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人体解剖生理学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组成血液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淋巴循环淋巴组织液循环脑脊液循环二、作用免疫成分、氧气和营养物质送到全身各组织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带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防御、保护和调节体温第一节循环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体液不停的流动和相互交换的过程心脏和血管组成机体的循环系统,血液在其中按一定方向流动,周而复始,称为血液循环。三、血液的大循环、小循环、微循环(一)大循环:心脏与全身(除肺泡毛细血管)所有器官的血循环(二)小循环:心脏与肺之间的血循环。(三)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中的血循环四、心血管器官的组织结构(一)一般组织结构:分三层内膜:包括内皮、内皮下层和内膜下层(或内弹性膜)中膜:由平滑肌或心肌构成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二)心脏和血管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1.心壁心内膜:包括内皮、内皮下层和内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心肌膜:包括心肌和结缔组织支架心外膜:属浆膜心壁心内膜包括内皮、内皮下层和内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心肌膜包括心肌和结缔组织支架心外膜属浆膜2动脉内膜包括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性膜中膜由平滑肌构成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3静脉与动脉基本相同,但(1)管壁薄,管腔大,数量多,体循环静脉分浅、深二组,浅静脉位于皮下,深静脉行于深部,与相应的动脉伴行。(2)平滑肌细胞和弹性成分较少,结缔组织相对较多。(3)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大动脉的结构图4.毛细血管:一层内皮细胞,细胞下面附于基膜上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5.淋巴管:与静脉相似,但(1)在行程过程中有淋巴结介入;(2)腔大壁薄、瓣膜多。6.毛细淋巴管:结构与毛细血管相似,但内皮细胞间隙大,基膜薄或不存在。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五心脏(一)心脏的形态位置心脏被心包包裹,位于胸腔两肺间的纵隔内。心脏似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尖向左前下方,底向右后上方,近心底处有环行的冠状沟。心外形分为心底、心尖、胸肋面和隔面。(二)心脏的结构1.心脏的分腔、各腔的通路及构造心脏分四腔: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三尖瓣、二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2.心脏的传导系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左右束支及其终支(四)心脏的血管1.动脉:右冠状动脉(1/3)、左冠状动脉(2/3)分前降支和旋支。2.静脉:冠状窦及其属支、心前静脉、心最小静脉3条途径回右心房。(五)心包:包裹心脏和大血管根部的锥形囊,是浆膜层(壁层和脏层)浆膜(serosa)浆膜为衬在体腔壁和转折包于内脏器官表面的薄膜,贴于体腔壁表面的部分为浆膜壁层,壁层从腔壁移行折转覆盖于内脏器官表面,称为浆膜脏层。浆膜壁层和脏层之间的间隙叫做浆膜腔,腔内有浆膜分泌的少许浆液,起润滑作用。浆膜的组成成分为间皮和结缔组织.二、动脉:(一)肺动脉(二)主动脉1.升主动脉左心室至第二胸肋关节2.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开始弯向右后方至第4胸椎体(1)头臂干:至右胸锁关节,分右颈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2)左颈总动脉:(3)左锁骨下动脉(锁骨下动脉及上肢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挠动脉和尺动脉3.胸主动脉壁支:9对肋间动脉脏支:食管动脉和支气管动脉4.腹主动脉(降主动脉,以膈为界)(1)壁支:4对腰动脉(2)脏支:成对的有肾动脉、肾上腺动脉和精索内动脉;不成对的有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3)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和下肢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后动脉(降主动脉,以膈为界)三、静脉(一)肺静脉(二)体循环静脉1.