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汽车沥青阻尼片污染初调查
真的很可怕?汽车沥青阻尼片污染初调查(全文)2013-03-2619:42:21来源:网易汽车有12682人参与最近关于奔驰宝马等高档轿车使用了沥青导致车内污染的话题传的沸沸扬扬。作为汽车编辑,别看平时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车型,但对阻尼片几乎从未有过关注。为了能帮广大网友把这个“小东西”搞清楚,网易汽车最近进行了调查。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网易汽车3月26日报道最近关于奔驰宝马等高档轿车使用了沥青材质阻尼片,导致车内污染的话题传得沸沸扬扬。作为汽车编辑,别看平时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车型,但对“阻尼片”却几乎从未有过关注。为了能帮广大网友把这个惹人心烦的“小家伙”调查清楚,这几天我和同事们几乎打遍了网上能查到的所有阻尼片制造商电话,查阅了包括欧盟ECE,欧盟REACH,德国VDA,美国SAE等各种规范和资料,甚至连周末也泡在汽配城里,在专家的帮助下对各类车辆进行拆解检验,今天终于能够把最初步的调查结论与网友们进行分享。●目前网易汽车能得出的初步调查结论是:1.中国市场上可能多达90%的国产车型,以及相当比例的进口车型,都使用了沥青或沥青基的阻尼片材料(详见后文的拆车图示)。迄今为止,欧盟并未有任何法规,明令禁止沥青材料在汽车中的使用,而宝马在欧洲弃用沥青阻尼片20年的说法也并不成立;而中国正计划在6月1日推出一项主要针对沥青阻尼片的行业推荐标准——换言之,中国政府在未来很长时间段内,将继续允许沥青阻尼片在汽车中的广泛使用。2.沥青按照来源主要可分为煤焦油沥青和石油沥青,前者是毫无疑问的严重有毒有害物质,而后者的毒性相对有限(致癌性与汽油一个等级,下文详述)。换言之,汽车使用沥青阻尼片这一事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使用不达标甚至煤焦油沥青材质的阻尼片。3.因为缺乏相关强制性法律法规约束,国产汽车存在供应链污染风险,阻尼片只是车内有毒有害物质来源的冰山一角;但国外汽主流车企其实都建立有自身的防毒墙标准体系——问题的核心,在于他们能否有效执行这套防毒标准体系。对于“汽车使用沥青阻尼片并不可怕”这个结论嗤之以鼻的同志们,看到这里就可以忽略下面冗长的分析论述,直接去骂“小编收了黑心钱”之类的;因为这些同志想看到的并非是事实和科学讨论,而只是想看到他们期待的结论。同时,网易汽车也必须坦白,阻尼片毒性分析涉及到汽车,化学,材料,环保,医学,标准化认证等多个专业领域,我们团队中并没有这方面的全能专家,仅能把这几天我和同事们穷尽各种可能,通过相关的行业专家、厂商了解和查阅到的资料,向大家陈述了解到的事实和现象。至于污染的检测,受制技术因素暂时无法建立绝对足够科学的实验条件(尤其是沥青中最具毒性的多环芳烃),我想用手持类的便携仪器检测一定会遭网友骂不严谨的。事件的起因来源于某媒体对于奔驰宝马沥青阻尼板污染的报道,相信各位车友都看了相关视频。OK,电视上的事儿就先放一边,我们就这个话题来展开讨论。实际上,我从公开资料以及多位行业人士采访中得知,汽车中使用沥青材料并非是一个行业秘密,而是一直都完全公开的事实,之所以消费者在报道中看到奔驰宝马等车型使用沥青阻尼板的材质感到十分震惊,是因为平时大家对这个行业几乎没有了解,包括我自己。因为我也是车主,高档车都如此,而我的低端车型岂不是更为严重,每天吸收沥青中挥发的污染气体实在是太悲剧了。●沥青是剧毒物质吗?事实上,情况远没有我想象中的可怕,据了解,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车型,沥青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已经在这个行业里存在了很多很多年,完全算得上是汽车制造的“传统工艺”。当了解到沥青的分类,我似乎又没那么紧张了,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可能应用在汽车上的是前两种。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即焦油蒸馏后残留在蒸馏釜内的黑色物质。煤焦沥青中主要含有难挥发的蒽、菲、芘、等,这些物质具有毒性,如果长期与人体接触,对人的危害是很大的。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根据提炼程度的不同,在常温下成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由于它在生产过程中曾经蒸馏至400℃以上,因而所含挥发成分甚少,经过合适的处理后,常温下毒性显著减弱。