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1.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分层教学B.合作学习C.班教学D.复式教学【答案】D。教育解析:此题考查“复式教学的内涵”。【答案】D。教育解析:此题考查“班级授课制的特点”。•2.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A.班、课、室B.师、生、课C.师、生、时D.班、课、时【答案】C。教育解析:此题考查“教学过程的结构”。•3.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引起学习动机B.巩固知识•C.领会知识D.运用知识【答案】B、教育解析:此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习什么实现的?()•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生产经验D.生活经验【答案】C。教育解析:此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5.戒国古代的《学记》中说“学不躐等”,这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A.巩固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性原则【答案】A。教育解析:此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6.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A.中心环节B.起始环节•C.终止环节D.一般环节【答案】B。教育解析:此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7.《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答案】C。教育解析:此题考查“教学方法”。•8.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指导法【答案】D。教育解析:此题考查“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9.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答案】A。教育解析:此题考查“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10.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答案】C。教育解析:此题考查“教学组织形式”。•11.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A.卡土威B.华虚朋•C.克伯屈D.狄尔泰【答案】D。教育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12.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B。教育解析:此题考查“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13.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答案】D。教育解析:此题考查“教学过程的结构”。•14.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A.熟悉教材B.分析教材•C.概括教材D.理解教材【答案】B。教育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15.()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D。教育解析:此题考查“教学评价的种类”。•16.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二、辨析题答:正确。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1.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答:正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三、简答题•1.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答:(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2.简述教学过程的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的规律。•答:•(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答:•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3)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不足:•(1)难以因材施教;•(2)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缺乏灵活性。四、材料分析题•请阅读以下材料:1.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l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答:•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案例中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拆下天平的娇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2.一位物理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把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放在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块下去,木块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呢?”“因为铁重。”“而钢铁制的巨轮也很重,为什么却浮在水面上呢?”这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开始积极地思考之后,教师再引出“阿基米德原理”。•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你有什么感想?答:•(1)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本文标题:《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87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