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指标及意义
第二部分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指标和意义内容提要123饮用水安全现状农村饮水监测指标分类监测指标及意义第一节:饮用水安全现状1423水与人体健康天然水体组成我国饮用水面临的严重形势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一.水与人体健康水约占成人体重的64.7%,成人每日的生理需水量约为2.5~3升,人的一切生理和生化活动都需要在水的参与下完成,人失水到15~20%时,就有死亡的危险。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人类80%的疾病与水有关平均每8秒钟有一名儿童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每年有12亿人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患上多种疾病。200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水:20亿人口因水而死”二、天然水体组成分类主要物质悬浮物质细菌,病毒,藻类及原生动物,泥沙,粘土等颗粒物胶体物质硅,铝,铁的水合氧化物胶体物质,粘土矿物胶体物质,腐殖质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溶解物质氧,二氧化碳,硫化氢,氮等溶解气体,钙,镁,钠,铁,锰等离子的卤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等盐类,其他可溶性有机物————(源自WHO饮水准则)三.我国饮用水形势非常严峻图1:中国和世界的人均水资源现状0200040006000800010000中国世界人均水资源三.我国饮用水形势非常严峻(1)水资源短缺。中国是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中国人均水资源仅为2300立方米,而世界人均水资源达到9200立方米,中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水平的25%,全国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约有4700万人严重缺水,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2)水源水污染严重图2:中国七大水系污染状况I类9%II类18%III类20%IV类16%V类9%劣V类28%I类II类III类IV类V类劣V类(2)水源水污染严重中国七大水系污染现状调查(2005年)的结果显示:I~III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46.75%);IV类:适用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水区;V类: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长江、珠江水系总体水质较好;黄河、松花江水系呈现中度污染;淮河、海河、辽河均属于重度污染。七大水系主要污染指标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石油类。(2)水源水污染严重图3:28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水质状况I类0%II类7%III类21%IV类11%V类18%劣V类43%I类II类III类IV类V类劣V类(2)水源水污染严重2005年通过对28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水质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太湖、滇池和巢湖水质均为劣五类。根据8部委的调查,全国重点地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62%,621个水样中有38%的水样出现一项或多项有机物超标,南方地区有机物污染重于北方,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样52%出现恶化趋势,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及近郊地下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有机物污染,浅层污染重于深层。(3)废水排放量居高不下据统计,1990~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量仍呈上升趋势,到2005年达到524.5亿吨。(4)饮用水水质不容乐观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仍有20%达不到饮用水卫生标准,农村供水有50%达不到饮用水卫生标准。据统计,全国仍有约4亿人饮用受到有机物污染的水,其中农村约有3亿多人饮不上安全水。(4)饮用水水质不容乐观2006年8月至2007年11月,全国爱卫会、卫生部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水样中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的水样超标率为44.36%;地面水超标率为40.44%,地下水超标率为45.94%;集中式供水超标率为40.83%,其中近3年中央投资建设水厂超标率为38.99%,分散式供水超标率为47.73%。(4)饮用水水质不容乐观农村饮用水超标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指标超标,饮水中因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所引起的水质超标率为25.92%;集中式供水中有消毒设备的仅占29.18%,分散式供水均直接采用源水。农村饮用水消毒率低,是导致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四、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全球有10亿人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源水,其中半数人口在亚洲,1/3在东盟和东亚国家(约4.15亿人),占该地区人口的21%,农村地区更为突出。据WHO估计,亚洲地区不安全饮水造成的过早死亡为73万人。目前,我国仍有约4亿人口饮用有机物污染的水,农村约3亿人饮水不安全。四、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1)病原体污染与介水传染病。饮用水受病原体污染可引起多种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尤其是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据报道,大约有40多种传染病可介水传播。目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介水传染病仍然没有得到控制。四、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过去20年间,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疾病——腹泻和病毒性肝炎已成为中国两大传染性疾病。近年,我国传染性疾病在整体上虽呈下降趋势,但因饮用水不合格及卫生设备不足,每年仍有大量的人群感染介水传染病。0100200300400500法定传染病介水传染病发病人数(万)图4:2006年法定传染病和介水传播疾病发病人数(1)病原体污染与介水传染病(1)病原体污染与介水传染病在我国的37种法定传染病中,介水传播疾病有8种,2006年上报法定传染病发病人数460.9万,其中介水传播疾病发病人数127.8万,占27.7%。据统计,在我国,介水传播疾病中,其他感染性腹泻、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的发病人数最多。(2)饮用水有机物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饮用含有有机物污染的饮水与肝癌、胃癌、食道癌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饮水中有机物包括:人工合成有机物(农药等)天然大分子有机物(腐殖酸、富里酸等)藻类及其代谢产物(藻毒素与肝癌有关)氯化消毒副产物(三氯甲烷、氯乙酸是潜在致癌物)(2)饮用水有机物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江苏省启东县不同水源地区居民肝癌患病率的比较结果表明:池塘和湖泊有机物含量高,水质污染最为严重,其饮用者肝癌患病率也最高。