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普通写作学教程》(教案)第一章文章的性质与功能一、文章的性质与种类:1.文章的性质: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认识情感,具有相对完整的意思和一定篇章结构达到书面语言形态。2.文章的分类:可分为普通文章和应用文章两类,普通文章可分为记叙类、议论类和说明类;应用文章可分为私人文书和公务文书两大门类。二、普通文章表现事物的方式及其社会作用1.方式:(1)以个别反映一般;(2)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3)用直述的方式进行表达:事实语基,文理通畅;逻辑严密,表述简要;观点突出,有的放矢。2.社会作用:(1)认识作用——真(2)教育作用——善(3)审美作用——美(4)实用价值——用(5)消遣娱乐作用——乐第二章写作的基本特点与规律一、基本特点:1.个性性;2.综合性;3.实践性;4.创新性;5.目的性。二、基本规律:1.物意文双重转化律;2.多元因素统一律;3.点化调整渐深律;4.知行结合通变律。第三章作者的素质、能力与责任一、作者的素质与能力:1.作者的素质:气质;性格;兴趣。2.作者的修养:思考;文化;表达。3.作者的能力:观察;想象;思维;语言。二、作者的责任:把优质的精神产品奉献给读者,要求以正确的世界观、崇高的社会理想、崇高的道德品质、健康的思想感情和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影响读者。第四章写作技巧一、写作技巧的重要性1.技巧在写作中的地位:它贯穿于写作过程的多个阶段、各个环节,是作者艺术素养与写作能力的组成部分,在写作活动中至光重要。2.技巧的特点:(1)稳定性;(2)互渗性;(3)创新性;(4)审美性。三、写作技巧举要:1.构思与布局:第1页(1)构思:对文章的模样构想出一个概况。是一种指向性的思维过程;是作者内心与外境交融的心理流程;构思过程充满着多别性特征。(2)布局的方法:正反对比法;博引作证法;一字立骨法;从一到多法;移步换景法;欲擒故纵法;欲扬先抑法;喻托寄信法;往复叠进法;举纲张目法;逻辑归类法;分条切割法等。2.定位:确定文章的体制样式普通文章的基本样式可划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3类。定位的技巧应按:模仿——借鉴——创新的规律来学习、提高。3.选技:(1)点与面;(2)粗与细;(3)虚与实;(4)隐与显;(5)断与续;(6)疏与密;(7)张与弛;(8)谐与庄。4.谴言:作者在完成构思后用语言来传达构思成果使之物化的实践操作过程。选择性,造境、暗示、变态等。四、技巧的研究和学习:1.从研究生活学习技巧;2.从研究别人作品和经验中学习技巧;3.在写作实践中学习技巧。第五章观察与采访一、观察1.含义:指有目的、有辨析地看的同时,调动其他感官,感知、认识客体,获得写作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2.观察的步骤与要求:(1)步骤:选好观察对象,确立观察重点;调动作者的感官,占有丰富的表象;分析比较,掌握细微差别;积累观察结果,贮存写作素材。(2)要求:准确、全面、精细。3.观察的方法:(1)定点观察法;(2)移位观察法;(3)比较观察法;(4)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4.观察能力的培养:(1)培养观察能力的途径:观察概貌、层次、差异。(2)培养观察能力的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主动性原则;专一性原则;持久性原则;应用原则。二、采访1.采访程序:(1)采访前的准备:思考、材料、知识、物质。(2)采访:问、听、看、记、想5个基本环节。2.采访方式:(1)口头;(2)现场;(3)蹲点;(4)随队;(5)间接;(6)书面;(7)提问式;(8)电话。第2页3.采访应注意的问题:(1)要讲究谈话艺术:和蔼、亲切、有分寸等。(2)要充分发挥五官和四肢的作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3)要重视心理分析、注意表情观察。(4)要善于掌握提问方式。(5)要注意提外线索。(6)自始自终要精神集中。(7)要记好采访笔记。第六章检索与整理一、图书馆检索(一)文献检索的意义1.文献资料的概念:包括报纸、期刊、书籍、手稿、图表、图片等一切记录和传播人类知识的信息载体。2.文献资料的类型:一次、二次、三次文献。3.文献资料对于写作的意义。(二)文献检索的工具1.书目;2.索引;3.年鉴。(三)文献检索的程序1.明确检索的目的;2.选用检索工具;3.选择检索方法:追溯法,常用法;循环法。4.确定检索途径:书名,?者,分类,主题等途径。5.查阅原始文献。二、网上检索1.因特网简介:既是多媒体通讯媒体,又是巨大的信息资料库。2.网络术语:(1)IP地址;(2)域名;(3);3.检索工具:(1)浏览器;(2)搜索引擎。4.检索方法:(1)浏览网页;(2)用引擎查找信息。三、整理:1.文献资料的选择:(1)选择的范围;(2)选择的数量。2.文献资料的记录:内容,方法,要求。3.文献资料的辨析:辨析真伪,抓住实质,实现评价。