用地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4.居住区的环境组成内部居住环境外部生活环境空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视觉环境生态环境小气候环境邻里和社会环境(二)居住区的类型按建设条件新建居住区旧居住区按居住区所处位置城市内的居住区独立的工矿企业的居住区按住宅层数低层居住区多层居住区中高层住区高层住区混合住区(三)居住区的规模居住区的规模包括人口与用地,一般以人口规模作为主要的标志居住区规模的影响因素: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城市交通道路居民行政管理体制住宅的层数自然地形条件和城市规模公共设施的经济性:·人口≤3.5万时,设施如要成套配置,则不经济。·人口为4.5万时,设施项目配置可全,但要合并。·一般人口为6万人左右才合理公共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住区公建使用时,步行15分钟为宜则服务半径R=800-1000M(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1.现代居住区规划结构的演变20世纪C.A.Perry(1939年)西萨·佩里“邻里单位”邻里单位就是“一个组织家庭生活的社区的计划”,因此,这个计划不仅包括住房,而且包括它们的环境及相应的公共设施,这些设施至少包括一些小学、零售商店和娱乐设施等。佩里的邻里单位示意图1邻里中心2商业和公寓3商店或教学4绿地(占1/10的用地)5大街6半径1/2英里英国哈罗新城规划结构图上海市曹杨新村居住区1银行2文化馆3商店4食堂5电影院6卫生站7医院8菜场9服务站10中学11小学12幼托13公园14墓园15苗圃16污水管理处百万庄住宅区总平面1办公2商场3小学4托幼5锅炉房62层并联住宅73层住宅8绿地莫斯科齐廖穆什卡第九号街坊粮食商店食堂百货商店自动电话店托儿所幼儿园960学校集中杂物院电影院小汽车库戏水池变电所戏水池戏水池居住小区小区规划总平面1办公;2商场;3小学;4托幼;5锅炉房;62层并联住宅;73层住宅;8绿地常州红梅西村规划1农贸市场2百货副食3开闭所4管委会5公厕6防保站7老年活动室8幼儿园9煤调站10小学11隔音房12居委13汽车库14集中自行车库15花架16小区绿地17庭园绿地1110151515129813131313163171717122217173456712125141515北京恩济里小区1商业2小学3幼儿园4托儿所5活动站6变电室7垃圾站8小品上海康乐小区总平面1小学;2幼儿园;3托儿所;4商业服务中心;5露天乐场;6中心绿地扩大小区、居住综合体和各种性质的居住综合区的组织形式应运而生扩大小区就是在干道间的用地内(一般约100-150hm2)不明确划分居住小区的一种组织形式。英国米尔顿凯恩斯新城(费思密德居住区规划)居住综合体马塞公寓居住综合区马尔明卡塔区法国马赛公寓1走廊2健身房3室外茶座4茶室5儿童乐园6保健站7幼儿园8托儿所9商店10作坊11洗衣房12门房13车库14标准户芬兰马尔明卡塔区总平面1住宅2轻工业3住宅、办公4商店5小学6日托7综合楼8火车站9办公3.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1)以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1)以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以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以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上海曲阳新村居住区三级结构天津王顶堤居住区三级与二级混合结构深圳白沙岭居住区居住区—居住组团二级结构英国哈罗的一个居住区由3个居住小区组成莫斯科西南区居住区设计竞赛方案之一由17个居住组团组成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要求(二)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四)居住区道路和交通的规划布置(五)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六)居住区外部环境的规划设计(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观念和设计要点1.基本原则、观念“以人为本”注重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如何适应与满足各种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2.设计要点整体性经济性科学性生态性地方性与时代性超前性与灵活性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1.使用要求2.卫生要求3.安全要求4.经济要求5.美观要求(二)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住宅的面积约占整个居住区总建筑面积的80%以上,用地则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50%左右1.住宅类型的选择住宅的类型及其特点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合理选择住宅类型2.住宅的规划布置住宅的类型及其特点以家庭为居住单位(以套为基本组成单位)——住宅单身人居住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住宅建筑经济直接影响用地的经济,而用地的经济往往又影响对住宅建筑经济的综合评价分析住宅建筑经济的主要依据是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建造价和平面利用系数、层高、长度、进深等技术参数用地经济的主要依据是地价和容积率(或楼面价)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住宅层数居住小区住宅的层数,根据土地资源情况,应选择多层(3层~6层)中的6层和高层中的12层(或12层以上),或采用两者的混合搭配,这是比较合适的。进深住宅进深加大,外墙相应缩短,对于采暖地区外墙需要加厚的情况下经济效果显著。一般认为住宅进深在11m以下时,每增加1m,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1000m2左右,可节约用地。长度住宅长度在30m~60m时,每增加10m,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700m2~1000m2左右,在60m以上时效果不显著。长度越长,住宅单元并接越长,山墙越省。但长度不宜过长,过长需要增加伸缩缝和防火墙等,对通风和抗震都不利。