上腔静脉系统头臂静脉、颈内静脉、锁骨静脉、上肢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2.下腔静脉系统髂内、外静脉和门静脉构成门静脉:是两端都连有毛细血管的静脉干。门静脉由肠系膜下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汇合而成、回收来自腹腔脏器的血液。门静脉内没有瓣膜,因此当门静脉高压时,血液则可经属支逆流。脾肿大、胃肠淤血、痔四、淋巴系统淋巴管道一、淋巴毛细管二、淋巴管三、淋巴干:9条四、淋巴导管1.胸导管2.右淋巴导管淋巴器官脾、淋巴结、胸腺淋巴组织淋巴组织组织液中的水、从血管溢出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细胞和异物进入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瓣膜作用,只进不出)。毛细淋巴管汇合成淋巴管淋巴结表面包有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淋巴结内形成小梁,构成淋巴结的支架。被膜下为皮质区。淋巴结的中心及门部为髓质区。皮质区有淋巴小结、弥散淋巴组织和皮质淋巴窦(简称皮窦)。髓质包括由致密淋巴组织构成的髓索和髓质淋巴窦(简称髓窦)。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全身共汇集成9条淋巴干:头颈部淋巴管汇合成左、右颈干。上肢及部分胸壁的淋巴管汇合成左、右锁骨下干。胸腔器官及部分胸腹壁的淋巴管汇合成左、右支气管纵隔干。腹腔不成对器官的淋巴管汇合成1条肠干。下肢、盆部和腹腔成对器官及部分腹壁的淋巴管汇合成左、右腰干。全身9条淋巴干最后合成2条淋巴导管,即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分别注入左、右静脉角乳糜池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与第9~11肋相对,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脾属于网状皮系统,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其结构基本上与淋巴结相似,由被膜、小梁及淋巴组织构成。其与淋巴结不同的地方是没有淋巴窦。发挥滤血、免疫、造血和贮血作用。第二节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BioelectricalPhenomenaandPhysiologicalPropertiesofMyocardium心肌的四种生理特性兴奋性(excitability)自律性(autorhythmicity)传导性(conductivity)收缩性(contractivity)心肌细胞的类型根据组织学特点、电生理特性及功能上的区别,粗略分为两类:1、工作细胞:普通心肌细胞,无自律性2、自律细胞: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但收缩功能基本丧失心肌细胞收缩模式图窦房结:P细胞及过渡细胞房室结:房结区,结区,结希区房室束左束支右束支心脏的传导系统组成和分布一、工作细胞的动作电位和兴奋性(一)心室肌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1.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RP)约-90mV2.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AP)与骨骼肌细胞明显不同主要分为5个时相:ActionpotentialNa+内流K+外流K+外流Ca+内流K+外流正反馈Na+-K+pumpCa+pumpNa+-Ca+pump(二)自律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细胞膜两側的离子浓度梯度为驱动力,细胞膜相应离子通道开放为前提,进行跨膜转运。外向电流(outwardcurrent)内向电流(inwardcurrent)离子泵及离子交换自动去极化逐渐增强的净内向电流iNaiCaiNaiKiK0期:1-2ms1期:10ms2期:100-150ms3期:100-150ms4期普肯耶细胞跨膜电位形成机制目前认为4期有一种随着时间而逐渐增强的内向电流(If),主要是Na+内流,从而导致自动除极。另外,4期内导致膜复极化的外向K+电流(Ik)逐渐减弱,亦有助于膜去极化。快反应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跨膜电位形成机制(1)进行性衰减的K+外流是窦房结细胞4期除极的重要离子基础之一;(2)进行性增强的内向离子流If(主要是Na+内流。但它不同于心室肌0期除极的Na+内流。此钠流可被铯所阻断);(3)T型钙通道被激活,Ca2+内流。在自动除极过程的后半期,窦房结细胞上的T型钙通道被激活,Ca2+内流使膜电位进一步减小,当除极达-40mV时,激活L型钙通道,引起下一个自律性动作电位。