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指标研究总报告(康宁 中国教育电视台)
1课题名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指标研究课题批准号:BIAO10093课题类别:国家一般课题课题拨付经费:4万元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鉴定时间:2009年10月课题负责人:康宁中国教育电视台主要成员:张志君、张振助、赵曙光、顾佳峰、刘亚荣、宋东霞、傅炜、贺绍禹、祝新宇2研究总报告一、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课题研究的理论内容与基本观点(主要反映在中期报告与专著《中国经济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创新》中):(一)运用制度分析方法研究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必要性。课题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研究背景出发,提出研究问题,讨论了该问题的历史演变和迫切需要研究的现实意义。课题对国内外研究转型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创新的有关文献,包括在改革关键时期引起高等教育资源变化的重大改革政策研究文以及对本课题研究主题以及对持续性的制度创新过程有影响的研究观点进行了分析。这些文献形成了我国转型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线索,搭建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探索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有效性的理论平台。从转型期比较研究理论出发,提出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托为新制度经济学等,同时把制度分析方法、历史文献研究方法、案例考察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作为本研究的基本研究方法。(二)转型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转换与创新过程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的制度背景下产生并发展的。因此,本研究寻求的理论依据从这一历史背景出发,认为在现有理论体系中遇到了三个解释“断层带”,而一般资源配置理论并不解释资源配置的转换与创新。因此,提供解释转型期这一转换与创新的理论依据乃当务之急。本研究选择了马克思的经典制度学说与新制度经济理论以及人力资本产权假说,作为对转型期资源配置转换与创新现象的一个理论分析依据,并为本研究提供了分析框架。(三)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历史演进和制度转型。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资源变化入手,重点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和后25年的资源总量与增量的变化,从中寻觅出建国后两个不同历史阶段高等教育资源总量与增量的变化特点与趋势。本部分运用历史事件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在比较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下,重点探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变化与制度转型的关联性,以及不同约束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特点,得出一个重要推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在历史演进中的嬗变,深受制度变迁因素的影响。(四)我国转型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持续发展特征与发展环境的关联性。重点讨论两种不同制度背景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特征,通过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案例,分析转型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换的演变特点,并论证在不同制度安排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特征具有本质区别。同时,从考察我国整个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换与创新的制度变迁推论出,假如资源配置的转换和生成是外部制度环境与内部制度安排相互作用、相互约束的变迁过程,则必然涉及以下两点的推论,即:外部制度环境是新的资源配置方式转换和生成的必要条件,而内部制度安排是其充分条件。本研究还系统分析了引起我国高教资源配置方式变化的基本外生性变量,特别是市场化发展的程度,它们使整个经济制度重构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转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五)我国转型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选择与成因分析。试图从产权主体特征变化的微观层面寻求资源配置制度转换的生成机理,讨论了配置方式的转换和生成应具备的充分条件。这主要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的体制与机制转换,特别是相关的制度创新,其集中表现在微观产权主体和组织结构的行为变化。本研究从微观层面上提供了一个以人力资本产权为核心的资源配置转换基本分析框架,论证我国转型期高教资源配置在向人力资本产权的治理结构这一制度安排转换的条件与依据。同时,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企业组织结构相对应的大学组织结构的制度安排。(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三种配置力量作用特点与制衡条件。重点讨论转型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微观组织存在的大量制度替代(制度创新)现象,在此基础上,提供了解释大学组织治理结构与资源配置相对优化在三种配置力量间所发生的机理框架。重点研究大学组织治理模式与市场、政府、学术三种力量制衡背后的制度安排与约束关系,(1)论证三种制衡力量是一个社会长期制度结构的反映,是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存在的产物;(2)分析三种力量之间的张力与整合不仅影响不同制度环境下资源进入高等教育机构的形式,而且影响资源的转换使用以及资源的产出方式;(3)重点论证在不同制度背景下微观组织资源配置模式的差异与三种制衡力量相互间力量对比整合的关系。(七)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的约束分析。以整体历史变迁为背景和基础,运用制度比较分析方法,重点描述几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转型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变迁的案例,以一些典型调查与文献为线索,解剖1978—2003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演进历程与特点,考察在以市场体制生成基础上的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演进逻辑与约束条件,讨论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变化作3为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的一部分,是如何受制于外生性因素,又是如何作用于内生性变量;从而揭示我国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变迁特征、规律以及相关约束条件,阐述转型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过程是一个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过程;讨论在不断完善的市场环境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演进趋势。(八)基本结论:(参见专著)(1)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总量变化的成因主要是在新制度生成与转换过程中实现的。(2)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来,中国教育资源配置转换的路径性质、方向、速度深受制度转换初始条件的制约。(3)转型期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在制度创新上呈现为“大海规则”,在制度变迁上呈现为“微笑曲线”。(4)市场经济基本制度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因,明确制度制度创新的微观基础取决于一个“好”的市场框架下资源配置主体转换生成的约束条件。(5)有效的大学组织治理结构是置身于市场经济之上的学术、市场、政府等“三种力量”张力与整合的相对均衡。以上研究的主要思路见下图。