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教学问题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学问题设计与操作的理论与实践第二章教学问题的关联第一节教学问题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一、教学问题与教学目标的概念有关教学问题,美国心理学家纽威尔和西蒙对问题是这样定义的:“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对这件事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就构成问题。”当个体确立了思维或行为的目标,但依据现实条件又不能直接达到目标时所处的状态,就是当个体与目标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时,就产生了问题,教学问题就是学习个体与学习内容间产生矛盾,个体不能理解或正确解答的内容。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问题的相关性我们将教学目标以三维的形式提出来:1、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学科知识。可简单地分为三个层次:记忆、理解、运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方法)。它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它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在教学中,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努力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确定教学目标,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学情——知识起点、兴趣度、接受能力等;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都受教学目标指导和支配;整个教学过程也是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如果教学目标正确、合理,就会导出有效的教学,否则就会导致无效的教学。所以,教学目标可以被看作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确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也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环节。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把学生的学习置于问题之中,把学习过程看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教学目标必须问题化,一节课中的主要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因而设计教学问题时,要进行对比、分析,力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普遍性和典范性,同时设计的问题要注重考虑把知识点串联成线,形成知识网络。问题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恰到好处的问题设计可以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问题设计不是越深奥越好,也不是越简单越好,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完成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设计的主导方向,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明确授课的根本目的和基本方向,确立了教学目标后,教学问题的设计就要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考虑,每个问题设计的目的性,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问题的设计过程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权衡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就更具备可实践性,而教学问题也就更具备实效性。选择什么样的问题,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都是有直接影响的。教学问题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多少。教学设计体例要求问题设计的目的:在于确保教学目标明确、结果有效、教学质量提升。如在英语学科中,依据英语课程标准总目标,按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要考虑学生认知特点,智力水平和教材等。教学问题的设计原则:符合学科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心理需求、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目标设计:本节课后学生将能够做什么的问题。问题设计:本节课后学生用什么问题活动帮助达到目标。教学目标设计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的角度出发所设计出的教学目标,即明确学生学习后的行为变化,如:能拼写、能朗读、能对话、能造句、能回答课文后的问题等。问题设计有明确目标可循。针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应采用具体明确的短期目标,也就是一节课要实现的目标。如:本节课要教什么内容,学什么内容,通过哪些问题的设计活动来教、来学。教学问题设计要求:1、教学问题的设计关系到目标能否达成,问题须与目标一致,还要考虑以下方面:难度、形式、文化、策略。2、每个问题设计标明所需时间及组织方式(个人、双人组、多人组与全体)。3、教学问题设计应遵循真实性原则,创造性地设计较真实的情景及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问题。4、教学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教学原则。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去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事实上也上,学生总是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学生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围绕着问题展开,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引导学生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在积极开动脑筋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养。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化处理都能轻而易举地达到上述目标,只有那些符合教学要求、设计恰到好处的问题,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教学问题呢?三.教学目标的正确设计对教学问题的影响。教学的任务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学设计都要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教师假想的问题出发。著名的物理学大师狄拉克有一次去作学术报告,报告之后有人提问说,他不明白怎么可以从公式2推导到公式5。狄拉克不答,主持人提醒道:“教授,请回答他的问题。”狄拉克说:“他并没有问问题,只说了一句话。”狄拉克的这一著名回答,揭示了问题这一概念的本质。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那位提问者并没有讲出自己对“公式2”的理解及其与“公式5”的矛盾所在,狄拉克当然就无法为他作出解释说明。所以,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在课堂教学中,并不一概排斥那些书本上有现成答案、学生只要看书就能回答好的问题,但是这样的问题至多只是起到了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如果我们所有的问题都停留在这样的水平上,学生经常性地不加思索地解答问题,不仅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而且还会逐渐养成懒于思考的惰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应当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现有水平,更应当针对学生心理的“最近发展区”,既不让学生觉得高得不可攀,也不使学生感到唾手可得,只有那些具有适度困难水平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课例教学问题的设计会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定。下面选取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的几个课例来加以验证。(一)听力课以往的英语听力课形式陈旧,教师常常通过“听录音—做练习—对答案”的形式来训练听力,可学生们却觉得这种课堂活动形式单一枯燥,甚至还对这样的听力课感到厌倦。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还能捕捉到一些信息,基础差的学生往往一无所获,甚至产生畏惧和焦虑情绪,同时对听力越来越不感兴趣,最终还会完全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可以采用三段导学模式(threestagesteaching):听前(pre-listening)、听中(while-listening)、听后(post-listening)来进行听力训练。这三个步骤概括了听力理解全部过程的思维活动,它们不仅适用于平时的听力训练,也适用于应试听力的全过程。根据这一模式,在教学实际中,听力问题的设计也要遵循听前(pre-listening)、听中(while-listening)、听后(post-listening)来进行。听前可用“Freetalk”引入话题,激活已有的背景知识,引出生词,丰富课堂活动。在听力准备阶段运用此法,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头脑中已经学过的背景知识。例如:在讲授AfterSchool这一单元时,导入时可以先提问:“Whatdoyoudoafterschool?”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一股脑儿地“倒出”已学的所有活动的英语单词,接着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况结合频率副词和表示活动的单词造句。如:Ioftenplaysoccerafterschool.Ineverplaycomputergamesonworkdays.等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听听力材料就没有了生词障碍,对该话题也已相当熟悉,也就很容易得到正确答案。同时充分挖掘了教材文本资源,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还操练了副词和表示活动的词汇,课堂中的教学方式也显得丰富多彩。听力课上还可以设计一些听与说相结合的问题,如学生在听完听力材料后口头回答问题进行复述,或针对听力内容进行师生对话,谈论与听力材料内容有关的话题。根据这些教学问题,教师可采用谈话式、实践活动式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授PostcardsfromthePalace的时候,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听力材料编写相关话题的对话,之后,两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A:MayIhelpyou?B:I’mthinkingofbuyingsomepostcards.A:Ibelievethatyouwilllikethesepostcardsoverhere.B:Wow!Ineverimaginedthatyousoldsomanypostcards.A:Manypeoplesaythatthesebigonesareourbestpostcards.B:Ithinkthattheyaretoobig.I’drathergetsmallerpostcards.A:Howaboutthese?Theyareonlyabout15cmwide.Therearetwentypostcardsinthisset.B:Great!I’lltakethem.这样学生就自然地操练了I’mthinkingofbuying…和I’dratherdo…的用法,较好地巩固了目标语言。通过这样的系列问题的设置,较好地突出了“培养学生通过听来获取信息和解决信息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收效很好。(二)口语交际课在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口语对话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在学习经验与过程的口语运用能力。同学间彼此能够用英语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达到英语四项技能中说的技能的提高。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在问题设计时所采用的教学原则应遵循逻辑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并且问题的设计应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设置一定的梯度,让各层次水平的学生能够根据问题在创编与实践对话中都有突破。因此在本节课中设计了以下问题:1.Doyouhaveanydifficultyinyourstudying?2.Whenandwheredoyouoftenstudy?3.willyouaskforhelpwhenyoumeetsomedifficulties?4.Howdoyoudealwiththebreakandthelearningtime?5.What’syourattitudeoflearningEnglish?6.WhatwaysdoyouusuallyusetocommunicatewithothersinEnglish?7.Doyouhaveanyotherdifficultiestostudyinothe
本文标题:教学问题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05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