慢反应自律细胞*0期除极慢(7ms);*AP幅值小(70mV)*复极简单(无1.2期)*4期有自动除极.0-20-40-60304普肯耶细胞跨膜电位形成机制窦房结细胞跨膜电位的形成机制ICa-T0期:Ca2+内流(ICa-L)3期:K+外流(IK)IK激活(1)★渐减的K+外流;If(2)渐强的If(Na+内流)(3)Ca2+内流(ICa-T)(4)背景内向(Na+)电流IK失活(三)影响兴奋性的因素3.钠通道的状态:细胞膜上大部分钠通道处于备用状态,是该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的前提.2.TP水平:反比;1.RP水平:与RP绝对值反比钠通道的状态:(1)激活状态:开放;(2)失活状态:关闭并不能被再次激活;(3)备用状态:关闭但可被激活.*复活过程:随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已恢复活性的钠通道数增多。*钠通道三种状态的转换是电压依从性和时间依从性的.(四)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的关系:1.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1)有效不应期(effectiverefractoryperiod,ERP)包括绝对不应期和可引起局部兴奋的时期(2)相对不应期(relativerefractoryperiod,RRP)(3)超常期(supranormalperiod,SNP)(1)ERP:兴奋性丧失或极低,无论多强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心肌兴奋.相当于从0期去极化至复极化-60mV;(2)RRP:兴奋性恢复但仍低于正常.相当于从复极化-60mV至-80mV;(3)SNP:兴奋性略高于正常。相当于从复极化-80mV至-90mV(RP).★2.心肌兴奋性特点及其与收缩的关系*特点:有效不应期很长(数百毫秒),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加舒张早期。*意义:(1)(生理意义)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使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而能保持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律活动,以实现心脏的泵血功能。(2)导致期前收缩后发生代偿间隙钙通道的种类:L型:Ica-L(longlasting)为0期和平台期的慢通道,阈电位-30~-40mV,儿茶酚胺可影响。T型:Ica-T(transient)的阈电位-50~-60mV,被镍阻断,不受一般的钙通道阻断剂和儿茶酚胺的影响。二、心脏传导系统各部位的自律性及影响自律性的因素1.心肌的自律性及各部自律细胞的关系(1)各部自律细胞的自律性水平:窦房结:90100次/分(最高);房室结(除结区外):4060次/分;普肯野纤维:1540次/分(最低)。(2)心脏起搏点(pacemaker)-----控制整个心脏活动的部位.①正常起搏点:窦房结.通过抢先占领和超速驱动压抑实现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两点自律性差别愈大,压抑效应愈强)*窦性心律:由窦房结的自律兴奋所形成的心脏节律。②潜在起搏点:正常情况下不表现出自身的自律性,只起传导兴奋的作用。③异位起搏点及异位心律2.影响自律性的因素+200-20-40-60-80mV0-20-40-60-80(1)4期自动除极速度(正相关)(2)最大复极(舒张)电位水平(负相关)(3)阈电位水平(负相关)三、心肌的传导性和兴奋在心脏的传导(一)心肌细胞的传导性及其影响因素*影响心肌兴奋传导速度的因素:(1)结构因素:①心肌直径(正相关)②缝隙连接数(正相关)(2)生理因素:1)AP0期除极速度和幅度(正相关):如快反应C比慢反应C的传导速度快;2)邻近部位膜的兴奋性(正相关).3.心脏各部兴奋传播的速度:(快慢不一)心房肌细胞:0.3m/s心房内由心房肌组成的“优势传导通路”(结间束):1m/s房室结(房室交界):0.020.05m/s(最慢)浦肯野系统:1.54m/s(最快)心室肌细胞:0.5m/s(二)兴奋在心脏内的传导过程和特点1.心脏内兴奋的传导途径窦房结心房肌结间束房室结浦肯野系统(房室束及其分支)心室肌2.心脏内传导的特点及生理意义:特点:各部传导速度不等。心房:中速房室结:慢速浦肯野系统:高速心室肌:中速心脏内传导的特点及生理意义:★特点1:房-室延搁:兴奋在房室交界处的传导速度极慢,延搁0.1s.*生理意义:避免房室收缩重叠,利于房室有序收缩,使心房收缩有意义,利于心室充盈★特点2:在心室内浦肯野系统传导速度快,可几乎同时(0.03s内)到达心室内壁各处.*生理意义:使心室肌能同步收缩(功能合胞体),产生较大力量.四、体表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一)体表心电图的概念及意义概念:如果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可以记录到心脏兴奋过程中发生的电变化,所记录到的图形。意义: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
本文标题:人体解剖生理学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789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