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外国小说欣赏》复习教学建议
《论语选读》《外国小说欣赏》复习教学建议一、复习教学原则1.以考定教高考命题依据:所学的知识要点和学科能力体现较好的选拔功能(难度、区分度)复习内容确定:考什么——知识点、能力点;教什么——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怎样考——题型、角度、答案;怎样教——解题思路、答案建构避免降低难度(材料和题目)的复习教学2.借题发挥借题(点):高考试题的呈现作为复习教学的切入点高考试题的解答作为复习教学的基本点发挥(面):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方法的建构和运用运用相关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实施正确的解题3.化难为易●旧知链接法——通过联系教材中已学的知识帮助理解高考试题中的疑难内容●分步推进法——高考中的难题一般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内容综合性强;二是答案要点多个;三是能力层次高。可根据内容要点和能力层次逐个突破:理解分析——概括归纳——鉴赏评价。●试题转换法——将综合性强的试题转化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逐个解答●精细示范法——教师将自己对试题的解答的程式和建构的答案呈现给学生,并同时提炼出答题的步骤方法和答案建构的要领适合于生源相对薄弱的学校的复习教学4.先练后导●重在考点引领指导→重在训练讲评修正指导(误正对照,促进内化)●重在解题思路指导→重在规范答案建构指导(要点完备,表述得当)●重在策略系统指导→重在针对学生问题指导(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困惑和期待中获得教师的指导二、复习教学要点《论语选读》复习1.考试题目2009年试卷:●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出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2010年试卷:●《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2011年样卷:●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论语》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说什么东西,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2011年试卷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对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依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互补充。2012年样卷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1分)孔子和墨子都主张以爱待人。●简析孔子与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异。(4分)孔子的相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此(“尊尊”“亲亲”)基础上推己及人;而墨子的兼爱是讲求互利的普遍之爱。2.命题特点▲写出《论语》中的成语和重要句子▲正确理解和分析儒家的思想和观点▲合理评析儒家思想的意义(结合情景分析、作出对比分析)▲材料由课外向课外拓展延伸,形成比较性评析3.复习策略●记忆并背诵《论语》中的重要语句(表达思想观点的句子、《指导意见》中规定背诵的句子、《论语》中出现的成语)●梳理并解析10篇课文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及观点(逐课梳理,并用相关练习进行理解)——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正确解读●揭示并评析《论语》中的儒家思想的意义(消极意义——批判;中性意义——两可;积极意义——继承)紧扣材料分析具有明确观点关注现实意义——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批判继承●拓展并比照《论语》中的儒家思想观点(或相同观点,或相对观点)《外国小说欣赏》复习1.考试题目2009年试题:《魔盒》●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场景)●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语言——情感)●联系全文,在空格内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能揭示主旨。(主题)●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谈谈你的看法。(情节、人物、主题)——相对开放(探究性试题)●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人物)2011年样卷:《胡安发现了一条绳索》●分析文中画线语句表现了胡安怎样的心理。(人物——局部赏析)●文中插入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有什么作用。(情节作用)●小说末两段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有什么好处?(叙述)●在现实世界中显然没有“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但在小说中,这条绳索却给人以真实感,为什么?(虚构)●小说中的绳索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试结合文本加以探索,谈谈你的理解。(主题——多义性)2011年试卷《第9车厢》●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3分)(结构——材料的组织)●补写第二段“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50字)(3分)(情节)●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3分)(叙述)●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场景)●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主题)2012年样卷《杰克的领悟》●小说多次提及“谜团”有何作用?(情节)●(1)赏析文中的画线句。(语言)(结构)往事就像黑白影片一样,一幕幕在脑海闪过。(2)指出文中“男人的影响”的内涵。(人物)●根据情节,分别补写末段空格处的内容。(各不超过20字)(情节)●装在金色小盒子中的纯金手表象征什么?为什么贝尔瑟先生要把手表留给杰克?(情感)●请简要谈谈“杰克的领悟”带给你的启迪。(主题)2.试题特点●依据《外国小说欣赏》的专题(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设施试题。●紧扣文本内容,考查阅读能力(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体现阅卷评分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平性。●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迁移能力。●相对综合性、开放性的试题设置,着眼考查分析综合和体验感悟的阅读能力。3.复习策略●集中复习内容——按考点(专题)训练指导,提炼解题策略,建构答案要领●关注教材知识——话题的阐释内容是建构相关答案的基本依据☆试题:文中插入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有什么作用。(11年样卷)(情节)答案:进一步表现胡安喜爱幻想的性格;为胡安决定爬上绳索的行为提供动因;使情节起伏,摇曳多姿。教材:◎它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对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情节是一系列具有前因后果的事件的展开,这些事件展开过程就是它的运行过程。◎情节是按照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的逐步展开。◎小说情节的运行本质上是拒绝平滑单一的直线型模式,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试题:小说末两段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有什么好处?(11年样卷)(第一人称叙述)答案: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故事更具有真切感;故意隐藏胡安的心理等叙述内容,留给读者更多的想像空间。教材:◎采用第一人称,会使小说的叙述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有限视角”(运用第一人称写)——小说发展到现代,越来越多的小说家在叙述上逐渐讲究遮蔽作者的意图,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使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试题: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11年卷)(第三人称叙述)答案:第三人称。①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地展开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②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有客观性。教材:◎采用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三人称则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受的约束,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它可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它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但它却不如第一人称的叙述那么亲切和没有距离。◎当使用第三人称时,叙事者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试题: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11年卷)(场景)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答案: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教材:①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这样的场景描写,为小说定下了欢快的、明朗的、清新的格调。营造氛围,既是用来感染读者的,也是用来感染作品中的人物的。场景也会给人物带来或冲动、或压抑、甚至反常的行为变化。②小说里有许多风景描写不仅仅是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更是揭示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③正衬:这夜晚空旷的草原里的恐惧声音无疑营造了恐怖的气氛,这样的风景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不安。反衬:自然环境与事件之间却是“反调”“反方向”呈现,它使心情苦闷的人更加苦闷。●树立三个意识答题情况:结构材料题0.45;情节补写题0.80;人称叙述题0.50;景物赏析题0.55;主题探究题0.50答案问题:内容虚化;偏离题意;遗漏要点;表达不清◎原文意识——注重原文阅读,追求答案依据(紧扣文本)15.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11年卷)答案示例: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提炼)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②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提炼)错挂两节车厢造成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解决,是因为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想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整体意识——拓展阅读视野,着眼整体把握(角度多个)14.为什么贝尔瑟先生要把手表留给杰克?(12年样卷)答案:①贝尔瑟先生对杰克有深厚的感情;②借此表达对杰克的一份谢意;③给杰克留下一份珍贵的回忆;④希望给杰克以人生的启示。①是贝尔瑟先生给了你很多只有父亲才能给予的“男人的影响”。在他的心里,你就是他的儿子。②杰克,谢谢你的时间。③杰克伴陪了我晚年的10年时光,理应得到我一生中最看重的东西。④这成了杰克人生中最重要的领悟。1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11年卷)答案示例:引出下文,对第9车厢故事的展开设下铺垫,(结构作用)从而更有力地针砭了列车运行疏于管理的不良现象。(内容作用)◎规范意识——重视答案表述,力求简明有序(用词准确)
本文标题:》、《外国小说欣赏》复习教学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895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