4.文献资料的贮存:复查核实;分门别类;编排保管。第七章感受与审美一、感受:1.作者对客体的刺激产生相应的感觉、知觉所呈现的富有情感和个性的心理活动。第3页2.感受的特点:(1)感受的客观性;(2)感受的形象性;(3)感受的情感性。3.写作对感受的基本要求:(1)要独特;(2)要深刻;(3)要细腻。4.培养感受能力的途径和方法:(1)积极参加社会实践;(2)提高感官的灵敏度。二、审美:1.审美的含义及特点。含义:作为主体的人对客体的美的品鉴和领会。特征:情理兼容;思维多样。2.写作对审美的基本要求:(1)真实性:外物真,意蕴真,情感真。(2)功利性:要把握审美对象在思想、政治、伦理道德上的肯定性品格;善于将生活转化为艺术美。(3)形象性:直观把握审美对象的物质形态,具体感知审美对象的个性特征。、3.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1)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2)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3)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第八章分析与综合一、分析:1.是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多个部分、方面、要素,逐个加以研究的方法。分析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分析事物,必须从初级阶段进入到高级阶段。2.分析的类型和逻辑程序:(1)分析的类型:感觉分析,简单分析,辨证逻辑思维分析。(2)分析的逻辑程序:明确分析的目的,有特定任务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有效的分析提纲;对已积累并经过初步筛选的调整资料、文献资料进行鉴别、分析和归纳;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等等。3.分析的方法:(1)单相分析法;(2)相关分析法;(3)分类分析法;(4)构成分析法;(5)条件分析法;(6)因素分析法;(7)参照对比分析法;(8)平衡分析法;(9)直接推理分析法;(10)趋势分析法;(11)综合分析法;第4页(1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13)因果分析法。二、综合:1.什么是综合?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对象的多个部分、多个方面、多个环节、多种因素联结起来,结合成一个统一整体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2.综合的类型:(1)感性认识中的知觉综合;(2)抽象思维中的简单综合;(3)辨证思维的综合。3.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对立,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构成要素之一。4.分析与综合在写作中的作用:议论文、说明文,甚至记叙文,都离不开分析与综合。第九章想象与联想一、想象1.什么是想象?(1)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2)展开想象的条件: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理性为指导;以激情为动力;用语言表现和调节。2.想象的种类和作用:(1)种类: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幻想。(2)作用:可以开拓开拓思路,起胶合、熔铸作用。3.想象力的培养:(1)想象力的有意程度;(2)想象力的新颖程度;(3)想象力的现实程度;(4)想象力的丰富程度。二、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和大脑的联结功能在心理活动中的反映。联想是想象的初级阶段,要发展想象力就必须在培养联想能力上下功夫。1.接近联系:(1)空间接近联想;(2)时间接近联想。2.类似联想;3.对比联想;4.象征联想;5.推测联想。第5页第十章立意与选材一、立意1.含义:立意即确立主题。2.对立意的要求:(1)要正确、鲜明;(2)要集中、单纯;(3)要深刻、新颖。3.立意与炼意:炼意为提炼主题。(1)主题的形成: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长期积累,偶然?之;?第一线采集,在提炼中形成。(2)主题的提炼:必须从全部材料出发;必须发掘事物本质,把握事物个性;必须发掘事物本质,把握事物个性;必须以先进的世界观作指导;必须有现实的针对性。二、选材:1.选材的标准:贵在一个“严”字;厚积薄发。收集材料时越多越好,选择时越精越好。2.选材的原则:(1)要围绕主题选择材料;(2)要选择真实可靠的材料;(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4)要选择新颖的材料;(5)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材料。