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金盛华版社会心理学重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绪论一、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教材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分为四个层面):(1)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等。(2)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3)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4)社会层面:主要研究风俗、时尚、阶层、阶级,民族心理特征、国民性等等。三、社会心理学三阶段:1、史前思想积累阶段。“哲学思辨”阶段: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上半叶。权威人物: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孔子、老子。1875年,德国学者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2、产生阶段(1)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属于“经验描述”阶段,罗斯第一次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对待。(2)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系统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建立的标志:Allport的《社会心理学》(1924年)3、迅速发展阶段(1)认知社会心理学阶段:社会建构理论、话语心理学(2)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四、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理论建设任务1.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辩证历史唯物主义2.批判、继承历史遗产3.丰富和发展对人的心理的全面理解(二)指导社会实践任务1.提高自身素质(1)认识自己以及自己的角色义务(2)将生活意识转化成科学意识(3)提高自身素质2.提高实践能力预告作用:社会气氛、价值观变化趋势、消费趋势。中介作用:社会控制、社会规范发挥作用需以社会心理为中介,内心的选择与接受。第二章社会化一、1、社会化: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2、成人社会化: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成人为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及其所要求的角色重构,而在承担正式社会责任后所进行的延伸性的社会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学习过程。二、人能够被社会化的原因:第一,人脑有以千亿记的神经细胞,组成各种联系和网络的可能性几乎是无限的。第二,社会化的本质是社会经验的传递。第三,人类童年的长期依赖性的生活阶段,为社会发挥对儿童长期而系统的影响提供了可能性。三、社会化内容:政治社会化(社会化内容中的核心)、道德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四、文化的“化人”作用:文化为个体提供社会化的规范文化培养人们对身份、地位的认同,以成为特定的社会角色文化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模式五、文化反哺的内容:生活技术;日常行为;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生活情趣;事物的好坏、对错判断的价值观。第三章社会认知一、社会认知: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以对自身和他人外在特征的感知为基础,对其行为的规律进行解释、推断和预测的过程。二、社会认知途径:1、语言活动:人们说话时,不仅包括说话的内容,同时也包括说话时的音调、速度、节奏等,这些特征统称语言表情。2、面部表情:脸部表情是反映人们的内心态度、情绪、动机等心理活动的一种客观指标。3、体态语言:体态语言对人内在素质的揭示更具有直观性。4、行为方式:人的行为方式是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向他人学习、与他人磨合和接受周围环境的熏陶而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行为模式。三、认知启发:面对不确定事件的判断,人们常采用三种启发:A.表征性启发B.可用性启发C.调整性启发四、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五、印象建构包含两个过程,即:(1)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2)决定如何去做。六、印象形成的核心特征:中心品质模式。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这种模式被称为中心品质模式。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第四章态度一、态度:个人指向一定对象,以一定观念为基础的,评价性的持久反应倾向。二、态度形成的阶段顺从: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表现得与别人一致,而对客体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情感,是表面的,多受奖惩原则的支配。认同:指喜欢某人或某群体,内心乐于与之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与之一致的态度。内化:即内在化。是把自己的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理智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三、霍夫兰的劝导模型影响态度改变的外部刺激主要包括劝导者、劝导信息和情境,内部因素则主要是态度主体自身的特点。四、偏见:个人对某一群体或该群体的成员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态度。五、偏见的消除1、消除刻板印象2、从社会着手:(1)在家庭中,父母要当好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不要对子女太严厉粗暴,要从小培养他们公正客观地对待其他人。(2)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应该给学生以正面的影响,教育他们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从认知上消除偏见。(3)大众传媒应该注意宣传内容,不要给人们以有偏见的宣传,而且注意时常讨论、消除现存的各种偏见。3、平等地位的接触4、加强群体交往的社会规范第五章归因一、归因: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二、归因判断的基本原则1、“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2、对现象的因果关系的知觉是解释行为的基本原理3、可知觉到的行为原因是推测动机思维的核心三、凯利的三维理论:一般来说是从客观刺激物、个人和时间三个不同范围内根据有关的普遍性(一贯性)、一致性和区别性三种关键的信息资料进行归因,这就形成了其立方体归因模式。凯利认为,人类的归因过程是一个严密而合理的逻辑分析模式。