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药药理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02版)(供中医药学专业用)福建中医学院药学系药理教研室吴符火2007-1中药药理学总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中药药理学(Pharmacolog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TCM)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中药:是按照中医理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天然药材。机体:人体、动物体、微生物体。一、研究内容:中药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ofTCM)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中药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ofTCM)是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二、学科任务:1.探讨中药防治疾病的现代科学依据,认识和理解中药理论的内涵,阐明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2.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疗效。3.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科学本质。4.研发新药。承担新药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5.促进中西医结合。同时也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第二节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中药药理学是近几十年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中药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一、古人对药物作用及作用机理的探索“神农尝百草”始于四千年前,是对中药药理的初步实践。“法象药理”模式,始于宋,盛于清,宋徵宗赵佶《圣济经》卷五,取名“药理篇”提出:“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物物妙理,可得而推”。3.现代中药药理学发展三个时期:20世纪20~40年代:1923年陈克恢对麻黄的研究。50~80年代:筛选治疗多发病,常见病药物,结合中医理论与治疗法则研究,为中药药理学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90年代后:单味中药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进一步阐明复方的多效性的多成分多靶点的概念。1982年王筠默教授编写了第一本中药药理学教科书。正式列入高等院校药学专业的专业课和中医专业的基础课。1989年开办中药药理专业和随后的硕士、博士点,大大地促进了中药药理学的发展。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十八反、十九畏、有毒、无毒等。其核心是四气五味。第一节中药四气(四性)的现代研究“四性”指寒、热、温、凉(寒凉,热温)性质相同,程度不同。四性的现代研究,主要从对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能量代谢)功能等影响进行研究。1.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温热药可使寒证动物中枢兴奋性增强,痛阈和惊厥阈降低。脑内NA、DA升高,5-HT降低,如附子、干姜、肉桂。寒凉药则相反。2.对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温热(助阳)药可使寒症、阳虚患者低下的交感-肾上腺功能活动恢复正常,通过催化多巴胺β羟化酶(DBH)活性,促进儿茶酚胺(CA)生成,提高交感神经-β受体-cAMP;降低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使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如附子、干姜、肉桂。寒凉(滋阴)药则相反。3.对内分泌系统影响温热性的补阳和补气药,人参、鹿茸等。甲状腺轴:促进甲状腺素↑,T3、T4↑丘脑-垂体-胸腺轴:增强胸腺功能(免疫)↑肾上腺皮质轴:ACTH↑17-OHCS↑性腺轴:促性激素作用,性激素↑寒凉补阴药可使上述亢进功能恢复正常。4.对代谢的影响(能量代谢)温热药和助阳药:提高垂体-甲状腺和细胞膜Na+、K+-ATPE及耗氧量,促胞内ATP分解,cAMP增加,使cGMP/cAMP比值恢复正常(寒证和阳虚患者cGMP增高)。寒凉药相反,如生地、知母、黄连等。5.对心血管、病原体等影响温热药:加快心率、升高血压。寒凉药:作用相反,多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第二节中药五味的现代认识中药五味是指辛、酸、甘、苦、咸、其味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关系。