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及控制措施方案
质量通病防治及控制方案一、工程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新城区新公管项目2#、3#住宅楼2工程业主内蒙古荣氏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3设计单位北京中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4建筑面积2#楼23681.02㎡、3#楼22482.18㎡5场地面积43582.18m26工程地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北临统计局街、东临展览馆西路7质量目标2#楼青城环、3#楼合格工程8结构形式2#楼框架结构、3#楼剪力墙结构9基础形式筏板基础二、主要参建单位包括:建设单位:内蒙古荣氏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北京中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勘测单位:内蒙古地矿地质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内蒙古建信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内蒙古兴吉隆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本工程质量通病控制主要内容包括:地下室防水工程、砌体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楼地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屋面工程。三、质量通病控制引用标准及控制验收程序本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严格按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要求,严格执行《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这一强制性验收标准。为确保本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要求提出以下要求: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专项控制检查小组。2、制定了质量通病的控制程序,包括:工程控制交底→实施→检查验收→不合格处理。3、制定完善适用本工程施工特点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四、各分项工程控制措施1、地下室防水工程1.1本工程地下室防水包括结构自防水和建筑防水处理二部分组成。结构自防水做法:地下室底板、墙、砼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S6;两道设防:混凝土结构自防水+0.7+1.3双层高分子聚乙稀丙纶防水卷材,外墙板施工缝、后浇带采用-3mm×300mm止水钢板。建筑防水做法:垫层面1:1水泥砂浆压实抹光;0.7+1.3双层高分子聚乙稀丙纶防水卷材;保护层做法采用40厚C20细石砼保护层。1.2结构自防水质量控制要点: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及配合比选择;2)、混凝土坍落度控制;3)、混凝土浇筑要求控制;4)、地下室外墙板施工缝处理控制;5)、混凝土成品保护(养护)控制;.1.3建筑防水处理控制要点:1)、基层处理;2)、原材料质量控制及配合比选择;3)、施工工艺的选择及细部处理控制;4)、成品保护1.4、防治及控制内容1)、防水混凝土中水泥标号不宜低于425号,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参有活性粉细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含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宜为1.2~2.5,水灰比不应大于0.6。施工前应根据设计的要求和现场要求情况,在实验室进行试配,配制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抗渗等级高0.2mpa,并确定其配合比。2)、防水混凝土中亦掺入外加剂和外掺料,使混凝土的坍落度满足施工要求。当外加剂渗量低于水泥用量1%时,应先行溶解并稀释成浓度较低的溶液使用。3)、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低于2分钟。(掺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4)、防水混凝土模板支撑应坚固平整,拼缝严密,不漏浆。固定模板时,宜采取工具式螺栓法。采用工具式螺栓法穿过防水层时,应在螺栓中部设置止水环,当采用钢板止水环时,钢板与螺栓必须满焊,拆模时打去螺栓两端活动拉杆头,清理干净并干燥后,采用密封材料封堵,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或膨胀水泥砂浆堵实抹平。5)、浇筑混凝土前,应将预埋件、穿过防水层的管道等固定牢固。大口径管在横穿防水混凝土时,应在管底部开设排气孔以利于浇捣排气。6)、防水混凝土内部的各种钢筋和绑扎铁丝均不得接触模板,为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制作混凝土或沙浆垫块承垫。7)、防水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一般为30~40cm)但又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形成施工缝。混凝土必须采取机械振捣密实,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度,不得漏振,亦不得过分振捣以防造成离析现象。8)、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应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在墙体上的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地板不小于300mm及顶板底部;竖向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变形缝处。9)、当施工缝处继续施工时,应先凿去浮石和浮浆,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再铺上一层20~25mm厚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所用的材料和灰砂比应与混凝土的材料和灰砂比相同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并宜采取二次振捣工艺。10)、施工缝处理:对基础底板与墙板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凿除,并冲洗干净,在基层处用堵漏王胶浆先进行涂刷一遍,待胶浆干燥后,用堵漏王满堵与墙体刮平,外侧涂刷2厚水乳性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13)、防水层完成24小时后应立即进行覆盖撒水或喷洒养护剂养护。