人类归因所依据的主要手段是分析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协同变化,进而从多种可能的原因中找出与行为事件共存亡的条件,并把它定为特定行为的原因。(协变原则)凯利在其归因理论中还提出了“折扣原则”,他指出:“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则某一原因在引起一特定效应上的作用就被打折扣了。”就是说,当一种结果是由一种以上原因引起的,人们就不应该轻易归因于某一特定原因了。表:三种行为信息的协变与归因行为信息归因类型区别性一贯性一致性低高低人高高高刺激物高低低情境表玛丽为什么发笑条件区别性一贯性一致性归因1低—她总对小丑们发笑高—她总是对他发笑低—别人很少发笑人:玛丽(86%)2高—她没对别的小丑发笑高—她总是对他发笑高—每个人都发笑刺激物:小丑(61%)3高—她没对别的小丑发笑低—她以前几乎没对他发笑低—别人很少发笑情境/环境(72%)评价:凯利的归因协变原则、折扣原则和立体归因模式为我们提示了人们对行为结果信息的内在加工分析过程,即归因的具体过程,为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行为结果进行归因分析提供指导,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且具有现实意义。但其理论过分强调逻辑性,不免有脱离现实之嫌。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发生一种情感或行为,其原因可能是多样的,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因此,如果把一种行为呆板地归因于刺激物、行动者或环境因素,就很容易把三种因素彼此孤立起来,这样就很难找出事实发生的真正原因。四、归因偏差的共同根源:第一,归因者更倾向做出稳定的归因(特别是对他人做出归因时),把事件原因归之于个人的稳定素质。第二,归因者在推断过程中总是把自己作为中心参考系。第三,社会认知主体本身的利益、需要和动机会影响不带感情的无偏见的归因分析,使他们以有利于自我的方式去做出主观推断。第四,部分理性。五、归因训练是指通过—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一些归因技能,形成较积极的归因倾向。六、归因训练的实施步骤:1.选择对象:按照训练的目的,根据归因风格测量挑选出由于归因风格不当而导致行为不适应的人作为训练对象。2.实施干预按照规定的一套训练程序:在阅读、数学、智力游戏和道德情境等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讨论、观察学习和强化矫正等方法。干预的时间和次数依训练对象的年龄而定。3.效果测量:比较实验组与控制组、训练前与训练后的行为改变,可以显示出训练的效果。第六章自我概念一、米德的自我理论1.自我的主客体分化(1)将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主体我是自我主动、自主的部分,客体我是自我结构性的稳定部分。(2)客体我引导主体我的活动,而主体我又定义和扩展客体我。2、影响自我的两类他人影响自我的他人:一类是要概化他人,即社会文化整体;二是重要他人,即影响个人生活和人格成长的中心人物。3、自我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游戏阶段;社会角色扮演阶段。活动:自我理论形成的基础:米德的自我理论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把社会个体看成同自然界、生物界、人类社会一样的由不同的发展阶段构成的进化过程。在这一进化过程中,通过各种社会活动,自我最终得以形成。主我与客我:自我的内部对话机制米德吸取了詹姆士从多重自我出发并把自我分为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做法,但他的着眼点并不是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分立,而是个体自我在现实社会互动中所展示的结构与功能。米德揭示了精神的我(自我)与肉体的我(身体)的各自特征: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把自我与身体区别开来。即使包含在经验中的自我不存在,身体也可以存在,并且可以以一种非常明智的方式活动。社会:自我合作交流的共同体米德是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考察自我的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社会是米德自我理论的逻辑起点,自我之所以能够突现出来是因为人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从生理方面来讲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机制;从社会方面来讲是由于语言的机制。自我一旦产生,社会过程就依赖诸自我的存在和互动。米德的“社会”概念与“一般化的他人”紧密相联。三、自我差距希金斯把自我分为三种成分: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应该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都是起导向作用的非现实自我知觉,合称为自我导向。自我差异即为实际自我与自我导向间的差距,是一种情绪意义的、较为稳定的认知结构。四、自我效能感的行为效应(1)选择行为:受自我效能感的驱使,人们的行为通常会遵守“中等难度规则”,趋向于选择适度超出自己能力的事。(2)努力付出与坚持不懈:自我效能感越强的人,越会相信付出会带来成功,因此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努力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在现实生活中,具备学业胜任力的学生在解决难题时能够成功,而对于简单的问题反而容易出错。(3)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高自我效能者一开始就会促使事情向他们期望的方向发展。高自我效能感的人较乐观,低自我效能感的人较悲观。五、自我效能的信息来源(1)获得的成就(2)替代性经验(3)社会劝说(4)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5)情境条件第七章人际吸引一、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1、自我价值寻求的需要:自我价值感:人只有将自身置于社会的背景之中,通过将自身与别人进行比较,才能确立自己的价值。2、社会比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于自己及周围世界关系的了解,对于别人及别人同周围世界关系的了解,都必须借助于社会比较的过程来实现。社会比较过程是直接以确定自我价值的需要为基础的。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将参照群体的反应或状态,当作自己的反应或状态是否恰当的评判依据。二、人际吸引需要的形成途径:印刻、本能、条件作用。三、爱情的主要特点:1.性爱与情爱的统一;2.获取与奉献的统一;3.真善美的统一。四、斯滕伯格爱情三角理论爱情都应含有三要素:亲密、激情、承诺。这三要素分别代表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的面积越大,代表爱情的程度越深。若三角形的形状越不像正三角形,则表示三要素中的其中一个要素被特别凸显,这种爱情越不均衡。亲密是指彼此依附亲近的感觉,包括爱慕和希望照顾爱人,通过自我揭露,沟通内心感受和提供情绪上、物质上的支持来达成。激情是指反映浪漫、性吸引力的动机成分,包括自尊、支配等需求。激情包括强烈的正面与负面的感情以及各项社会需求,包含了许多我们对对方所感知的情绪,如思念、害羞、羡慕、兴奋等。承诺是指与对方相守的意愿及决定,短期来说是指去爱某个人的决定,长期来说则是指维持爱情所做
本文标题:金盛华版社会心理学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877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