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现代史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的主人。(2)美国;《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3)都要实现民族的独立。2、(1)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武昌起义或辛亥革命,开国大典或解放战争胜利。(2)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近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3)孙中山,毛泽东。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1)工业和交通运输业。(2分)(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分)(3)建国六十年的经济发展。2、(1)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2)原因: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很难发展生产②农产品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1分)变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1分)(3)导致经济困难。(1分)制定政策时,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1分)(4)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1分)3、(1)完成了农业的合作化(1分)完成了手工业的合作化(1分)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1分)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或国民经济各项指标有了显著增长)(1分)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②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重大变化③三大改造完成促进了生产的发展。(3)表格名称:1952年与1957年我国工业生产简况对比。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1)东南沿海地区。(2)“两弹一重”—打破了美苏核垄断,增加了中国的国防力量;“神舟七号”问天-----成功实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中国的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1)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国大典。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形式,克服了在人民公社管理模式下集体劳动吃大锅饭的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深圳引时境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勇于探索,敢闯新路的精神。(3)改革开放使我们经济实力逐步得到增强。只要属于改革开放给老百姓带来变化的事例艾可得分。3、(1)(或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2)邓小平探索:实行改革开放提出:“一国两制”;发表南方谈话;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才。第四单元民族统一与祖国统一1、(1)不一样,造成余光中先生诗中“愁”的历史原因是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造成了两岸折分离。丘逢甲先生“愁”的历史原因是因为中国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了日本。(2)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一部分,两岸人民希望统一。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实际上行一国两制政策,大力发展经济,促进两岸交流,提高综合国力等。2、(1)第一次合作,通过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2)国民党挑起内战,在解放战争失败后,败退到台湾,造成今天海峡两岸分离现状。(3)友好交流,交往密切等。两岸都是中华民族,党和政府采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等。3、(1)黑人奴隶制度以及国家统一,(2)收复新疆,(3)一国两制,香港(4),战争与和平方式;无论战争还是和平,必须维护国家统一;制定政策要依据本国国情。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转战陕北(西北战役)、挺进大别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4、(1)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3)转战陕北(西北战役)、挺进大别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4)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个中国)(5)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九二共识;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对台八项主张等。(6)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愿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心愿;希望实现国共关系更好发展,促进统一大业早日完成;只有海内外所有中国人团结起来,共同努力,祖国统一大业才能早日实现;两岸继续加强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与阻碍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等。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1、(1)全军覆没,(2)华东军区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3)因为清政府的腐败,使旧中国国力衰弱等,新中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建成了现代化的国防力量等。2、(1)美国独立后,确立了近代民主政体总统制,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美国总统林肯领导南北战争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政策,促进了港澳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也提供了范例。面对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开始新政,采取国家干预和指导经济发展,渡过经济危机;“文革”后,面临经济困难,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开始富强起来。(2)遵循的原则: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3、(1)求同存异,广结朋友------万隆会议;乒乓外交-----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乔的笑------重返联合国;上海APEC会议-------展现大国风范。(2)略•第六七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社会生活•1、(2)1950年的流行语可以选择土地改革;1978年的可以选择改革开放;2011年可以选择上海APEC会议。•2、(1)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或重视科技作用,提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实施“863”计划;加大教育投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3、(1)维新变法,试图以改良的方式,在中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或者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2)中共“二大”制定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以革命的方式实现民主;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七大”召开,大会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重庆谈判签定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本文标题:中国现代史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881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