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测试题
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选择题1.(2015·南宁)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物质,该物质是()A.焦油B.尼古丁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2.(2015·十堰)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描述错误的是()A.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B.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性,常用于工业制糖时脱色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D.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3.(2015·资阳)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石墨、金刚石、C60的物理性质不同,但都属于碳的不同单质B.乙烯(X)的燃烧反应为X+3O2=====点燃2H2O+2CO2,则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C.含碳的化合物中甲烷、乙醇属于有机物,CO、CO2则属于无机物D.C6H6(苯)和C2H2(乙炔)中C、H原子个数比相同,但元素质量比不同4.(2015·咸宁)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5.(2015·广州)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6.(2015·临沂)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7.(2014·重庆)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燥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2015·苏州)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2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二、填空及简答题9.(2015·毕节)碳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10.(2015·龙东)根据下列图文回答问题:(1)图①:从微观角度看,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②: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干燥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③:一个C60分子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4)图④: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015·资阳)碳及碳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由此可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及硫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1)模仿碳及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写出硫及硫的化合物转化反应中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2)反应②中,V2O5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均为m,则V2O5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_作用。(3)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填序号)。(4)实验室因操作不当,将浓硫酸滴在书页上,一会儿书页出现了黑色,且由糊状至烂洞状。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013·遵义)“碳循环”是自然界中一类重要的物质转化,CO2在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1)如果A是葡萄糖(C6H12O6),它的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2)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碳”是指__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3)某有机物R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R+3O2=====点燃2CO2+3H2O,R的化学式为________;(4)碳酸钾是无机盐,写出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科学家用NaOH溶液喷淋吸收CO2(如图),对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A.该方法中包含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B.物质①是Na2CO3溶液3C.操作①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D.整个过程至少有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三、实验探究题13.(2015·黔东南)下列是实验室制备CO2,并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在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操作时,当关闭活塞M和N,向仪器②中注水,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装置漏气。(3)关闭活塞N,打开活塞M,向仪器②中加入稀盐酸,装置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当观察到C处的石灰水变浑浊时,则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N。用A、D、E、F、G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盛装________溶液,用于除去CO2气体中的水分;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F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5)若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N。实验室要制取干燥的氧气用A、D、E、F、G中,只需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015·上海)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2)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D处点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b.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c.反应开始后通入2.8g一氧化碳可生成6.4g铜d.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4)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15.(2015·铜仁)贵州铜仁地处武陵山区,石灰石资源丰富,某课外小组同学取该样品12.0g于烧杯中,向盛有样品的烧杯中加入足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充分反应,所用稀盐酸质量(用X表示)和烧杯中剩余固体质量(用Y表示)关系如图所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4(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2)充分反应后共生成多少二氧化碳?(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参考答案1.C2.C3.D4.C5.A6.D7.B8.D9.C+O2=====点燃CO2放热10.(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2)CaO+H2O===Ca(OH)2(3)60个碳原子(4)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或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11.(1)S+O2=====点燃SO2SO3+H2O===H2SO4(2)催化(3)①②③(4)较强的腐蚀性(或较强的脱水性)12.(1)1∶2∶1(2)元素(3)C2H6O(4)K2CO3+2HCl===2KCl+H2O+CO2↑(5)D13.(1)锥形瓶长颈漏斗(2)长颈漏斗中有液体滴下(3)溶液变红Ca(OH)2+CO2===H2O+CaCO3↓(4)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浓硫酸G装置中下层的蜡烛熄灭(5)A、E、F2H2O2=====MnO22H2O+O2↑14.(1)CO+CuO=====△Cu+CO2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防止有毒气体CO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3)ad(4)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反应前已通入一段时间的CO15.(1)根据图可得碳酸钙的质量为12g-2g=10g(2)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反应消耗的稀盐酸溶质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100734410gyx10044=10gxx=4.4g10073=10gyy=7.3g(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g50g×100%=14.6%答:(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2)充分反应后共生成二氧化碳4.4g;(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6%。
本文标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847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