毫无疑问,煤焦沥青显然不可能达到车辆生产的要求;而国内主要阻尼片企业都是从大庆等油田直接采购石油沥青做材料。绝不能说石油沥青没毒,但这种毒性相对轻微,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致癌物分类(2005)中显示,煤焦油沥青属于1类致癌物,但气化沥青提取物,以及工人在铺路等工作中直接暴露在沥青及其挥发物等情况,都被归类于2B类,也就是“可能致癌但没有明确的证据”,实际上,汽油、印刷工艺、干洗、以及避孕类药物等也在2B分类。参考资料:IRAC官方致癌物分类(点击查看)就像平时喝水的塑料杯子一样,塑料本身也是含有有毒物质的,如果它的毒性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便基本不会对人产生危害。汽车上的沥青也是如此,我并不是在为沥青的毒性开脱,因为中国将于6月1日开始实施一项主要针对沥青材质阻尼片的行业推荐标准《HG/T4384-2012汽车用阻尼胶片》,这个标准由中国化工协会起草,发改委正式颁布实施,这个标准无疑证明了对化学品毒性研究更专业的化工协会,并未考虑禁止沥青材料在阻尼片行业中的使用。●阻尼片是什么东西?为何要使用沥青做阻尼片材料?阻尼片是贴在车身内表面的一种粘弹性材料,紧贴着车身的钢板壁上,主要是为了起到减少噪声、减少震动的作用,也就是说起到阻尼作用。其次,沥青阻尼板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补强”,也就是增加强度,因为车辆钢板都很薄,如果大面积使用的话非常容易变形(非结构支撑件),在铁皮上面附上沥青实际上可以显著增加铁板的强度。●国内有多少车装备了沥青或沥青基阻尼片?根据北京一家知名汽车隔音服务商介绍,在他们进行隔音施工的车型中,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车型都有沥青阻尼片,尤其是B级或者B级以下车型,几乎无法避免沥青的存在,它藏在车辆的地板下、侧围、后备厢等等很多地方,作用之一就是吸收震动,根据车型大小不同,一般汽车使用沥青材质的重量为8-15公斤(阻尼板生产厂给出的数据)。●进口车有沥青阻尼片么?拆车证实:有!在电视曝光的新闻中,提到阻尼板是国产车型才有的,那么在进口车型中有没有呢?我们特意拆下了同事的进口德国产宝马E90坐垫,一大片银色的阻尼材料展现在我们面前,按照现场技术人员鉴定,它是在黑色的沥青阻尼垫上涂上了一层银色涂料。刮开涂料后,里面确实是黑色的,说实话,我并不能断定这黑色的一定是沥青,但我还是相信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的。如果专业技术人员判断准确,那么所谓欧盟1976年后禁用沥青阻尼片,宝马在德国弃用沥青阻尼片的说法就绝对不成立。●国外是否允许使用沥青阻尼片?不管大家怎么鄙视日系车,但日本很早就开始注重车内环境方面的内容,我曾经接触过的几位专家也表示赞同,高端的雷克萨斯对车内污染更是重视有加,在雷克萨斯2013款ES美国的宣传材料上,居然以地板上使用沥青吸震材料而作为卖点。一汽-大众在高尔夫6的讲解会上,也曾宣传该车使用34处沥青阻尼片而强调它的吸震静音性能。对于沥青合格不合格我先不评论,但是起码证明在环保法规和监控更加严格的美国,沥青阻尼片也并非是见不得人的污点?雷克萨斯官方资料查询:这几天我翻阅了很多资料获悉,也并未发现中国或者欧盟有明文禁止沥青材料在车辆中使用,反而不少NVH方案中都介绍了沥青材质在车辆中的正确应用方法,例如:1.一汽实业合成材料公司(国内主流汽车材料企业)的公开报告,其中几次提到沥青阻尼片(来源:点击查看),2.全球汽车化学巨头汉高介绍的NVH方案,也有沥青阻尼片应用(来源:点击查看)3.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相关标准,针对内饰材料及污染物,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和测试方法,但是未直接禁止沥青使用。(来源:点击查看)4.德国报废车辆指令ELV(End-of-LifeVehicle)明确规定了若干禁用物质,但其中不包含沥青。(来源:点击查看)●沥青到底有没有污染?这些足以肯定沥青是可以用在汽车生产上的,它可以通过符合标准的提炼方法而让污染最小甚至可以忽略。那么有没有可能它在车内会产生污染呢?