辛:含挥发油。发汗解热,改善循环,促进消化等。酸:含有机酸、鞣质。止血、止泻、抑菌、抗炎等。甘:糖类、氨基酸、维生素。补养人体,提高免疫和抗病能力。苦:含生物碱、苷类。抗菌、强心、导泻、平喘等。咸:含碘和无机盐。软坚散结、通便等。第三节中药升降浮沉的现代认识中药升降浮沉有二个含义:1.作用趋向与药理作用升浮:作用上行向外。用于泻下、崩漏、脱肛、下垂、表症不解等。药理作用对汗腺、平滑肌的影响。沉降:作用下行向内。用于咳、喘、吐、便秘等症。药理作用对中枢和平滑肌的影响。2.质地轻重:升浮:多为花叶质轻。沉降:多为矿石、果实质重。第四节归经的现代认识中药的归经理论:是指中药对某一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1.中药归经与药效学关系如归肝胆、肠经的药物对肝、胆肠的药理作用相吻合如平肝(抗惊厥和泻下药等)。2.中药归经与药动学关系归经与药物在脏腑经络中分布,不尽相同。这与现代对中医脏腑经络的认识有关。3.中药归经与微量元素和受体关系微量元素与组织的亲和力如铜、铁、锌富集于肝;附子归心经与β1有关。第五节有毒、无毒的现代认识古人就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毒副作用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1.急性毒性(过量)(1)中枢神经系统乌头、士的宁等生物碱。(2)心血管系统附子、雪上一枝蒿、蟾蜍等生物碱强心苷。(3)呼吸系统苦杏仁、桃仁、白果、商陆等氰苷。2.长期毒性(1)消化系统苦参、大戟、芜花、巴豆等毒蛋白、脂肪油生物碱。(2)血液系统芫花、斑蝥、雷公藤等。(3)对肝、肾水解型鞣酸对肝有毒;马兜铃酸对肾有毒。3.过敏反应可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药目前已发现有一百多种(150余种)。4.致畸致癌作用雷公藤、细辛、石菖蒲可致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槟榔、款冬花可致肿瘤生长和发生。第三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药物、机体、环境三个方面。第一节药物因素一、品种二、产地三、采集季节和药用部位四、贮藏条件五、炮制六、剂型和制剂七、剂量,煎煮方法和条件八、配伍和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第二节机体因素一、生理因素年龄:婴幼儿,肝肾功能不全。老人,肝肾功能衰退。性别:性激素,妊娠、哺乳、月经三期的生理不同。体质:营养状态,特异体制(高敏、耐受、过敏体)。精神:乐观者提高抗病能力,悲观者难奏效。二、病理因素病理影响药效。肝肾功能,肠内微生物影响药代。第三节环境因素地理条件、气候、饮食、起居不同、昼夜节律性、激素分泌、神经活动等。第四章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及研究思路第一节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1.中药作用的两重性(1)标本兼治(2)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2.中药作用的差异性(1)种属差异(2)个体差异3.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4.中药作用的时效关系5.中药作用的双向性(1)剂量大小与化学成分(2)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6.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1)大量研究结果,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一致。(2)有些研究结果未能证实功效与药理作用相关。第二节中药复方药理中药复方研究目的有三:1.阐明中医药理论,如建立脾虚模型,研究四君子汤的作用,揭示脾和脾虚证的实质;2.通过拆方实验,分析组方君、臣、佐、使的合理性;3.验证或揭示复方与其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强调中药复方整体化学成分产生效应,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概念和血清药理实验方法应用,对复方研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第三节中药药理学研究思路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1.中药药理作用研究必需与证的研究结合(1)证药结合(2)证的动物模型(3)以药探理2.中药分类对比研究3.与中药功效相关的系统药理作用研究4.中药药理作用的重新评价性研究5.中药毒性研究6.中药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第五章解表药第一节概述解表药是指发散表邪,解除表症,临床用于治疗外感表证的药物。表证主要表现:1.表寒证:恶寒、无汗、鼻塞、即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初期。2.表热证:发热、口渴、咽痛、即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发展到高潮。