第十一章思路与谋篇一、思路:1.含义: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产生的。2.运思的重要意义:文章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运思。“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李渔)3.运思的基本要求:(1)殚思竭虑,胸有成竹。在动笔之前,文章已在作者心胸中初具规模了。(2)运思谋篇,紧扣主题。要时刻不忘主题在文章中的核心作用。4.运思的材料处理:(1)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和开掘材料;(2)小处落墨,以少总多;一般记叙文采用雕像式,以真人、情为基础,剔除其不好的;文学创作则如塑像式,是挑选好的进行拼凑。5.运思中的主题表现:(1)正面直叙;(2)侧面烘然;第6页(3)托物立志;(4)以反取正。6.常用的几种运思方式:(1)拟腹稿;(2)列提纲;(3)边想边记。二、谋篇:1.谋篇的含义:把多段(章)恰当地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全面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叫做谋篇。简言之,即安排文章的谋篇的篇章结构。2.谋篇的原则与要求:(1)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2)必须服从于表现主题的需要。(3)要体现不同体裁的特点。(4)要求自身做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3.谋篇的方法:(1)层次和段落:层次??段落(2)过渡和照应:过渡段、过渡句、过渡词语。题文照应,首尾照应,前后照应。(3)开头和结尾:开头:开门见山;曲径通幽。结尾:总结全文,点明题旨;自然收束,含而不漏;展望未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4.谋篇的错综变化:“文如奚山不喜更。”断续;曲直。第十二章叙述、描写与说明一、叙述:1.最基本的使用频率最高的表达方式。2.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两种。第一人称:亲切、自然,但不能再写“他”的心理活动。第三人称:自由度很大,但不如第一人称亲切。不可承认第三人称(1)你在哪里?(他)(3)我问自己,你当时怎么想的?(我)3.叙述的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4.叙述的要求:(1)叙述要反映事物的本质;(2)交代清楚、条理分明;(3)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二、描写:1.含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具体地描绘出来。它是用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描绘客观事物的一种表达方式。2.人物、环境描写第7页人物:肖像、行动、心理、语言描写。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场面描写。3.细描和白描:细描:“工笔”,笔法细腻工巧,语言绚丽多彩。白描:纯线条勾勒、不看颜色的技法。语言简练、朴素,不尚修饰和形容,能抓住特征勾勒。4.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1)直接描写:正面描写。(2)间接描写:侧面描写。三、说明1.含义: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事物性质、形状、用途、成因等加以解说和介绍。2.特点:解说性,知识性,客观性。3.常见的说明方法(1)定义说明:被定义者=种?+?位概念。(2)分析说明:动态、静态说明对象。(3)分类说明;(4)举例说明;(5)数字说明;(6)引用说明。第十三章抒情与议论一、抒情1.含义:(1)抒情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表现与抒发。(2)抒情在多类文章中的不同表现。(3)抒情的作用:抒写情怀;以情纬文;陶冶情操。(4)抒情的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要有个性风采;要健康向上;要自然和谐;要生动具体;要丰富细腻。2.抒情的方式:(1)直接抒情;(2)间接抒情:写人抒情;叙事抒情;状物抒情;绘景抒情(即物生情,状物移情,托物言情);论理抒情。3.
本文标题:普通写作学教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12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