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柳永(987?—1053?),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柳永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儒宦之家,世代都是文人雅士。但是,柳永一生政治失意,由于政治的失意,柳永长期流连于烟花柳巷,这样的经历使得他的目光集中在了具有市民风情的底层女性身上,将他的情感注入到这些女性的身上。柳永笔下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歌妓舞女形象柳永描写的多是妓院中的女子。她们虽然地位低下,而且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但是在柳永笔下的她们是美丽温柔、才华横溢、天资聪颖、善解人意的。试看《少年游》:《少年游》•世间尤物意中人。轻细好腰身。香帏睡起,发妆酒酽,红脸杏花春。•娇多爱把齐纨扇,和笑掩朱唇。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轻细腰身”,“红脸春杏”,“和笑掩朱唇”这些词刻画了女子的外貌美,“心性温柔”,“品流详雅”则是写出女子的心灵美。如此完美的女性,是“不称在风尘”的,然而却在风尘中卖笑。“尤物”一词指代容貌艳丽的女子、特别漂亮的女人或珍贵的物品。二、闺中少妇形象柳永写少妇的离愁别恨、闺中相思,《黄莺儿》的”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写少女少妇的孤独寂寞,百无聊赖,《斗百花》的“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终日扃朱户”等,其中刻画得尤为成功的这类女性形象是《定风波》中的少妇。《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定风波》塑造的是一位青年妇女的形象,表现了少妇对于丈夫的思念怨情以及对平凡而和满的家庭生活的眷恋。少妇的丈夫离家远去,而她只能独自孤独地度过春天。少妇悔不当初,早知如此,当初就该把他留在身边,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闺中的少妇只能一天天地将青春光阴都虚度。三、良家女子形象•柳永描写的良家女子多是写她们的采莲生活。采莲女们乘兰舟,唱菱歌,她们天真活泼,纯洁无暇,无忧无虑,矫情憨态,呼之欲出,再现了了江南农村相对富足安定,人民怡然自乐的景象。试看《河传》:《河传》•淮岸。向晚。圆荷向背,芙蓉深浅。仙娥画舸,露渍红芳交乱。难分花与面。•采多渐觉轻船满。呼归伴。急浆烟村远。隐隐棹歌,渐被蒹葭折断。曲终人不见。•从这首词中,我们看到采莲女们的生活是幸福的,她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拥有相对自由的生活,不像他笔下的歌妓舞女毫无人生自由可言。因此,采莲女的形象是天真活泼的,是无拘无束的,是快乐的。•柳永刻画的各种女性形象身份不同,个性也不同,其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意义也不同,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宋代社会的一些侧面,这就使得这些形象都具有了一定的典型意义,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值得我们去欣赏和研究。
本文标题:柳永笔下的女性形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099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