这部分研究为转型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论,成为本课题成果之一。课题研究的实证内容与基本观点(主要反映在结题报告中《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指标体系研究报告》):本课题实证内容的研究假设是,当制度环境发生决定性的、本质的、不可逆转的变化时,与之相适应的政府、市场、学术三种力量将影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性质、程度与方向,与制度创新相4一致的资源增量通过转换、让渡与替代资源存量,逐步使新资源配置方式替代旧有配置方式而成为主导模式。本课题力求将上述问题的研究焦点收敛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变化的转型程度,并尝试对转型程度建立一个可观察、可操作、可量化的指标体系,以此测量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正在向什么方向变化,变化的趋势是什么,什么导致了变化的方向、速度和力度。本课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为宗旨,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目标、市场化发育程度指标、现代化发展指标等作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制度环境参照体系,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与客体及相互关系入手,重点描述与分析高等教育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资源配置状况,以此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建立一个简洁而充分的转型程度指标体系,对我国转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供理论解释模式,并试图建立理论推测上的制度转型解释模式,为公共政策提供转型期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依据。课题组选择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框架、统计分析和历史文献资料分析方法,以及观察转型中的重大案例考察法和专项问题调查方法。通过对不同国家(发达、发展、转型)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分析,包括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转型的模式研究、高等教育微观主体行为和组织有效性研究,以及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转型的描述判断与预测指标设定研究等,重点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变化特征进行解剖,研究设计能够比较客观反映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程度状况的指标设置方法,建立一个简单的,但是具有足够的解释力的转型程度指标体系,给出一个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的理论分析框架,使其能够描述资源配置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预测发展趋势,以期为仍然处于转型期的我国高等教育的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提供一个参照与支持样本。本课题所指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既包括原有政府管制的资源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让渡给其他主体,又包含被市场机制替代的资源,还含有市场无效与其它主体无力承担而由政府按新机制干预的资源,即转换资源。因此,转型程度是一个由多元化和多层面构成的相对概念,是三种力量不断较量博弈新生的结果,而非两个非此即彼极端的绝对概念,更不是判断转型效果优劣的指标。本课题所指的转型是指1978-2008年的三十年,正是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力推改革、全面开放、整体转轨的三十年。1978年以后,我国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选择以市场机制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从质疑原有体制到探索市场体制,再到确立并完善市场机制,三十年的跨度,浓缩的是一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史与社会发展变革史。这一改革历史命题的破解是亿万人民创造性参与和实践的成果,是确立重建新制度并不断支付制度成本与扩大享受新制度收益面的过程。这一制度性变革直接导致传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从制度安排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稀缺资源,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处在一个不断选择和优化配置方式的过程之中,从大量地政策文献与改革实践可以看到这一持续选择与配置过程,而已经确定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又将决定其资源优化的程度与事业发展的良性状况。本课题所用“指标”乃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更接近于“指数”,其意是指“用于测定各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自然界与社会都各有自己的体系,一般说来,自然界的体系遵循自然法则,而人类社会的体系则要复杂得多。谈到体系和使用体系,都要注意它的整体性、内在关联性,将“指标”与“体系”放到一起,本课题主要目的是为了测量多个彼此相关的事物在不同情况下的综合变动,是可控制研究课题,也属社会性研究的实证范畴。本课题通过指标体系表明,它带给高等教育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作为稀缺资源配置的供求方式与改变路径。在这个过程中,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变不仅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也受到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变革需求;不仅表现为以市场机制为资源配置方式的总体转变,也表现为各个资源由于不同的利益驱动和不同发展主体的约束条件呈现不同配置特点;同时整个资源配置转型期不仅表现为是以政府改革为主导、以制度创新为标志、以渐进性改革为基本特征,也表现为在改革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选择进程和不同转变程度,甚至有进有退,有快有慢。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不是评价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不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问题,而是着重就不同资源配置形式的转换原因,提取关键变量,并依据这些变量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做出具体的描述和测量。因此,本课题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假设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正在由传统计划模式向市场机制约束下的政府干预、市场配置及学术治理相制衡的方向过渡。它将决定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走向、结构、供需、收益的本质变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持续动力与不可逆转的制度安排,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创新的重点将是分层、分散、分权、自治与制衡趋势。那么,依据研究报告第六章转型程度指标体系测量的结果,得到了一系列具有实证参考价值的研究结论:5(1)资源配置转型初始条件。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换到目前呈现的形态与结果是深受制度转换初始条件制约的,同时它转换的速度、实现的程度、达到的力度都受到同样变化的外部制度的条件约束。其初始条件是中国选择了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使整个配置资源的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参见图1),“微笑曲线”的始发端是计划经济的终结端,也是市场经济的初始端。图1“微笑曲线”见图1,课题组把转型期中国高等教育制
本文标题: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程度指标研究总报告(康宁 中国教育电视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048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