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根据新部编教材编写8匆匆9那个星期天)(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10分)(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1)通.国之善弈者也()A.全B.普通;一般C.知道(2)溜.着墙根走()A.光滑,平滑B.偷偷地走开或进入C.顺着,沿2.下列词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转.化(zhuǎn)弓缴.(zhuó)赤裸.裸(luǒ)语重.心长(zhòng)B.耽搁.(gē)缥.缈(piāo)刹.那间(shà)伶.伶俐俐(1íng)C.薄.弱(báo)急遽.(jù)汗涔.涔(cén)泪潸.潸(shān)D.惆.怅(chóu)包裹.(guǒ)咔嚓.(cā)膝.盖(qī)3.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合为一句话,关联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A.即使……也……B.如果……就……C.既然……就……D.因为……所以……4.下列哪一句话出自《礼记》?()(2分)A.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B.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C.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D.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非有为也。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如何解决我们之间的矛盾,今天终于找到了解决的方法。B.在急速飞驶的火车上,使我终于知道了人的生命也是如此地匆匆,我决定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C.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曾周密地考虑过。D.为了阻止学生在教室里大声吵闹,班主任在黑板上方贴了禁止喧哗的标语。(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8题。(6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6.这首词写的是_______季夜晚的景象,从“____________”(诗句)可以看出来。(2分)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明月”“清风”点出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2分)(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8.《匆匆》是一篇_______,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_。文章紧紧围绕“_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流逝的时间感到_______和_______的情感。(3分)9.《别了,语文课》中“我”由开始_______语文到后来_______语文,最后因为知道自己无法再学习语文而“热泪盈眶”,从这些心理变化中,感受到了“我”____________之情。(3分)10.《那个星期天》是作者______缅怀逝去的_______而写的,诠释了_______的至纯至真。文章通过一系列的_______描写和动作描写,将“我”在等待中的_______以及母亲想带“我”出去玩而又分身乏术的_______真切地表现出来。(3分)二、现代文。(2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①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②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1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如何理解这句话?(3分)13.第①段中作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14.第①段中,作者遮挽住日子了吗?说明了什么?“我”想要遮挽住日子,这一处的描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3分)15.第②段开头问句与结尾问句,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3分)时光冯骥才①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②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作“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③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到冬日小雨中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地一抹而去?④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呢?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刻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刻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⑤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吗?⑥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⑦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唯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⑧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⑨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⑩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⑪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⑫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唯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也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⑬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16.结合上下文,说说北宋天王木雕像保存的“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具体指什么?(2分)17.“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分析这句话的含义。(3分)18.面对宋代天王像的瞪视,作者说:“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但结尾处却又说:“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如何理解这两处看似矛盾的内容?(4分)19.纵观全文,作者对“时光”持有怎样的看法?对你有何启发?(4分)三、综合运用。(10分)观察右图,完成20—21题。20.右图是“中国旅游日”标志图案,标志的主体创意造型来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传统的印鉴艺术。请用语言描述变形的“旅”字所展示的画面。(6分)21.每年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倡导。今天,你怎样理解这个日子和这句话?(4分)四、写作。(40分)22.题目:那一次,我真________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些令人难忘的事,它们或许是令人感动的,或许是令人悔恨的,或许是令人快乐的……回忆自己的经历,哪件事让你刻骨铭心,请把它写成一篇文章。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少于500字。1.(1)A(2)C2.A3.D4.A5.D6.夏清风半夜鸣蝉7.B解析:本词表达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不是丰收后,是丰收在望。8.散文朱自清匆匆无奈惋惜9.厌恶喜欢浓浓的爱国10.史铁生母亲母爱心理焦急无奈(2)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11.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12.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了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同时以自责的口吻表明自己在那些日子里糊涂度过。13.描写人们的日常地生活细节——洗手、吃饭、静默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的样子。深刻具体地说明了时间的快和不经意。14.没有遮挽住。说明没有办法能阻挡时间的流逝,只有无可奈何。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给时间以人的灵性。本来时间的流逝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在作者的笔下,时间仿佛是一个可以用手遮挽住的性格活泼、步履轻健的青春少女,他来去是那样匆匆。15.开头问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结尾问句表达了作者不甘虚度光阴,力求上进的情感。16.无名雕工的传神本领和非凡才气。作品传达的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17.艺术家没有将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而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而是专心致志地进行艺术创作,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不朽的典型,他的艺术生命才有可能达到永恒。18.作者说“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是因为反思自己这一年的时光,觉得自己一年里把许多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心里感到惭愧和狼狈,所以无言以对。结尾处却又说“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是因为他其实已经明白,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一员,可以通过创作,将自己的时光和生命永留人间,使自己的生命永恒。对未来的时光充满信心。(意思对即可)19.看法:(1)时光紧促、有限,很多人都虚度了自己的时光。(2)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有时它还会转化成另一种形恋存在或再生。(3)作为艺术家,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启发:我们应当珍惜时光,做有意义的事,让自己的生命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痕迹。20.变形的“旅”字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旅游场景;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地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这一场景有着强烈的具象化意义和象征意义,突显了“中国旅游日”的主旨与核心,引导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旅游。21.古代的读书人意识到,走出书斋,畅游天下,不仅可以强健体魄,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还能对书本知识进行实地验证,获得真知。现在,出外旅游已经成为许多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背起行囊走四方,可以使我们感受到旅游文化的魅力。2.1.没有任何征兆厖三头野牛来不及防备,已和狮子相遇,没有地方可让。2.这三个词生动地写出了野牛的勇猛和力量,将野牛的威猛和狮子的狼狈刻画得十分传神。3.①与标题相照应;②强调牛狮之战时间之短;③突出牛狮之战给“我”的震撼
本文标题:【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29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