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学前儿童游戏(或幼儿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
《学前儿童游戏》教案主讲教师:主讲教师:2第一章学前儿童游戏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游戏的基本概念及类型;2.理解影响幼儿游戏的诸多因素,能运用知识分析幼儿的游戏;3.喜欢上学前儿童游戏这门课程。教学重难点:1.理解影响幼儿游戏的诸多因素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直观法上课前,先介绍几本参考书籍给大家:1.《儿童游戏通论》,刘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要探讨:儿童游戏的意义、特点、价值和功能,揭示儿童游戏和社会文化、儿童发展、学前教育之间的关系。2.幼儿园游戏教学论》,刘焱,中国社会出版社。主要探讨:游戏概念、幼儿园游戏特点、幼儿园游戏的教学实践模式及可行性与需要的条件。3.《游戏精神与幼儿教育》,黄进,江苏教育出版社。主要探讨:梳理游戏与幼儿教育的关系,从“儿童中心”到“对话精神”,从幼儿到教师作为游戏者,从传统玩具到现代玩具,本书做出了富有特色的论述。4.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美)约翰逊等编,华爱华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要探讨:将有关游戏和发展的研究告诉家长和幼儿教师应该如何通过游戏进行启蒙教育,帮助儿童更好地发展。关于游戏的专著:儿童游戏译丛(共5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游戏为中心的保育——从保育记录出发进行解读(河边贵子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逝去的儿童游戏(李长安著,中国文史出版社)民国乡土儿童游戏(商参等著,福建教育出版社)游戏,让学习成瘾((美)卡普著,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传统儿童游戏(卢有泉等编,山西教育出版社)游戏力((美)科恩著。中国人口出版社) 一、请大家看看下面几张图片,谈谈你的感受。思考:谁偷走了孩子的笑容?(华东师大周念丽教授)--2013.《幼儿教育》10期***幼儿园调查:“最开心的事”结论:最开心的事大多是与幼儿体验了某种新奇的交通工具,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玩具,吃自己喜欢的零食、去了游乐场玩,外出旅游等事件有关,“和家人一起玩感到很开心”的占5%,而在“幼儿园感到开心”的一个也没有!为什么?幼儿园不再是幼儿心中的乐园!资料链接:你知道“幼儿园”的来历吗?1、1837年,“幼儿教育之父”、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培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的社会性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园”寓意为“儿童的花园、乐园”,体现了人类对于儿童价值的承认。让儿童得到快乐的愿望逐渐在世界上引起共鸣。2、1903年9月清末朝臣端方在湖北武昌创办幼稚园,1904年正式命名为湖北武昌蒙养院,为中国第一所幼儿园。蒙养院当备有保育室、游戏室及其他必需之诸室。游戏:分随意游戏与同人游戏两种。“蒙以养正”“寓教于乐”主讲教师:4案例呈现:稀奇的梦小熊和小鸟正在家门口玩,忽然看见一只袋鼠飞快地从他们身边跑过。“这里怎么会有袋鼠的呢?”他俩想了一下,共同得出一个结论:“这肯定是在做梦”。他们想,既然是做梦,干嘛不干点更好玩的事情呢?于是,他们跑回家,小熊抱起他的蜂蜜罐大吃起来,小鸟问他为什么不留着过冬,他说他吃的又不是真的蜂蜜,是梦里的蜂蜜。小鸟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也将自己留在坛子里过冬的种子吃个精光。吃完后,两个小伙伴觉得还不尽兴,索性把蜂蜜罐也砸了,还玩杂技一般,把家里所有的东西翻出来往天花板上抛,乐不可支。他们想反正是做梦,等我们醒过来,一切像没有发生过那样。两个小家伙在家里闹够了,又到外面玩。这时,动物园里不慎跑出来的那只袋鼠撞进了他们的家。过来一阵,猪猪管理员追赶过来了,看到眼前的一切,他误以为是袋鼠闯的祸,便赶紧将房子打扫干净,将破碎的蜂蜜罐一点一点的补起来,还细心地往罐子和坛子里装满了蜂蜜和种子,这才带着袋鼠回去了。而小熊和小鸟终于玩累了,决定“醒”过来。他们往自己身上掐了一把,就这样“醒”过来了。他们拉开家门发现:“啊,刚才真的是在做梦哎,房间里干干净净的,蜂蜜和种子也都还在满满地装在罐子和坛子里呢!”思考:你从故事中想到了什么?故事给你什么启迪?故事中的小熊和小鸟、猪猪管理员分别代表谁?第一节学前儿童游戏概述一、各视域中的游戏(一)文化视野中的游戏1、游戏优于文化、超越于文化,游戏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文化繁荣的程度。