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10215级《机械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与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主要讲授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部件和液压传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体内容包括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螺旋传动、轮系、平面机构、凸轮机构、间歇机构、轴系、键和销、轴承等内容。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悉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和标准,掌握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和通用零部件的选用,具备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能力,并将所学的工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了解现代机械基础的发展动向,初步形成应用现代机械基础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从技工学生能力教育特点出发,在讲授过程中,突出该课程的概念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注意课堂讲授和实验密切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前期应当完成的课程:《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和《机械制造工艺》的专业基础课程。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机械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学采用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项目学习为主线,以岗位能力为依据,根据技校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综合运用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课程的基础知识,联系日常生活、专业工种中的具体实例,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3教学中应理论联系生产实际,突出应用,讲清原理,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应结合多媒体教学和车间机械现场教学。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本课程推荐教材:《机械基础》张梦欣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ISBN:9787504562975,本课程课时为148课时(第一学期课时为72课时,第二学期课时为76课时)。二、学时分配章节名称总课时理论训练实习绪论绪论2200第一章带传动120120§1-1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4040§1-2V带传动4040§1-3同步带传动4040第二章螺旋传动160160§2-1螺纹的种类和应用4040§2-2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4040§2-3螺纹的代号标注4040§2-4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4040第三章链传动8080§3-1链传动4040§3-2链传动概述4040第四章齿轮传动160160§4-1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应用2020§4-2渐开线齿廓2020§4-3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和计算4040§4-4其他齿轮传动简介4040§4-5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4040第五章蜗杆传动120120§5-1蜗杆传动概述4040§5-2蜗杆传动的参数和啮合条4040104章节名称总课时理论训练实习件§5-3蜗杆传动的应用特点4040第六章轮系120120§6-1轮系分类及其应用特点4040§6-2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4040§6-3定轴轮系中任意从动齿轮的转速计算4040第七章平面连杆机构120120§7-1平面连杆机构有特点2020§7-2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与分类2020§7-3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4040§7-4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404第八章凸轮机构8080§8-1凸轮机构概述2020§8-2凸轮机构的分类与特点2020§8-3凸轮机构工作过程及从动件运动规律4040第九章其他常用机构120120§9-1变速机构4040§9-2换向机构4040§9-3间歇机构4040第十章轴120120§10-1轴的用途和分类6060§10-2转轴的结构6060第十一章键、销及其连接120120§11-1键连接6060§11-2销连接6060第十二章轴承120120§12-1滚动轴承4040§12-1滚动轴承4040§12-2滑动轴承4040第十三章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120120105章节名称总课时理论训练实习§13-1联轴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4040§13-2离合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4040§13-3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4040合计14801480三、课程内容和要求绪论教学要求:1.了解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2.了解机械的组成;教学内容: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2.课程内容3.课程任务二、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1.机器与机构2.机器的组成3.零件与构件三、运动副的概念及应用特点1.运动副2.运动副的应用特点3.低副机构与高副机构四、机械传动的分类教学建议:1.引言要激励学生学习好本课程,为学习专业技术课程打好基础,以适应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2.在机械基础概述中要讲清楚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概念,并有机地串成运动副和机器的组成,进而由常见传动方式导入机械传动分类,为后面几章进106行铺垫。3.参观实训室,注意概念的讲解,明确课程的性质、任务及要求。第一章带传动教学要求:1.熟悉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类型和应用;2.会计算V带传动的传动比、包角和中收距;3.掌握V带传动的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4.熟悉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方法;5.了解新型带传动的应用;教学内容:§1-1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一、带传动的组成与原理二、带传动的类型1.带传动的组成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3.带传动的传动比§1-2V带传动一、V带及带轮1.V带2.V带带轮二、V带传动的主要参数1.普通V带的截面尺寸2.V带带轮的基准直径dd3.V带传动的传动比i4.小带轮的包角α15.中心距a6.带速v7.V带的根数Z107三、普通V带的标记与应用特点1.普通V带的标记2.