养护时应避免受冻和烈日爆晒,砂浆层应养护不少于7天。2、高层结构中梁、板、柱、剪力墙钢筋安装位置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结构受力情况,除必须遵守施工规定外,加强设计图纸会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使一些钢筋绑扎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以确保钢筋不偏位。2.1常见筋工程质量问题2.2柱子纵向钢筋偏位2.2.1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基础插筋和楼层柱子纵筋外伸常发生偏位情况,严重者影响结构受力性能。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及时进行纠偏处理。2.2.2原因分析①模板固定不牢,在施工过程中时有碰撞柱模的情况,致使柱子主筋与模板相对位置发生错动;②因箍筋制作误差比较大,内包尺寸不符合要求;③不重视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④施工人员随意摇动、踩踏、攀登已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使绑扎点松弛,纵筋偏位;⑤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极易触动箍筋与纵筋,使钢筋受振错位;⑥梁柱节点内钢筋较密,柱筋往往被梁筋挤歪而偏位;⑦施工中,有时将基础柱插筋连同底层柱筋一并绑扎安装,整个骨架刚度差而晃动,造成偏位。2.2.3预防措施①设计时,应合理协调梁、柱、墙间相互尺寸关系;②按设计图要求将柱墙断面尺寸线标在各层楼面上,然后把柱墙从下层伸上来的纵筋用两个箍筋或定位水平筋分别在本层楼面标高及以上500mm处用柱箍点焊固定;③基础部分插筋应为短筋插接,逐层接筋;④按设计要求正确制作箍筋,与柱子纵筋绑扎必须牢固,绑点不得遗漏;⑤柱墙钢筋骨架侧面与模板间所有垫块厚度应一致,并为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⑥在梁柱交接处应用两个箍筋与柱纵向钢筋点焊固定,同时绑扎上部钢筋。2.3框架节点核心部位柱箍筋遗漏2.3.1框架节点是框架结构的重要部位,但节点的梁柱钢筋交叉集中,因此,遗漏绑扎箍筋的现象经常发生。2.3.2原因分析因设计单位一般对框架节点柱梁钢筋排列顺序、柱箍筋绑扎等问题都不作细部设计,致使节点钢筋拥挤情况相当普遍,造成核心部位绑扎钢筋困难的局面。2.3.3预防措施①施工前,应按照设计图纸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框架节点钢筋绑扎顺序;②框架纵横梁底模支撑完成后,即可放置梁下部钢筋,把符合设计要求的柱箍筋套入节点部位的柱子纵向钢筋绑扎。先后将横纵梁上部纵筋分别穿入各自箍筋内,最后,将各梁箍筋按设计间距拉开绑扎固定,即“先纵后横”。2.3.4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规定的数值。2.3.5原因分析①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按原材料下料长度的合理搭配;②忽略了某些构件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的规定;③错误取用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数值④分不清钢筋位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2.3.6防治措施①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按哪个分号配,要加文字说明;②记住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受力钢筋接头均应焊接,不得采用绑扎③若分不清钢筋是所处部位是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位置均应按受拉区的规定处理。2.4梁箍筋弯钩与纵筋相碰2.4.1在梁的支座处箍筋弯钩与纵向钢筋抵触。2.4.2原因分析梁箍筋弯钩应放在受压区,从受力角度看,是合理的,而且从构造角度看也合理。但是,实践中还会出现另一种矛盾:在目前的高层建筑中,采用框架或框剪结构形式的工程中,大多数是需要抗震设计的,因此箍筋弯钩应采用135度,而且平直部分长度又较其他种类型的弯钩长,故箍筋弯钩与梁上部二排钢筋必然相抵触。2.4.3防治措施绑扎钢筋前应先规划箍筋弯钩位置,弯钩可放在梁上部(构件受压区),但应特别绑牢,必要时用电焊点焊,对于两层或多层纵向钢筋的,则应将弯钩放在梁下部。3、混凝土结构工程3.1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现象一: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1)、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2)、防治的措施。(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宜;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现象二: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1)、产生的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2)、防治措施(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塑料胶带堵严,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现象三: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1)、产生的原因(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4)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2)、防治的措施(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现象四: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1)、产生的原因(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5)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2)、防治的措施(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
本文标题: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及控制措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8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