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chapter11鲁仲连义不帝秦
魯仲連義不帝秦•【課文背景說明】•趙孝成王六年(前260年),秦于長平大敗趙軍,秦將白起坑殺趙卒四十余萬,諸侯震驚。前258年,為了達到稱帝的目的,擴張疆土,秦軍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魏安釐王得到這個消息後急忙派大將晉鄙火速馳援趙國。秦昭襄王得知魏出兵救趙,寫信恐嚇魏王,揚言誰救趙先攻擊誰。魏王收信後救趙決心發生動搖,命令晉鄙留兵于鄴(河北滋縣南;另一說是湯陰)。既擺出救趙的姿態,又不敢貿然採取行動。他還派魏將辛垣衍秘密潛入邯鄲,想通過趙相平原君趙勝說服趙孝成王一起尊秦為帝,以屈辱換和平,以解邯鄲燃眉之急。平原君在內憂外患災禍頻仍的情況下,心急如焚,束手無策,形勢岌岌可危。魯仲連主動去見新垣衍,用具體的事例作比,生動形象而又透闢地闡明了抽象的道理,指陳帝秦的弊害,終於讓“使事有職”不願會見魯仲連的新垣衍拜服,不敢複言帝秦。而“秦將聞之,為卻軍五十里。”•魯仲連,又名魯仲連子,魯連子,魯仲子和魯連,是戰國末年齊國稷下學派後期代表人物,著名的平民思想家、辯論家和卓越的社會活動家。魯仲連的生卒年月不見史籍,據錢穆先生推算是公元前305年至公元前245年。魯仲連的籍貫亦不可考,司馬遷在其《史記》中僅記為“齊人”。據後人考證,魯仲連是今天聊城市荏平縣王老鄉望魯店人。他“好奇偉倜儻之畫策,而不肯仕宦任職,好持高節”,[[1]]胸羅奇想,志節不凡,他為人排除患難、解決紛亂而一無所取。游于趙國,適秦師圍趙,魯仲連義不帝秦,面折辯者。邯鄲解圍,平原君欲封魯仲連,“辭讓者三,終不肯受”。以千金為魯仲連壽,魯仲連笑而謝之。他飄然遠舉、不受羈絏、放浪形骸的性格,為後世所傳誦。•周曇《全唐詩·春秋戰國門·魯仲連》:“昔迸燒牛發戰機,夜奔驚火走燕師。今來躍馬懷驕惰,十萬如無一撮時。”•“魯仲連義不帝秦”題解•1、義:本義是“符合正义或道德规范”。《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裡是名詞直接作狀語,指按照正義或道德規範的要求。《漢書·田叔傳》:“魯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曰:‘義不傷先人名。’”《明史·於謙傳》:“國家多事,臣子義不得顧私恩。”又,義不容辭,根據道義不容推辭。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小梅》:“妾受夫人諄囑,義不容辭。”•2、帝秦:尊奉秦王為帝。帝,名詞用為動詞。•3、秦:秦昭王。秦國歷代諸王諡號:穆-康-共-桓-景-哀-惠-悼-厲-躁-懷-靈-簡-惠-獻-孝-惠文-武-昭襄-孝文-莊襄-秦始皇。秦昭王即秦昭襄王。主要人才有甘茂、白起、任鄙、王齕、司馬梗等,昭王九年,孟嘗君田文為相,十年免。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攻韓上黨,上黨降秦,秦因攻趙,趙發兵擊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擊,大破趙于長平,四十余萬盡殺之。趙人大震。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趙孝成王八年(公元前258年)其十月,五大夫陵攻赵邯郸。•課文講解••一、軍事形勢和魏國對策•(一)邯鄲被圍,救兵不至。••秦圍趙之邯鄲。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於蕩陰,不進。•1、秦:秦將王陵、王齕。•2、邯鄲:趙國都。今河北邯鄲縣。•3、魏安釐王:魏昭王之子,名圉(yǔ)。在位34年。魏安釐王二十年,秦圍邯鄲,信陵君無忌矯奪將軍晉鄙兵以救趙,趙得全,無忌因留趙。二十六年,秦昭王卒。三十四年魏安釐王卒,信陵君卒。“釐”通“僖”,音xī。《說文·里部》:“家福也。从里?聲。”《史記·孝文本紀》:“今吾聞祠官祝釐,皆歸福朕躬,不爲百姓,朕甚愧之。”裴駰集解引如淳曰:“釐,福也。”義同“禧”。又爲姓。《史記·孔子世家》:“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爲釐姓。”司馬貞索隱:“釐音僖。”“僖”爲古諡法用字。《逸周書·諡法》:“有過爲僖。”漢蔡邕《獨斷》卷下:“小心畏忌曰僖。”司馬光《趙少傅諡僖質議》:“諡法:小心恭慎曰僖。”•4、晉鄙:魏國大將。•5、蕩陰:今河南湯陰縣,是趙魏兩國交界的地方。漢時稱蕩陰縣,唐改名湯陰縣。•(二)魏國對策:尊奉秦昭王為帝。取悅于秦,向敵國獻媚。•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1、客將軍,別國人在魏做將軍,所以稱客將軍。•2、辛垣衍(yuányǎn):複姓,名衍。《史記》異文作“新垣衍”。•3、間入(jiàn):潛入,偷偷進入。•閒閑間之關係:•閒:《說文·門部》:“閒,隟(軶)也。從門,從月。賿,古文閒。”徐鍇繫傳:“大門當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軶也。”朱駿聲《通訓定聲》:“古文從門從外。按,從內而見外,則有閒也。”“閒”本義是縫隙,象兩門之閒的窄縫,故有閒隔、閒距義,引申爲時間的短暫,即閒歇、空閒義。引申有閒諜義,再引申有私下,秘密義。文中正用此義。