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校管理学第一章:结论第一节:研究学校管理学的意义一、深化学校教育改革与学校管理学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与学校管理学三、培训学校管理人员与学校管理学第二节:学校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学校管理活动是古老的社会现象二、学校管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三、学校管理学发展历程的考察学校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1、科学的发展存在两种趋势,即学科的不断分化和不断综合,两者又是联系着、结合着的。2、学校学校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同教育科学以外的其它科学领域的发展有关3、学校管理学产生时的学科源流对学校管理学的发展影响4、学校管理学包括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研究课题,有创新精神的学者都可从这两方面寻求新的进展四、我国学校管理学的演变过程在我国,学校管理学的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一)第一时期,清末近代学校的产生到辛亥革命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制定,标明清末新教育制度的建立,这个时期中,学校管理学有了法定的地位,然而就内容而言,主要是解释清廷教育法规和译述日本材料(二)第二时期: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一时期的学校管理学科在各级在各级师范学校基本上是连续开设的,只是课程名称时有变化,学校管理学的内容逐渐转向效法美国,译出欧美著作较多,学校管理问题的研究范围有所扩大(三)第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8年后,学校管理学成了“热门”学科,其发展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第三节: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管理和学校管理(一)管理:是一种社会的共同活动;这种活动不是单独个体的行动,而是一种组织活动;在组织中要处理人和各种资源的关系,经一定的过程以达成某种目标(二)管理和领导:1、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2、联系指它们都是组织中的活动,其目的是一致的;在共同的组织活动中,领导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而存在,是总体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3、区别指领导和狭义的管理相比较,在活动的层次、对象、范围、任务和手段等方面都有不同(三)学校管理:一种以组织学校教育工作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活动,指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二、学校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一)教育学研究学校领域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研究实现学校教育领域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研究学校教育活动的领导和组织问题,从而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二)学校管理学研究学校管理总是的界限,主要阳划在学校内部三、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一)目标:目标问题是学校管理学首先要研究的内容(二)原则:探讨管理工作的规律和原则,是学校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逐步形成全面的、体现辩证思想的社会主义学校管理原则的逻辑体系(三)内容:研究管理工作的内容,将使学校管理学落到实处(四)过程:过程包含着工作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五)方法:(六)制度(七)管理者:必须把学校管理者的职责和条件、各层次管理人员的构成方式和活动方式以及管理队伍的建设等问题列入自己的研究内容四、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一)实践性(二)理论性(三)政策性方针政策对于学校工作具有直接的指令性和严肃性(四)综合性五、学校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综述(一)学校管理学是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之间的边缘性的分支学科;它基本上属社会科学的范畴(二)学校管理学以研究学校内部管理活动的现象及其规律为主要对象,同时研究学校内部诸因素与整个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中诸因素的相互影响作用及其规律(三)基本内容包括:研究学校工作目标和学校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研究对学校各项工作实施管理的活动内容和方法;研究学校管理活动的过程及其有效进行的条件;研究学校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组成及其活动方式(四)基本任务:不断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益、效能和效率,促使学校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积极、主动适应改革的要求,以保证育人质量的优化第四节:学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学校管理学的基本原则(一)学校管理学必须贯彻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二)指导进行学校管理问题研究工作的理论基础有三个方面: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2、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是学校管理学的专业理论基础3、其它相关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是使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工作提高到现代科学水准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三)研究学校管理问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学校管理学,必须正确处理以下一些关系:1、传统管理经验和现代管理科学的关系2、本国管理经验和外国管理经验的关系3、现实管理经验与管理方面历史遗产的关系4、学校管理经验与其他行业管理经验的关系二、研究学校管理学的常用方法(一)教育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文献法、测验法、调查法、统计法、图表法、历史法、比较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归纳法、演绎法、实验法、个案法(二)研究学校管理学的方法:1、调查法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全面、系统地去掌握实情其次是目的要明确,内容要具体,选择对象可能具有典型性最后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工作,进而得出有理有据的比较人事科实际的科学结论2、文献法(三)比较法(四)统计法(五)实验法(六)个案法(或案例法)第二章:学校的工作目标第一节:目标与学校管理一、目标的内涵A、目标: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和一定时间范围内,个人、群体或组织预测为基础,按一定的价值观,对自身行为所确立并争取达到的最终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B、目标的特性:(一)指向性(二)社会性(三)可行性(四)层次性二、学校工作目标的组成部分1、学校教育目标2、学校管理目标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关系:(1)二者是两类独立的活动,但有着必然联系(2)管理活动是为了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前者正是由于后者的需要,才得以产生和存在的三、学校目标系统和价值观念A、学校工作的目标和目标系统的确立,反映学校组织及其成员所持的价值观B、事物的价值能否被认可,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一是该事物是否有用,从而能否构成价值的承担者;二是该事物的有用性是否同一定社会关系中人的某种特定需要相联系;三是该