普通V带传动的应用特点四、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1.V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2.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1-3同步带传动简介一、同步带传动的特点二、同步带传动的应用教学建议:1.可结合专业需要选择实例,以扩大应用知识面。2.传动比的概念与计算要讲清楚,并与后续各章中传动比计算方法一致。3.重点是带传动的传动比、包角和带长的计算方法。第二章螺旋传动教学要求:1.了解螺纹的类型、特点及应用;2.熟悉螺纹连接的主要类型、应用和结构;3.认识螺纹连接的防松方法;4.了解螺旋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形式;5.会计算普通螺旋传动的移动距离,并能判定移动件的移动方向;6掌握螺纹联接的类型、预紧及防松方法;教学内容:§2-1螺纹的种类和应用一、按螺纹牙型分类及其应用二、按螺旋线方向分类及其应用三、按螺纹线的线数分类及其应用四、按螺旋线形成的表面分类§2-2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108§2-3螺纹的代号标注§2-4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一、普通螺旋传动1.普通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2.普通螺旋传动直线移动方向的判定3.普通螺旋传动直线移动距离的计算二、差动螺旋传动三、滚珠螺旋传动简介教学建议:1.了解机械制图课程中有关螺纹的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进度,以便更好地把握螺纹参数与标记的讲解。2.重点是螺旋传的应用形式和传动时位移速度与转速的关系。第三章链传动教学要求:1.了解滚子链的结构;2.掌握滚子链的主要参数;3.会识读滚子链的标记;4.了解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方法;教学内容:§3-1链传动概述一、链传动及其传动比1.链传动的组成2.链传动的传动比二、链传动的应用特点§3-2链传动的类型一、滚子链(套筒滚子链)1.滚子链的结构2.滚子链主要参数1093.滚子链的标记二、齿形链简介教学建议:1.观察托车和自行车的链传动。第四章齿轮传动教学要求:1.了解齿轮机构的特点、分类和应用;2.会计算齿轮传动的传动比;3.理解渐开线的性质及渐开线齿廓的传动特点;4.掌握渐开线齿轮各部分名称、主要参数及基本尺寸计算;5.理解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正确安装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6.掌握斜齿圆柱齿轮和直齿圆锥齿轮正确啮合条件;7.解渐开线齿轮的失效形式;8.熟悉齿轮传动的维护方法;教学内容:§4-1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应用一、齿轮传动的常用类型二、齿轮传动的应用1.传动比2.应用特点§4-2渐开线齿廓一、齿轮传动对齿廓曲线的基本要求二、渐开线的形成及性质三、渐开线齿轮啮合特性§4-3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一、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二、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1.标准齿轮的齿形角α1102.齿数z3.模数m4.齿顶高系数ha*5.顶隙系数c*三、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四、直齿圆柱内齿轮简介§4-4其他齿轮传动简介一、斜齿圆柱齿轮传动1.斜齿圆柱齿轮的形成2.斜齿轮传动的啮合性能3.斜齿圆柱齿轮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二、直齿圆锥齿轮传动三、齿轮齿条传动1.齿条2.齿轮齿条传动§4-5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一、齿面点蚀二、齿面磨损三、齿面胶合四、齿面塑变五、轮齿折断教学建议:1.重点是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特性、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和旋转方向的判别。2.了解机械制图课程中有关齿轮几何尺寸计算的教学要求与教学进度,以便更好地把握齿轮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的讲解。3.动画、实物、教具的使用,使学生有一个清楚认识该种类零件。第五章蜗杆传动111教学要求:1.学习蜗杆传动的组成、类型及特点;2.掌握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啮合条件;3.理解蜗杆传动中蜗轮回转方向的判定方法;4.了解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5.熟悉蜗杆传动的维护措施;教学内容:§5-1蜗杆传动概述一、蜗杆传动的组成1.蜗杆结构2.蜗轮结构二、蜗杆的分类三、蜗轮回转方向的判定1.判断蜗杆或蜗轮的旋向2.判断蜗轮的回转方向§5-2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啮合条件一、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1.模数m、齿形角α2.蜗杆分度圆导程角γ3.蜗杆分度圆直径d1和蜗杆直径系数q4.蜗杆头数z1和蜗轮齿数z2二、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1.在中间平面内,蜗杆的轴面模数mx1和蜗轮的端面模数mt2相等。即:mx1=mt22.在中间平面内,蜗杆的轴面齿形角αx1和蜗轮的端面齿形角αt2相等。即:αx1=αt23.蜗杆分度圆导程角γ1和蜗轮分度圆柱面螺旋角β2相等,且旋向一致。即:γ1=β2§5-3蜗杆传动的应用特点蜗杆传动的润滑112二、蜗杆传动的散热教学建议:1.观摩蜗杆蜗轮传动、自锁现象及传动比。2.重点是平键、直轴、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常用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调心球轴承、外圈无挡边圆柱滚子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推力球轴承)和离合器。3.光轴系各零部件的讲解要有机地结合专业工种的设备。第六章轮系教学要求:1.了解轮系的概念、分类及应用特点;2.掌握定轴轮系的传动路线和各轮转向的判别方法;3.掌握惰轮的应用;4.会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5.会计算轮系中任意从动齿轮的转速。教学内容:§6-1轮系分类及其应用特点一、轮系的分类1.定轴轮系2.周转轮系3.混合轮系二、轮系的应用特点1.可获得很大的传动比2.可作较远距离的传动3.可以方便地实现变速和变向要求4.可以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6-2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一、定轴轮系中各轮转向的判断二、传动比1131.传动路线2.传动比计算三、惰轮的应用§6-3定轴轮系中任意从动齿轮的转速计算一、任意从动齿轮转速计算二、轮系末端是螺旋传动的计算三、轮系末端是齿条传动的计算教学建议:1.传动实例计算可按专业需要选讲或增补。2.周转轮系简介可按需要选讲。3.学会看中等复杂程度的轮系图;观摩滑移齿轮的重要作用。第七章平面连杆机构教学要求:1.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2.熟悉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3.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4.掌握曲柄存在的条件;5.熟悉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6.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和死点位置;教学内容:§7-1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7-2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与分类一、曲柄摇杆机构二、
本文标题:《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86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