答案是肯定的,据阻尼片生产厂家的工作人员讲,因为汽车厂商经常会不断的压低采购成本,本来送检的材料是合格的,但汽车厂商压低采购成本后,配套厂商很有可能在原料中掺假掺劣(但不一定是煤焦油沥青),因为国内不少厂商在供应链监管方面并不绝对严格,甚至牵涉到内部各部门间的利益,因此会有汽车厂商有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这对消费者的健康是非常非常不利的,尤其是注重成本的车型上更为突出,不过生在这个奶粉都不能保障的国度,何谈环境?此外,也有国内外多篇论文指出,沥青尽管是一种传统且成熟的阻尼材料,但由于材料本身特性有先天不足(冬季发硬、容易老化)和污染环境(尽管能符合标准)等,正在逐渐被新的材料取代,日本、美国、德国都已经研发出新的材料来替代沥青,这些新材料无论在性能还是环保方面都表现更好。●国外对于汽车材料环保的要求是什么?欧美日发达国家对于汽车车内环保的研究和立法起步较早,所涉及的工业法律法规体系也比较庞杂。具体来说,德国汽车企业参照德国工业联合会制订的VDA体系测试方法和规范;美系主机厂主要执行SAE体系标准和测试方法;而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将汽车内空间视为居住空间的一部分,结合汽车不同于住宅的特点出发,制定了《汽车内VOC检测方法》和《降低汽车内VOC的自主举措》。以德国车企为例,第一道“防毒墙”是面向欧洲所有企业的《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简称“REACH”法规)》。值得注意的是,高温煤焦油沥青正是REACH法规中明文列出的非常高关注物质(SVHC)之一,含有一定比例的高温煤焦油沥青的原料在贸易中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第二道“防毒墙”是欧盟报废车辆指令(ELV),2003年7月以后生产的汽车,禁用铅、镉、汞和6价铬四种有害物(限值含量极低),以利于汽车报废后的环保回收再利用。第三道“防毒墙”是VDA相关规则体系。欧洲目前并不对整车的空气质量进行强制法规约束,而是重点把关零部件环节(做个类比,就像装修房子,如果所有装饰材料和家具家电都达标,那么整个房屋肯定达标)。零部件方面既包括总成测试,也包括零部件材质的取样测试,包括VDA270,VDA275,VDA276,VDA277,VDA278等规范。比如VDA270,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嗅觉分析员,对零部件材质根据刺激性气味大小,分为6级;而VDA277,是针对车内非金属材料(比如座椅泡沫),取下一小片,经过规定温度和时间的蒸馏加热后,测定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需要非常昂贵专业的测试设备。最后一道“防毒墙”是各汽车企业内部的标准,针对不同类别车内材料,比如塑料,地板,密封条,阻尼片,座椅泡沫,皮革等,设立独立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企业内部标准更加具体,也会高于VDA标准。整体来说,汽车发达国家对于汽车材料环保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比较完备的。对于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以及国内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否达到全球统一标准,限于实验能力所限,目前我们并无法给出精确结论。●国内对于汽车材料环保的要求是什么?中国目前有关车内空气质量的法规制定相对滞后,国内首个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自去年3月1日执行以来已有一年多。《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规定了特定测试条件下,甲醛、乙醛、丙烯醛、苯、甲苯、乙苯、苯乙烯、二甲苯等8类汽车内常见污染物质的限值标准;与VDA规则体系相比,中国版《评价指南》与日本的立法思路更接近,把空气质量把关义务聚焦在制造商上(同样拿装修房子作类比,汽车好比是精装房,最后只测开发商提供的精装房整体空气质量是否达标,而不必去测试每一种装修材料)。网易汽车之前曾经专程探访过专业空气质量评价实验室的评价过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需要说明的是,发布的标准编号为“GB/T27630
本文标题:汽车沥青阻尼片污染初调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08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