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中级财务会计课件--第一章 总论
刘永泽陈立军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财务会计及其特点第二节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第三节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第四节会计确认与计量第五节财务报告要素目录财务会计是运用簿记系统的专门方法,以通用的会计原则为指导,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反映和控制,旨在为投资者、所有者、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的对外报告会计。第一节财务会计及其特点定义一、财务会计的特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比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1.计量和传送信息主要目标•2.财务报告工作核心•3.传统会计模式基本方法•4.公认会计原则指导◦1.财务会计以计量和传送信息为主要目标从信息的性质看,主要是反映企业整体情况,并着重历史信息。从信息的使用者看,主要是外部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等。从信息的用途看,主要是利用信息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管理会计的目标则侧重于规划未来,对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和决策,以及加强事中控制。◦2.财务会计以财务报告为工作核心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会计信息系统,是以会计报表作为最终成果。会计信息最终是通过会计报表反映出来。因此,财务报告是会计工作的核心。现代财务会计所编制的会计报表是以公认会计原则为指导而编制的通用会计报表,并把会计报表的编制放在最突出的地位。◦管理会计并不把编制会计报表当做它的主要目标,只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选择的或特定的管理信息,其业绩报告也不对外公开发表。◦3.财务会计仍然以传统会计模式作为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为了提供通用的会计报表,财务会计还要运用较为成熟的传统会计模式作为处理和加工信息的方法。传统会计模式也是历史成本模式,其特点是:(1)会计反映依据复式簿记系统。(2)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3)会计计量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复式簿记系统核心账户和复式记账形式凭证和账簿组织步骤序时记录分类记录试算平衡调整分录对账结账……复习◦4.财务会计以公认会计原则为指导公认会计原则是指导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准则,是组织会计活动、处理会计业务的规范。◦管理会计不必严格遵守公认的会计原则。公认会计原则特殊行业会计制度具体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组成补充二、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报告目标也称会计目标或会计报表目标,是指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人们期望通过会计活动达到的结果,或者说就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财务报告目标主要解决: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并非矛盾,各个国家财务报告目标的区别主要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许多国家都提出了双重目标,我国就是其中之一。受托责任观向资源所有者(股东)如实反映资源的受托者(经营者)对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决策有用观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对他们的决策有用的信息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发展◦我国的财务报告的目标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根据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会计的作用1.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合理的决策2.考评企业管理当局管理资源的责任和绩效3.为国家提供宏观调控所需要的特殊信息4.为企业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企业会计信息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社会公众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三、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总的来说,会计信息需求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它们分别是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是与企业具有利益关系的个人和其他组织,但他们不参与该企业的日常管理。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股东债权人政府机关职工供应商顾客其他集团信用代理人工商业协会竞争者企业组织所在的社区财务分析家关心公司某个方面经济活动的公民★向企业外部的使用者提供的会计信息,绝大部分是属于“强制性的”或是“必需的”对外财务报告的主要面向团体◦企业的内部员工也要使用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内部使用者包括:董事长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财务官(CFO)副董事长(主管信息系统、人力资源、财务等等)经营部门经理,分厂经理,分部经理,生产线主管……◦每位员工使用会计信息的具体目标不同,但这些目标都是旨在帮助企业实现其总体的战略和任务。四、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所有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在质量上必须达到一定质量要求。◦1.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可靠性真实性•如实表达,不加修饰可核性•信息经得住复核和验证中立性•不偏不倚,不带主观成分◦2.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联,即与使用者进行的决策有关,并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相关性的核心是对决策有用。一项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两个因素,即预测价值、反馈价值。能帮助决策者对过去、现在及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进行预测能有助于决策者验证或修正过去的决策和实施方案同时并存相互影响◦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能够被使用者所理解,即会计信息必须清晰易懂。可理解性是决策者与决策有用性的联结点。可理解性不仅是信息的一种质量标准,也是一个与使用者有关的质量标准。信息是否被使用者所理解使用者理解信息的能力信息本身是否易懂◦4.可比性可比性是指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会计信息尽量做到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统一性和一贯性是构成可比性的两个因素,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它们从属于可比性。A企业B企业统一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指标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统一性慎重选用会计方法或原则一旦选用,不得任意变动连贯性比较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比较不同企业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5.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确认、计量的依据”。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确认、计量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经济实质法律形式二者统一◦6.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之所以强调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考虑会计信息的效用和核算成本之间的比较。重要性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判断。从性质方面讲,只要该会计事项发生就可能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从数量方面讲,当某一会计事项的发生达到总资产的一定比例(如5%)时,一般认为其具有重要性。◦7.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处理原则:应预计可能产生的损失,但不预计可能产生的收益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8.及时性所谓及时性是指信息在对用户失效之前就提供给用户。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及时性在会计确认、计量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及时收集•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及时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并编制出财务报告及时传递•按照国家规定的期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五、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所谓会计环境,是指会计赖以存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客观环境。◦会计只有适应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并为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服务,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一)政治环境政治环境包括政治体制、政治路线、政治思想和政治领导。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不但对经济和法律具有制约作用,而且不可避免地决定着会计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在某种意义上,会计行为反映了一定的国家意志。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力量较强,会计在管理体制上必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二)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相应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及相应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管理体制,如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一般情况下,若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力量大,则政府对会计的直接管理程度就强;反之,则弱。美国政府对会计管理较弱,主要由民间会计团体来完成;我国与法国和日本比较接近,是由政府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三)法律环境法律环境包括立法、司法和监督制度,以及国家对法制的方针等。国际上通常存在两大法律体系,即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全国实行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由政府进行会计立法。法律体系对会计的影响代表国家大陆法系会计往往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会计人员所应用的会计原则,一般都体现于政府的法律、法规之中,会计准则以法律形式颁布,具有指令性、强制性和统一性的特点中国日本英美法系法律对经济活动的约束比较笼统、灵活。其会计规范往往采用公认会计原则的形式,主要由民间职业团体来制定。具体的会计事务主要是依据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企业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会计处理程序或方法英国美国◦(四)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社会文化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是不直接的、多维的。我国长期以来,儒家文化占主流,“尊上”、“唯上”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习惯,习惯于“照章办事”。在这种环境中,不适合采用公认会计原则和职业判断方式,而在现阶段,统一会计制度形式比较适合我国国情。一、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假设也称会计基本前提。它是对会计活动所处的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和基本程序等所作出的合理设定。会计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工作赖以存在的一些基本前提条件,是企业设计和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依据。会计假设既是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也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重要指导思想。第二节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基本假设会计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基本程序计量方法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这一假设认为,一个会计主体不仅和其他主体相对独立,而且独立于所有者之外。《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指出:“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即法人)是有区别的。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会计主体非法人会计主体法人会计主体法人会计主体非法人非会计主体法人独资与合伙企业拥有业主财产负债拥有资产企业集团所属企业A子公司A1子公司A2子公司A3所属企业B子公司B1子公司B2◦(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进行清算。《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地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我国规定以日历年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此外,企业还需按半年度、季度、月度编制报表,即把半年度、季度、月度也作为一种会计期间。◦(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二、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对于收入的确认应以实现为原则。对费用的确认应以发生为原则。根据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核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第九条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本文标题:中级财务会计课件--第一章 总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499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