饮用水源患病率(1/100,000)顾公望(1998)苏德隆(1980)池塘/湖泊141.40101.35河水43.4542.64浅井22.260深井11.700(2)饮用水有机物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近年来,水源污染影响供水水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引起中央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松花江水污染、广东北江镉污染、长江四川段氨氮污染等。据报道,从2001年到2004年,我国共发生水污染事故3988起,平均每年近1000起,每天2~3起。近年来各地不断出现“癌症村”的报道,尤其淮河流域“癌症村”更令人关注。(3)饮水型氟、砷中毒2005年统计,全国饮水型氟中毒病区人口总数为8185万,氟斑牙和氟骨症患病率分别为26.27%和1.65%,北方大于南方。氟斑牙患者图片氟骨症患者图片(3)饮水型氟、砷中毒(3)饮水型氟、砷中毒根据2002年全国地方性砷中毒调查,我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分布于8省市区(内蒙古、山西、新疆、吉林、宁夏、青海、安徽、北京)受影响人口2343238人,砷中毒患病率高达9.7%。内蒙古、山西仍为我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重病区,其饮水含砷浓度最高。(4)痛痛病环境镉污染引起的慢性镉中毒。镉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肌肉萎缩,关节变形,骨骼疼痛难忍,不能入睡,发生病理性骨折,甚至死亡。1955年~1972年发生在日本富士山的痛痛病,就是因为患者长期饮用受镉污染的河水或食用以此水灌溉的稻米引起的镉中毒,1963年至1979年发病患者130多人,其中死亡81人。我国的湖北大冶和江西大余的镉污染区,贵州赫章镉污染区等地都曾经出现镉污染病人。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因慢性汞中毒引发的水俣病,确诊患者为12617人,其中死亡1400多人,其原因就是当地居民食用了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病人主要表现为运动失调、视野缩小、发音困难三大症状。企业为赔偿受害者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政府为企业救助发行国债27亿美元,整个社会随之经历了一个动荡的阶段,政府仅在水俣湾地区进行环境整治、修复工程就耗资4亿美元,历时13年,而且目前赔偿仍在继续。我国的松花江流域,贵州铜仁万山特区的“汞都”等地区汞污染严重,目前已经出现了汞中毒病人。(5)水俣病第二节:农村饮水监测指标分类12饮水标准是饮水安全的保障饮用水监测指标的分类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涉及的饮用水条件和饮用水类型十分复杂,党和国家对饮用水卫生工作一直十分重视,多次组织有关部门调查研究,制定适合国情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力求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饮水卫生标准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建国近六十年来,水质标准颁布了4次,从1956年的16项增加到1985年的35项,每次标准的修订都增加水质检验项目,并提高了水质标准。2006年修订标准从1985年的35项增加到106项,修订标准于2006年12月29日颁布,2007年7月1日实施。一、饮水标准是饮水安全的保障一、饮水标准是饮水安全的保障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发展史年限标准/规范项目数量指标1956年《饮用水水质标准》16感官指标、微生物指标和一般理化指标1959年《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17增加浑浊度,肉眼可见的水生生物及令人嫌恶的物质禁止出现1976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3主要增加了毒理学指标1985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35首次列入与人体健康有关的有机化合物和放射性指标2001年《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96将水质检验项目分为常规和非常规检验项目两种,但该规范对国际上十分关注的亚硝酸盐、溴酸盐以及贾第虫卵和隐孢子虫并未做出相应规定,且不具备国家标准的效力2006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6增加了71项饮用水卫生标准自1956年首次颁布以来,对我国的饮用水卫生事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促进和保障了饮用水卫生事业的发展。1991年卫生部、全国爱卫会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制定了《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标准准则》,该准则对农村饮水卫生与改水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使多年的农村改水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受益人口不断增加。最近5年,政府共安排国债资金98亿元,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80多万处,使5700多万农村人口告别了饮水难。一、饮水标准是饮水安全的保障二、农村饮用水监测指标分类新标准适用于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但考虑到一些农村地区受条件限制,完全达到标准要求还存在困难,所以对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部分指标现阶段放宽限制要求这些指标包括了3项毒理学指标,1项微生物指标及10项感官指标和一般理化指标。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和全国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点监测指标中,全国爱卫办从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中重点选择了20项有代表性的监测指标来开展监测工作。二、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指标分类项目具体监测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3项)色度(度)、浑浊度(NTU)、臭和味(描述)、肉眼可见物、pH、铁(mg/L)、锰(mg/L)、氯化物(mg/L)硫酸盐(mg/L)、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mg/L以CaCO3计)耗氧量(mg/L)、氨氮(mg/L)。毒理学指标(3项)砷(mg/L)、氟化物(mg/L)、硝酸盐(以N计)(mg/L)细菌学指标(3项)菌落总数(CFU/mL)、总大肠菌群(MPN/100mL)、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与消毒有关的指标(1项)应根据水消毒所用消毒剂的种类选择监测指标,如游离余氯(mg/L)、臭氧(mg/L)、二氧化氯(mg/L)等。第三节:农村水质监测20项指标及意义1、色度:【描述性定义】水的色度是对天然水或处理后的各种水进行颜色定量测定时的指标。【产生的来源】天然水经常显示出浅黄、浅褐或黄绿等不同的颜色。产生颜色的原因是由溶于水的腐殖质、有机物或无机物质所造成的。另外,当水体受到工业废水的污染时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分为真色与表色。真色是由于水中溶解性物质引起的,也就是除去水中悬浮物后的颜色,而表色是没有除去水中悬浮物时产生的颜色。这些颜色的定量程度就是色度。一、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一、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色度:【监测意义】色度是评价感官质量
本文标题: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指标及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079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