2、游戏先于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制约着游戏的行为。3、游戏的文化差异性(二)社会学视野中的游戏儿童社会化过程的步骤:模仿阶段¡ª游戏阶段游戏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一种表现(游戏与工作的关系)游戏介于人生的像与不像之间(源于生活但是却又高于生活)(三)语言学视野中的游戏希腊语:儿童、轻松自在、琐碎,无价值梵语:动物儿童成人、风或浪的运动、单足跳跳跃等、轻闲不费力模样仿佛。闪族语:松散(四)生物学视野中的游戏(经典游戏理论)复演说:消除原始的本能剩余精力消耗说:消耗过剩的精力松弛消遣说:恢复在工作中消耗的精力预演说:为未来成人生活做准备(五)人类学视野中的游戏儿童的游戏一方面是学习面对真实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超越真实生活的限制,寻求个人的自由。朗格威尔:儿童的世界就是学习的世界。游戏的三种功能:1、儿童从游戏中学习到生活的原则和规则,在轻松的玩耍中,培养了将来踏入社会必需的适应能力;2、在人类的群体的生活里,需要在团体规则限制与个人的自由之间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平衡,而游戏正好具备了让个体拜托社会规则和文化的限制、去寻求个人自由发挥的特性;3、在游戏的一段特定时空里,游戏者可以虚构任何现实生活中所不允许的行为及情节,来逃避现实社会的种种限制,弥补由此造成的不满和沮丧。(六)心理学视野中的游戏游戏是由内在动机引起的,自动自发、自由选择的。游戏有明显的欢乐、幽默感、身体的自发性、认知的自发性、社会的自发性。游戏不同于探索行为,探索在先,游戏在后。游戏不受外在规则的限制,但游戏本身常有其非正式或正式的内在规则,由儿童自行协调制定。游戏随着儿童和情境的不同而有弹性的变化。游戏需要游戏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带有愉悦的体验。游戏与探索行为的区别探索游戏时间先于游戏发生在探索行为之后内容陌生物体熟悉物体目的获得信息创造刺激行为固定、刻板化多样化心情严肃高兴、兴奋心跳低可变性高可变性主讲教师:6二、学前儿童游戏的理解思考:什么是游戏?对儿童的意义?(一)游戏是儿童的需要(二)游戏是儿童的工作(三)游戏是儿童的权利“游戏(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是孩子的天使”童年蕴含在童谣的神韵中,在天真烂漫的吟唱中,童年与铁环一起滚动,与绳子一起跳跃,与风筝一起飞扬,与陀螺、积木、石子、野花共同汇成了一个游戏的童年,快乐的童年!你会玩吗?著名学者于光远曾说过:“玩是人生的根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儿童为什么喜欢游戏?游戏实现了儿童头脑的、双手的、眼睛的、嘴巴的、空间的、时间的“六大解放”。游戏使儿童“从受束缚的现实生活中,从成人强加给他们的限制中逃避了出来,于是各种生活领域中的界限被消除了”儿童为什么喜欢游戏?游戏的特点与儿童发展需求相符儿童活动特征与身心发展需求:活泼好动、好奇、好模仿、情绪化、对规则感兴趣、积极主动、合作等。提问:你从下面的诗句中能找出儿童的游戏吗?它是什么游戏?(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3)抚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唐白居易《野趣》提问:游戏是什么?——一个经典的对话妈妈:“汤姆,我要打扫房间,你到外面去玩。”汤姆:“到外面玩指的是什么?”妈妈:“你知道我指的是什么”汤姆:“不,我不知道。”妈妈:“好吧,你出去做你想要做的事直到什么时候你尽兴了,你就回来吃饭。”汤姆:“你是叫我在院子里打球呢,还是叫我把自行车油漆好,或是练习倒立,或是引逗安妮的小妹妹,还是掏鸟蛋?”讨论:判断这个活动是游戏吗?说出理由。幼儿园的数学课,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筐,里面有若干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老师对小朋友们说“下面请小朋友们做个游戏,请小朋友数一数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分别有多少,看谁数得又快又好。”随着老师一声令下,小朋友立即开始动手操作起来。判断这个活动是游戏吗?雪儿(女,6岁半)把塑料跳绳剪成两段,一段捏在手里;另一段拖在地上,跑跳步向前,嘴里发出“驾、驾”的声音,同时飞动“马鞭”。到了路口,她双手与右腿突然高举停在空中,嘴里发出“吁”的长声,惟妙惟肖地“勒住了马”。----梁周全尚玉芳《幼儿游戏与指导》三、学前儿童游戏的含义1.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是学前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儿童向往的、自主而快乐的活动2.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认知、运动、交往、操作、探索、自我实现等3.学前儿童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学前儿童自身、没有明显的目的、潜移默化的。