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3第2单元综合提升(课件)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综合提升1.(2009·安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请你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就怎样推动安徽文化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首先注意模块限定《文化生活》,其次,注意推动安徽文化创新措施既要结合材料,更要注意把握教材知识的归纳总结,此题在于平时的知识的积累和总结。答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安徽改革开放的实践,汲取营养,推动文化创新。继承安徽省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交流,推陈出新。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促进文化的全面繁荣。2.(2008·广东单科)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本题漫画根据方成的《洗澡》改编。(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解析:(1)本题是一道漫画题。看漫画,在文化教育中用元宵节洗刷西方情人节,说明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2)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借鉴、融合过程中,首先要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推陈出新;其次要坚持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平等交流;再次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答案:(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偏差。(2)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思辨类主观题研究政治思辨类题目近年来在各地的高考试题中经常以辨析题、评论题、辩论题的形式出现,有的还给出一定的背景。但不论其形式如何,从题目中针对问题给出的观点来看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一)全对全错型1.命题特点此类型所给观点的正确性或错误性一目了然,故解读重点在于对其正确(或错误)的充分论证。2.解题技法在明确其正误性质的基础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对观点的正确性(或错误性)多角度、全方位论证。(二)正误混合型1.命题特点即命题有正确的一面,也有错误一面的辨析题。该题型有三种形式:一是总体上正确,但其中包含不合理的因素;二是总体上错误,但其中含有合理因素;三是前提正确(错误),但结论错误(正确)。2.解题技法首先指明正确的一面,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之所以正确的理由;其次指明错误的一面,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之所以错误的理由;最后,进行概括总结或点题结论指出应怎样正确认识或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三)片面型1.命题特点命题有正确的一面,但对说明或解决问题来说,理由或方法是不充分、不全面的。2.解题技法首先肯定命题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然后,再补充若干理由或方法;最后指出命题是片面的。(四)附加条件型1.命题特点这类辨析题所给的命题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即附加一定条件后,使命题在特定条件下正确或错误,在此基础上才能分析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2.解题技法回答这种问题的关键是找准条件。首先,附加一定的条件,使命题正确,并分析说明其正确的理由;其次,再附加某一特定条件,使命题在这一条件下是错误的,并分析说明其错误的理由;最后,进行概括总结或点题结论。【例1】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辨题:文化创新的主体是文艺工作者,文化创新来自于文艺工作者的灵感。解析:这是道“正误混杂型”思辨题。辨题认识到文艺工作者及其灵感的重要作用,这是其合理成分;但“主体”和“来自于”的说法则将文艺工作者及其灵感作用扩大化,须正确阐明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答案:(1)文化创新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努力工作,但文化创新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2)文化创新的确与文艺工作者的灵感分不开,但是文化创新的最终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同时,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充足的条件。社会实践也是文化创新的唯一检验标准和目的。(4)题目夸大了文艺工作者及其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而忽视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实践的作用,因此是错误的。【例2】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HAIBAO)寓意为“四海之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海宝”从头到脚都充满了涵义。辨析:“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是文化创新的过程。解析:这是道片面型思辨题。既要说明文化创新必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同时要说明立足社会实践这一根本途径和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这一重要途径。答案:“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题中观点有其合理性。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文化的继承,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从头开始。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批判性继承;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还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题目中的观点只看到文化创新的一个方面,是片面的。
本文标题: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3第2单元综合提升(课件)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033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