层高据计算,层高每降低10cm,能降低造价1%,节约用地2%。合理选择住宅类型住宅标准套型和套型比套型—每套住房的面积大小和居室、厅及卫生间的数量套型比—各种套型的比例确定住宅建筑层数和比例适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特点和居民的生活习惯要有利于节约用地,结合地形城市建筑面貌的要求2.住宅的规划布置(1)住宅群体的组合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行列布置周边布置混合布置自由布置行列布置能使绝大多数居室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易造成单调、呆板的感觉易产生穿越交通的干扰规划:采用山墙错落、单元错开拼接以及用矮墙分隔等行列布置周边布置建筑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较封闭的院落空间阻挡风沙便于组织公共绿化休息园地利于节约用地,提高住宅建筑密度朝向较差转角建筑单元结构、施工较复杂不利于抗震造价增加地形起伏地区较大的土方工程周边布置混合布置行列布置和周边布置的结合自由式布置结合环境条件,成组自由灵活地布置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北京垂杨柳居住区北区住宅群上海锦苑居住小区天津市川府新村住宅组团的分隔方式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成街组合:以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沿街成组成段的组合方式用于主要道路沿线和带形地段成坊组合: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以街坊作为整体的一种布置用于规模不大的街坊或保留房屋较多的旧居住地段的改建上海闵行东风新村居住小区平面图成街布置成坊布置北京百万庄居住小区广州东湖新村深圳滨河居住小区整体式组合布置是将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用连廊、高架平台等连成一体的布置方式英国伦敦巴比干居住小区住宅群体空间组合对比韵律和节奏比例和尺度色彩绿化道路建筑小品韵律和节奏:同一形体的有规律的重复和交替使用所产生的空间效果有如节奏、韵律。用于沿街或没河线状布置的建筑群的空间组合如处理不当会造成单调、呆板和枯燥的感觉简单与复杂的重复比例和尺度:一般认为建筑高度与院落进深的比例在1:3左右为宜上海张庙路左:闵行1号路;右:张庙路断面(2)住宅群体组合与日照、通风和噪声的防治住宅群体争取日照和防止日晒的规划设计措施住宅群体提高自然通风和防风效果的规划设计措施规划布局建筑组合利用绿化住宅群体噪声防治的规划设计措施合理布局利用绿化利用地形利用人工障壁利用点状住宅以增加日照效果,可适当缩小间距将建筑方位偏东(或西)布置,等于是加大了间距,增加了底层的日照时间,但阳光入室的照射面积比南向要小利用绿化防止西晒某城市在东南向有意识地留有一片菜田,形成“风道”,将风引入市区居住区划分成若干建筑组群,它们之间布置绿化和低层的公共建筑,以利于将风引向纵深建筑错列布置,以增大建筑的迎风面高低建筑结合布置,将较低的建筑布置在迎风面长短建筑结合布置,院落开口迎向主导风向建筑疏密布置风道断面变小,使风速加大,可改善东西向建筑的通风建筑附近绿化导引气流将噪声源小学和不怕吵闹的菜场等小区生活服务中心相邻布置,以减少对居住的干扰住宅组群两侧以围墙、公共建筑封闭,由总弄出入,避免人流穿越干扰北京西罗园11区总平面常州红梅西村总平面(3)住宅群体组合与用地节约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空间的借用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高低层住宅布置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利用南北向住宅沿街山墙一侧的用地布置低层公共服务设施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采用Γ型、Π型、E型、梳型等住宅上海漕溪北路高层住宅群居委会、医疗站、青少年活动室、老年退休职工活动室等Γ型、Π型、E型住宅空间的借用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北京青年湖小区住宅组香港南丰新村中心部分为大型四层地下停车场;而顶上平台则布置花园、儿童游戏场、篮球和羽毛球场利用地下空间和高架空间(三)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按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性质分类按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频繁程度分类按营利与非营利性分类营利性非营利性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按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性质分类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文化、体育金融邮电行政管理市政公用其他2、公共服务设施指标的制定和计算方法包括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两方面指标,计算方法有:①千人指标--即每千居民所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中学、小学、医院等以该指标计算。②民用建筑综合指标--它是按厂矿企业单位每职工多少平方米建筑来进行计算。适用于新建厂矿企业单位居住区的民用建筑投资计算。3、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1)规划布置的要求和方式(1)规划布置的要求①便于居民使用不同内容要求有适当的服务半径:R居住区=800—1000MR小区=400—500MR组团=150—200M②应设于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要考虑居民上下班的走向。③独立的工矿和科研基地的住区或乡村住区,则应在考虑公共服务设施为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还要保持住区内部安静。④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等一些较能体现城市建筑面貌的地段
本文标题:城市规划原理3.4——居住区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756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