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社会救助视角下的低收入家庭的社会支持体系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发展时期,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眼下如何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体系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当今社会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经过了近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社会主义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的初步目标基本实现,经济水平稳步提高,人民有较大改观。但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前提是,另一部分人不能变得跟贫穷。在这个背景之下,文章在社会救助的视角下来审视低收入群体的社会支持体系问题。深入的了解当前的社会救助体系,倡导社会公平,力图探索一个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在内多元主体参与的城市低收入弱势群体救助网络体系。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是就一个大的社会背景着手,简述了相关的国内国外文献。第二章主要着眼于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慨念,第三章主要着手于住民收入和社会实体的情况调查部分,第四章在完善国家福利制度建立健全福利政策方面给政府有关部分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结语部分着重总结全文,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总结全文。关键词,社会救助,低收入,贫困线Abstract:Ourcountryisineconomicshuntandsocialtransitionofspecialdevelopmentperiod,isthoroughlyimplementthe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buildingaharmonioussociety.Howtotaketheroad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howthesystemsuperiorityofsocialism,isthequestionbeforeus.DengXiaopingintheEleven3inplenarymeetingputsforwardletsomepeoplegetrichfirstthought,intoday'ssociety,onepartpersonfirstrichrise,but,letsomepeoplegetrichfirstpremiseis,anotherpartpersoncannotbecomewiththepoor.Underthisbackground,thisarticleinviewofsocialassistanceatlowIncomegroupsocialsupportsystem.Thoroughunderstandingofthecurrentsocialassistancesystem,advocatingsocialjustice,triestoexploreaincludingthegovernment,enterprises,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citizens,multivariatemainbodyparticipationincitylowincomedeliveranceofweakforcegroupnetworksystem.Keywords:socialassistance,income,povertyline目录第一章引言1.1社会背景·························································21.2国外文献综述····················································31.3国内文献综述····················································4第二章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2.1贫困的定义·······················································52.2贫困形成的原因·················································62.3社会救助的概念、标准及其发展·······························62.4我国现有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的不足························72.5社会支持体系与社会救助体系的关系······················8第三章关于社会救助视角下的低收入家庭的社会支持体系的社会实践调查3.1实践背景·························································93.2实践目的························································103.3实践内容························································113.4实践结论及分析················································123.5实践结果………………………………………………………13第四章构建低收入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议和设想…………13第五章结束语参考文献社会救助视角下的低收入家庭的社会支持体系第一章引言1.1社会背景时值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平稳、较快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正在逐步由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转变。GDP成功的超过了日本,但是,人均收入仍然在100位以为,这不得不让我们去关注低收入家庭的状况。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几天,我国的社会救助正在逐步的由国家向社会一体化转变,正在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已经建立了不同程度的社会保证制度,社会保障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号发展时期,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福利政策,国家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力的保障。但是,在今天的中国,虽然,发展十分的迅速,但是,不可否认的存在许多问题。无论是体制还是具体是实施都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许多真正的低收入家庭并不是得到了社会应有的关注,许多值得关注的方面也没有做到应该答到的效果。建立一个低收入家庭的支持体系十分有必要,具有重大的的意义。首先,它有利于保护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建国初,人们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衣食难以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人民政府进行了大量的求助工作,从1954年起《宪法》中就有关与社会求助的规定。人们的生活救助工作,主要是依靠国家和具体,开展生产自救,实行邻里相帮,国家辅之以必要的救济。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后,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民富方能国富。