事物的价值在各种价值关系中处于何种地位C、教育中的价值:指学校教育活动应达到的目标,即使学生成为具有某种价值的人,从而有助于发展或实现具有某种价值的社会D、教育的价值:指学校教育活动应怎样进行,以有效获得“教育中的价值”,即实现已确定的教育目标E、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学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求办学人员在教育价值观念上有一个新的转变,从而确立和实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目标,把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作为普通教育的主要追求方向F、学校管理的价值:在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中,主体总有某种追求,按一定的价值观念确定管理活动的目标,通过学校管理活动还能使教育活动更有成效,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G、在管理的价值观念上,要使管理的超越性和有效性相结合,实行有理和有效的管理H、学校工作目标系统和价值观念的关系:学校工作目标系统的优化程度,同学校成员的价值观念的成熟程度是相应的,学校领导管理者逐步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并同学校全体成员沟通,成为上下共同的理想追求,是确立正确的学校工作目标系统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学校目标的重要保证四、目标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一)目标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二)目标是调动学校成员积极性的手段(三)目标是提高学校管理人员自觉性的推动力第二节:学校的教育目标一、教育目标的概念1、教育目的:社会和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所确定的培养人的总要求、总规格,是一种反映一定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育人的标准。2、培养目标:对各级各类学校或各种专业的受教育者的规格要求3、学校教育目标是一所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规定,从本校实际出发所确定的具体育人标准可见,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学校教育目标之间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4、教育目的有时代性和阶段性5、正确地理解教育目的,对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不同的教育目的反映不同社会的教育性质,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制度,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任务、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者在不同程度上受教育目的的制约,学校的一切工作,学校的全部管理活动也都脱离不开教育目的规定的方向二、制定学校教育目标的依据(一)社会的要求对于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主要有两派:一是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人的本性的发展需要来确定,教育要顺应人的本性二是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完全根据社会要求(二)学校的性质不同性质的学校其教育目标是不一样的,学校的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不能偏离方向,否则影响受教育者个体的健康和正常发展(三)学生的特点三、我国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精神1、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问题2、1983年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学校管理要体现的基本精神,必须包含以下内容:(一)实现全面发展,是确立育人质量管理的基本标准1、中小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小学教育要为此奠基2、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教育各有其独特的任务和作用,它们之间不能相互替代,不能取此舍彼3、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教育也是相互联系的(二)注重全面要求,是落实育人质量管理的具体指标1、智育可分为知识、智力、能力三个方面(三)面向全体学生,是体现育人质量管理的总体要求1、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徇学校工作成败的总体要求,也是衡量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尺度2、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第三节:学校的管理目标一、学校管理目标的概念1、学校管理目标:是一所学校的组织,为了按质量完成育人任务,从本校实际出发招兵买马确定的组织活动的质量规格和活动结果的赣模式。它反映学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协同进行有效活动的要求,体现他们对理想办学状态的价值追求2、管理目标×工作效率=管理效能3、学校管理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两者是并存于学校中的两类活动,前者的活动目标的实现,必将有助于后者的活动目标的达成,而后者正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明确管理目标对完成学校育人使命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二、确立学校管理目标的依据(一)社会的性质(二)管理活动的规律1、管理职能:学校管理活动中的职责任务和功能作用2、管理职能的划分:按管理活动内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计划、组织、控制三大职能(三)学校的教育目标(四)学校的现实状况三、学校管理的主要目标衡量学校组织的活动优劣,第一位的是建系网络(一)形成整合一致的目标系统A、学校中目标系统的整合一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管理目标与教育目标吻合2、全校性总体目标和部门性局部目标的一致3、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目标上的整合B、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目标之所以会同正确的学校总体目标有或大或小的距离,原因主要有两个:1、对学校组织目标的理解不正确,这是认识上的根源2、学校领导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的个人需要和期待、个人的利益和成就欲等等方面的内容和水平程度不同C、只要共同提高对正确的学校总体目标的认识,学校组织和领导管理人员关心被领导管理人员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并积极地予以引导,使各群体成员把学校组织的事业成就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那么形成学校内部的整合一致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然的(二)建立高效率的学校管理机构1、从静态方面看,可以分下列几个层次的要求:一是设置必要的机构(或专职岗位),机构的数量和任务的繁重程度相应二是明确机构的职责,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三是形成机构的体系,上下层次分明,联系渠道畅通,便于指挥2、从动态方面看,也可以分为若干层次的要求:一是机构的常规管理活动,由不规范到规范,由无制度或制度不健全到建立完善制度二是机构的非常规管理活动,或能先有预见,或能及时应变,继而又能善于总结,建立新的办事规程(三)组成一支高水平的学校工作队伍(四)实行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管理方式是否实行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管理方式,可从三方面考察其主要表现:1、从领导方面看,能主动广泛征求和听取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能充分发挥各方面
本文标题:学校管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0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