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相当严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连遭挫折,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非但没有成功,反而改变了颜色。1991年,随着“八·一九”事件发生,苏联迅速解体,东欧国家易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顿时陷入低潮。东西两极体系彻底瓦解,两极冷战局面结束,世界力量对比失衡,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世界的大变动、大改组,对中国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这一严重结果,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倾斜,给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运动前途蒙上阴影。西方的一些政治势力继续利用这一时机,加大和平演变的力度,利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手段,妄图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咄咄逼人的气势,人们忧心忡忡。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改革是继续前进,还是向后退;是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是以保卫政权、防止和平演变为中心;是继续扩大开放,还是退回到原来的路子?又一个决定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历史关头到了,这也是一个考验政治家战略远见、政治智慧、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关头。中国的路怎么走,需要给予回答。当时国内出现了令人忧虑的局面。一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制裁、封锁和孤立的政策,外商投资止步观望,有些外商甚至抽掉资金以及将“三来一补”及“三资”企业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外贸出口下降,旅游业萎缩,广州几家五星级宾馆客源很少,门可罗雀。二是经济上在贯彻治理整顿方针过程中,有些措施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为主,要求很急,力度很大,发展速度受到一刀切的严格限制。加上其它因素影响,不少地方出现市场疲软、销售不畅、库存增加的现象,并导致生产萎缩、经济下滑。三是在思想政治方面,“左”的东西再次浮现。有的人明明知道上海署名“皇甫平”的4篇文章的观点,实际上表达的是小平同志1991年春节期间在上海讲话的内容,可他们却发表一系列文章,大加挞伐。本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工作重点转移以来,我国十多年来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也是几次党的代表大会一贯坚持的,但有的报刊却发表长文,说全党和全国人民现在有“双重任务——阶级斗争和全面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已经讲了十几年,但在这时提出两个中心,主张反和平演变也是中心,真是令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国内形势使得一部分干部和群众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产生了困惑,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信心,有的人对改革开放提出姓“资”还是姓“社”问题,对党的基本路线产生动摇。可以这样说,在小平同志巡视南方前的一段时间里,无论在政治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确实笼罩着一种沉闷、困惑、无所适从的气氛。邓小平南方谈话科学地、全面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主体思想内容为: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方法和手段,与社会模式的选择无关,平息了姓社姓资的争论;强调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防止和平演变;强调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强调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指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思想是一个整体,是邓小平理论的精华。邓小平南方谈话对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成果的扩大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经济和改革开放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保证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地发展,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性影响,同时,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标题:南方谈话背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63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