正在的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是藏富于民的,让人民正在的得到享受。只有这样人民才能进一步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国家的发现和社会的进步,否则,一个民族将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是不可以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的。再次,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据调查,许多社会矛盾都是因为社会问题的激化引起的。纵观历史,许多农民起义都是因为统治者的暴政,是的民不聊生。在他们的生活没有保障的情况之下,他们被逼只有造反,来赢的生存的希望。这样的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距离灭亡也就指日可待了。最后,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保险的不足。比如,商业保险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有的,它是对风险本身的一种投资。是一个投资行为,而不是一个基础保障行为。因而,建立一个针对低收入家庭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任重而道远。我国现行针对低收入家庭的救助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的低收入家庭的保障体系。1.2国外文献综述进入工业革命后,社会救济作为一项社会制度并以立法的形式北确定下来。最为世界公认的现代社会救济制度的先驱就是著名的1601年,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的时间上第一部救济平民的法案《济贫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在研究西方社会救助制度方面,关于英国的济贫制度研究是比较多的。比如在关于社会救济产生的原因和完善方面,尹虹的《论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政府的济贫问题》(《历史研究》2003第3期)一文认为,英国在近代早期出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流民问题,政府为此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和原则。这些法规和原则在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的济贫工作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英国政府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倾听反对意见,使立法趋于完善。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实践,当它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时,遂进行了彻底改革。这一点与我国当前国内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带来的救助问题颇有相似之处;对于救济施舍过程中与形势相一致的改革问题,丁建定在《1870-1974年的英国济贫制度》(《史学集刊》2000年4期)中认为,1870-1914年的英国济贫制度仍遵循1834年的新济贫法所确立的“济贫院救济原则”。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英国的济贫制度在1870-1914年有一定的改革。但是,这种以对贫困消极被动性救济而不是积极主动预防的济贫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英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上当时特殊政治的因素和济贫制度本身的改革,英国济贫制度作为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补充而暂时保留下来。此点对于处于激烈转型期的我国有着相当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一制度的实施和改进对当前的我国社会救助的运行也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关于其他国家的社会救助制度的介绍和研究也有很多。但仍然集中在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和论述上,例如:王豪才在《罗斯福“新政”社会福利救济措施的背景及作用》(《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2期)中,对“新政”时期社会救济措施产生的背景、主要项目及其作用做了简要评估。关于俄罗斯的社会救助制度,任大贵的《简述俄罗斯的社会救济史》(《中国社会工作》1998年6期)一文,对俄罗斯社会救济史的介绍。唐均在《北欧国家的社会救助》(《中国社会工作》1997年4期)中,从法律基础、津贴水平和受助者数量三方面对北欧国家(包括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的社会救助制度做过了比较性介绍。《美国、加拿大社会救助考察报告》(《社会工作研究》1995年5期)一文,介绍了美、加两国的社会救助的由来与发展、基本特点、主要问题、救助程序、管理体制、贫困线、救济项目以及立法情况做了介绍。《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社会救助制度》(《民政论坛》2001年3期)一文,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社会救济制度的介绍主要侧重贫困与贫困线的测定、“收入支助”制度,“紧急救援计划”和民间救济几个方面,并针对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现状提出了借鉴意见。在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中,仍然是制度比较成功有饱含争议的智利社会保障模式,刘纪新在《智利的社会救助制度》(《拉丁美洲研究》2001年5期)一文中,认为智利的社会救助制度是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完善起来的,是在建立起完全基金制养老金制度并将部分医疗保险交由私营保险公司管理后,分散的社会救助计划从社会保险中剥离出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的社会救助制度。政府的社会救助金由福利标准委员会负责管理和支付。其他社会计划的专项资金通过有关大部分下属的基金和机构划拨。为了使政府社会救助计划的补贴得到更合理与公平的使用,智利采取一种被称作“CAS-2”的资格认定方法。在智利的社会救助体系中,教会、私人机构等非政府组织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其中,关于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是当前社会救助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热点,许多学者都对此相当关注,本人将在以后的第三部分具体涉及这一问题。1.3国内文献综述关于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的思想基础,著名的社会保障专家郑功成教授在他的《社会保障学》中认为,大同社会论、社会互助论、后备仓储论和社会救济论构成了中国社会保障的思想基础。(注:详见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第56-65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另外,苏州大学的王卫平教授在他的《论中国古代慈善事
本文标题:社会救助视角下的低收入家庭的社会支持体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880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