解表药分:1.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细辛等,用于表寒证。2.辛凉解表药:柴胡、葛根、菊花等,用于表热证。解表药主要药理作用:1.发汗、解热、镇痛、镇静。2.抗炎、抗菌、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等作用。第一节常用药物麻黄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黄E.intermediaSchr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equisetinaBge.的干燥草质茎。麻黄性温味辛。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主要有效成分:麻黄碱(左旋麻黄碱L-ephedrine、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占总碱90%,其次为甲基麻黄碱和去甲基麻黄碱。挥发油(含帖品烯醇、四-甲基吡嗪)木贼麻黄含量最高,草麻黄次之。麻黄碱(ephedrine)苯丙胺(amphetamie)OHCCNHCHCH33HHCCCH3HHHNH2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肾上腺素(adrenaline)OHHH2CCNHHOHOHHOHOCCOHHHHNHCH31.与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1)发汗挥发油抑制汗腺导管Na+重吸收,左旋麻黄碱兴奋汗腺α受体的交感性出汗。“温服,温复以取汗”。(2)平喘机理:①D-麻黄碱促进NA和AD释放;②L-麻黄碱直接兴奋支气管粘膜血管α受体和支气管β2受体;③阻止5-HT,组胺、SRS-A释放;④促进肺PGE释放,使CAMP↑而松驰。特点:较肾上腺素起效慢、作用温和、持久、可口服。(3)利尿利尿成分为D-麻黄碱,口服弱,静注明显,过量反而减弱。机理:①扩张肾血管增加过滤率;②抑制肾小管对Na+重吸收。(4)抗炎、抗过敏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可被酚妥拉明和心得安阻断,说明与α、β有关。除抑制过敏介质释放外还有抗补体作用。(5)镇咳、祛痰镇咳为可达因1/20,有效成分为萜品烯醇。挥发油为祛痰有效成分。(6)解热、抗菌、抗病毒有效成分挥发油,为发散表邪的依据之一。2.其它药理作用(1)兴奋中枢麻黄碱治疗量兴奋皮质和皮质下中枢而失眠,亦能兴奋中脑、延脑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2)强心、升压直接兴奋β1和α1,呈正性肌力,正性频率和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升压特点:缓解、温和、持久反复应用易产生耐受。与递质耗竭和β亲和力下降有关。(3)抑制肠肌收缩可通过β2兴奋和α2激动结果。麻黄发汗、解热、抗病原微生物,是发汗散寒功效的药理学依据;缓解痉挛,减轻水肿、抗炎、抗过敏、镇咳、祛痰是其宣肺平喘的药理学基础;消除水肿功效与利尿相关。临床应用1.风寒感冒、胸闷咳喘用麻黄汤、麻杏石甘汤地等。2.支气管哮喘麻黄碱口服或喷雾吸入。3.鼻塞0.5%-1%麻黄碱滴鼻。4.低血压皮下、肌注预防低血压。5.缓解寻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不良反应左旋麻黄碱可使前列腺肥大者排尿困难、失眠等。过量(治疗量5~10倍)可引起中枢和心血管中毒。去甲基麻黄碱中枢兴奋、欣快、食欲抑制。精神病、心脏病、孕妇避免使用。麻黄碱不得与咖啡因合用。柴胡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和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Willd的干燥根。性微寒、味苦。归肝、胆经。具有疏散退热、舒肝、升阳功效。主要成分皂苷(a.b.c.d)、挥发油、多糖等。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A)甾体(Steroid,类固醇)CHCH33HHHHHCH3CHCHCH333OOHOH2CHROOHCHCROO21.与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1)解热皂苷和挥发油注射剂对实验性和正常体温都有降低作用。抑制丘脑体温调节中枢cAMP的产生和释放。(2)抗菌、抗病毒柴胡抑制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结核、钩端螺旋体、流感、肝炎、单纯疱疹病毒等。(3)抗炎皂苷对炎症前、后期都有抑制作用。机理:①抑制渗出、血管通透性、白细胞游走和肉芽组织增生;②兴奋垂体前叶分泌ACTH剌激皮质激素合成和分泌;③抑制炎症介质释放。(4)促进免疫柴胡多糖提高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柴胡皂苷小剂量促进脾DNA合成和IL-2产生,大剂量抑制DNA合成。(5)镇静、镇痛、镇咳煎剂、皂苷、苷元对中枢明显抑制,皂苷可提高痛阈,可被纳络酮部分拮抗。皂苷镇咳略低于可待因。苷元注射较好。(6)保肝、利胆、降血
本文标题:《中药药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089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