此外,游戏是儿童的权利游戏是符合儿童的需要游戏是儿童的权利1、儿童有满足游戏愿望的权利《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每个儿童均有权享有足以促进其生理、心理、精神、道德和社会发展的生活水平,因地制宜地为儿童游戏的开展提供物质条件,鼓励提供从事游戏活动的适当的均等的机会。2、儿童有自主游戏的权利《儿童权利公约》明确指出:儿童有权受到保护,以免受到对身心健康有害的影响。儿童有权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游戏的愿望,可以自由选择同伴。3、儿童有充分游戏的权利席勒指出:只有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主讲教师:8完全是人。每个儿童不仅应拥有游戏的权利,同时要有充分游戏的权利。即要保证儿童有充足的游戏时间、游戏的空间和游戏的玩具材料,以及全社会对儿童游戏的理解和支持。四、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1.学前儿童的自主活动儿童主动参加的活动、以活动本身为目的,不必达成外在的任务和目标,自由自在的活动2.有趣味的活动(好玩)没有强制的社会义务、一种娱乐活动3.虚构的活动(假的,不是真实的生活活动)仅是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五、学前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1.符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学前儿童的特点:好动、好模仿、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注意的不随意性经验缺乏,能力有限制2.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发展3.巩固和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促进其智力和语言的发展4.对学前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优良性格的有效手段5.促进学前儿童美感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六、学前儿童游戏的种类1、皮亚杰的分类: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即建构游戏)、规则游戏我国对幼儿园游戏的分类受前苏联学前教育理论的影响,具体分为以下两大类: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七、游戏的地位(一)《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第二十条首次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1996年正式颁布。2016年1月修改后颁布,3月1日施行)《规程》在二十四条对幼儿园游戏做了具体的规定:¡°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鼓励幼儿制作玩具,根据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随着《规程》的颁布,这几十年幼教界对游戏的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政策法规上、观点上强调重视幼儿游戏权利的保障从理论上探讨游戏的功能及其在学前期的意义,并试图建立自己的幼儿游戏理论用科学的方法对游戏的问题进行研究,尤其是对游戏现状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游戏促进幼儿发展的方法和影响因素在幼儿园游戏实践的研究中,积累了许多较好的、可借鉴的经验,并加以总结和推广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观念上重视,而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不能把握“度”,“导演”——“放羊”重视主要体现在每天安排的“自由游戏”时段,游戏与幼儿的其他活动分离传统学习观的根深蒂固(二)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再次重申1999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第五条再次强调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八、游戏理论经典的游戏理论精力过剩论(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和英
本文标题:学前儿童游戏(或幼儿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76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