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病毒有关试题一、选择题。1、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B)A.脂类B.多糖C.蛋白质D、磷脂双分子2、最先发现病毒的是:(A)A.巴斯德B.柯赫C.伊万诺夫斯基D.吕文虎克3、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B)A.DNA和RNAB.DNA或RNAC.DNAD.RNA4、病毒的大小以(B)为单位量度。A、mB、nmC、mmD、cm5、下列生物属于病毒的是(C)。A、痢疾杆菌;B、结核杆菌;C、痢疾杆菌噬菌体;D、大肠杆菌。6、病毒的增殖方式是:(A)A.复制B.二分裂C.分枝D.减数分裂7、以下病毒在细胞核内复制的有(A)A.腺病毒B.痘病毒C.小RNA病毒D.嗜肝DNA病毒8、病毒物理颗粒计数方法测定的是(C)A.有活力的病毒数量B.无活力的病毒数量C.有活力的病毒数量与无活力的病毒数量总和D.致病性的病毒数量9、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B)A.核酸B.蛋白质C.多糖D.脂类10、T4噬菌体属于(C)A螺旋对称B立方体对称C复合对称D都不是11、以增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是(D)A细菌B酵母菌C霉菌D病毒12、下列微生物能通过细菌滤器的是(C)A细菌B酵母菌C病毒D霉菌13、决定病毒感染专一性的物质基础是(A)A核酸B蛋白质C脂类D糖类14、以温和性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的DNA片段转移到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B)A转化B转导C接合D突变15、溶源性细菌对(C)具有免疫性。A所有噬菌体B部分噬菌体C外来同源噬菌体D其他噬菌体二、填空。1、毒粒的基本化学组成是(核酸)和(蛋白质)。2、病毒蛋白根据其是否存在于毒粒中分为: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3、非增值性感染的类型:流产感染、限制性感染、潜伏性感染4、病毒的寄主有:微生物植物动物5、病毒颗粒的核体与核心一起构成的复合物为(核壳)6、温和噬菌体有三种存在状态即游离态,整合态,营养态7.病毒由于无核糖体和-能量、代谢酶,故不能独立生活。8、能使病毒变形失活的物理因素有X-射线、r-射线、紫外线、高温。9、大多数DNA动物病毒的核酸在细胞核复制,蛋白质在-细胞质合成,病毒粒子的组装在细胞质完成。10、只含有侵染性蛋白质的病毒是阮病毒。三、名词解释1.、溶源细胞: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寄主细胞称为溶源细胞,或叫细胞溶源化,溶源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以极低的频率(10-6)发生自发裂解,在用物理或化学方式处理后,会发生大量裂解。2、类病毒:是含有侵染性RNA分子,没有蛋白质外壳的一类植物病毒。3、前嗜菌体:整合在溶源细胞染色体上的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噬菌体或前噬菌体。4、逆转录病毒:这一类病毒含有逆转录酶,在该酶的作用下,能以病毒自身的(+)RNA为模扳,合成(-)DNA,再以(-)DNA为模板合成(+)DNA,(+)DNA可以作为模板转录mRNA后合成蛋白质。四、填图绘出T4噬菌体的形态图并标明各部位名称。五、简答1、简述病毒的复制的5个阶段答:吸附、侵入、脱壳、病毒大分子的合成、装配与释放2、请简述病毒的特点答:(1)不具有细胞结构,一些简单的病毒仅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构成,故可把它们视为核蛋白分子。(2)一种病毒的毒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而且病毒不具有完整的酶系统和能量合成系统,也不具有核糖体。(3)病毒是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物。3、病毒壳体结构有哪几种对称形式?毒粒的主要结构类型有哪些?答: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裸露的螺旋对称毒粒和二十面体毒粒,有包膜的螺旋状毒粒和二十面体毒粒、复杂毒粒。4、亚病毒因子有哪些类,各有何特点?要点:类病毒:裸露的低相对分子质量侵染RNA,无蛋白质外壳、无编码功能、利用宿主RNA聚酶Ⅱ进行复制;卫星病毒:有核酸基因组,依赖辅助病毒复制,特异性外壳壳体化;卫星RNA:低相对分子质量RNA,被辅助病毒的质外壳包装、依赖辅助病毒复制;朊病毒:蛋白质侵染颗粒、无核酸,为亚急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因子。许多较高同源性的DNA重复序列,称之为遗传丰余。卫星病毒、卫星RNA、类病毒和DI颗粒的性质比较见下表。性质DI颗粒卫星病毒卫星RNA类病毒依赖辅助病毒复制是是是否特异性外壳壳体化否是否否辅助病毒外壳壳体化是否是否抑制辅助病毒复制是是是与辅助病毒序列同源性是否否在体内和体外RNA的稳定性低低高高5、简述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的区别答:结构蛋白系指构成一个形态成熟的有感染性病毒颗粒所必须的蛋白质,包括壳体蛋白、包膜蛋白和存在于毒粒中的酶;非结构蛋白系指由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产生并具有一定功能,但不结合与毒粒中的蛋白质。6、噬菌体感染可能给宿主细胞带来什么影响?答:①抑制宿主细胞大分子合成:抑制宿主基因的转录、蛋白质合成、DNA合成;改变宿主限制系统;②噬菌体释放对细胞的影响:细胞表面免疫学性质的改变,细胞膜失去稳定;③溶源性感染对细胞的影响:免疫性、溶源性转变。7、简述结构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答:①构成蛋白质外壳,保护病毒核酸免受核酸酶及其它理化因子的破坏;②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与易感细胞表面存在的受体具特异性亲和力,促使病毒粒子的吸附和入侵;③决定病毒的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④构成病毒酶,或参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入侵(如T4噬菌体的溶菌酶等),或参与病毒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病毒大分子的合成(如逆转录酶等);8、简述溶源细胞的特征。答:(1)免疫性(2)形成新的代谢产物(3)自发裂解(4)复愈性(5)诱发裂解六、问答1、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及其功能是什么?答: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是核酸和蛋白质,某些负责的病毒还有脂类、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其他成分。病毒的核酸具有遗传功能和致病作用。病毒的蛋白可分为衣壳蛋白、囊膜蛋白和酶蛋白。病毒的蛋白质功能如下:1、保护病毒核酸2、决定病毒感染、吸附的特异性3、作为病毒抗原的主要成分4具有毒性作用5具有酶的作用。2、噬菌体效价?如何测定噬菌体的效价?答:噬菌体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pfu)或感染中心测定方法:双层平板法、电镜直接记数法。用双层平板法测出的效价比用电镜直接记数得到的效价低。前者是计有感染力的噬菌体粒子,后者是计噬菌体的总数。3.、什么叫烈性噬菌体?简述其裂解性生活史。答:烈性噬菌体: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①吸附噬菌体尾丝散开,固着于特异性受点上。②侵入尾鞘收缩,尾管推出并插入到细胞壁和膜中,头部的核酸注入到宿主细胞中,而蛋白质衣壳留在细胞壁外。③增殖增殖过程包括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注入细胞的核酸操纵宿主细胞代谢机构,以寄主个体及细胞降解物和培养基介质为原料,大量复制噬菌体核酸,并合成蛋白质外壳。④成熟(装配)寄主细胞合成噬菌体壳体(T4噬菌体包括头部、尾部),并组装成完整的噬菌体粒子。⑤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成熟后,脂肪酶和溶菌酶促进宿主细胞裂解,从而释放出大量子代噬菌体。
本文标题:微生物试题-病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9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