•閑:《說文·門部》:“閑,闌也。從門中有木。”本義是木欄之類的遮攔物。從木表示遮攔物由木製成。•在閑暇、空閑、清閑、閑靜等意義上,“閒”字常與“閑”字混用,但凡表示“柵欄、道德、規範、防範、阻止”義不能用“閒間”。後表示間隙、間隔、中間義時,則另造一從門從日的“間”字。“閒”字今己廢。•4、因,介詞。依靠,通過。《孟子·離婁上》:“爲高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後漢書·逸民傳·矯慎》:“隱遯山谷,因穴爲室。”《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公等録録,所謂因人成事者也。”因人成事,依憑他人辦成事情。《後漢書·李固傳》:“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因公假私,謂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私利。•5、平原君,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趙孝成王的叔父,名勝,封平原君,是戰國四公子之一,兩朝任相。趙王,指孝成王,名丹。•“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湣王爭強為帝,已而複歸帝,以齊故;•1、周赧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8年),齊湣王(宣王子,名地)稱東帝,秦昭王(名稷)稱西帝。•2、已而,由副詞“已”和連詞“而”組成的固定結構,表示前一分句敘述的情況發生不久便出現了後一分句敘述的情況,可翻譯為旋即,不久。《史記·孝武本紀》:“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柏寢。’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說苑·復恩》:“初,趙盾在時,夢見叔帶持龜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又,“既而”。•3、歸帝,歸還帝號,也就是取消了帝號。•4、以,介詞,因。蘇代勸齊湣王取消了帝號,秦昭王因之也取消帝號,所以說“以齊故”。這是一個倒裝句,正常語序爲“已而以齊故複歸帝”,爲了強調原因而將“以齊故”獨立後置。•今齊湣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求為帝。趙誠能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1、湣,同“閔”。古代諡號用字。《史記·魯周公世家》:“慶父竟立莊公子開,是爲湣公。”司馬貞索隱:“《春秋》作‘閔公’也。”《荀子·王霸》:“及其綦也,索爲匹夫不可得也,齊湣宋獻是也。”楊倞注:“湣與閔同。”閔,《說文·門部》:“弔者在門也。”本義是哀傷,憐念。後分化作“憫”。齊湣王即齊閔王。下文用“閔”字。•2、益弱:王本原注:“秦圍邯鄲時,齊湣王已死二十餘年,此句疑有誤。意思可能是‘今之齊比湣王時益弱。’益,更加。”按,釋“益”為“更加”,誤。齊湣王曾于周赧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8年)稱東帝,上辛垣衍也說“(秦)前與齊湣王爭強為帝”,可見在辛垣衍眼中湣王時的齊國並不弱,故“更加”也就無從說起。此“益”當作“日漸”、“漸漸地”解釋(此義諸辭書多收,無庸論證),“今齊湣王已益弱”應是說“今之齊比湣王時已漸弱。說見《古文觀止》。•3、方今,現在。《墨子·尚同中》:“方今之時,復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長之時。”•4、雄,《說文·隹部》:“鳥父也。”本義是鳥類中的雄性。《詩·邶風·雄雉》:“雄雉於飛,泄泄其羽。”引指指強有力者。李白《送梁公昌從信安王北征》詩:“高談百戰術,鬱作萬夫雄。”此處義爲稱雄,名詞活用為動詞。明宋濂《詩塚銘》:“先生以文雄江東。”•5、誠,假如。《管子·幼官》:“舉機誠要,則敵不量。”南朝宋鮑照《代空城雀》:“誠不及青鳥,遠食玉山禾”宋王安石《上皇帝萬言書》:“陛下有恭儉之德,有聰明睿智之才,有仁民愛物之意,誠加之意,則何爲而不成,何欲而不得?”•6、秦昭王:“昭”為秦王稷諡號,辛垣衍其時不得預知,故也不可能說“秦昭王”。“昭王”二字為旁記字誤入正文:原文但作“趙誠發使尊秦為帝”,或于“秦”旁記“昭王”二字,意謂此處之“秦”指秦昭王,抄者疏忽大意,乃誤作正文錄人,遂成謬傳。下文“此時魯仲連適游趙,會秦圍趙,聞魏將欲令趙尊秦為帝”與此相應,並無“昭王”二字,益證此處“昭王”非原文所有。•二、魯仲連說服平原君。•(一)魯仲連要求會見辛垣衍。•此時魯仲連適遊趙,會秦圍趙,聞魏將欲令趙尊秦為帝,乃見平原君曰:“事將奈何矣?”•1、適:《說文·辵部》:“之也。”本義是到某地去。《論語·子路》:“子適衛。”引申為女子出嫁。虛化為副詞。正巧,恰好在這個時候。此處正用此義。《左傳·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後漢書·班超傳》:“會徐幹適至,超遂與幹擊番辰,大破之。”今簡化為“适”。但在古代“適”“适”非一字。“适”音“擴”,本作“蓈”,《說文·辵部》:“蓈,疾也。从辵?聲。讀與?同。”後隸作“适”形。用於人名,如宋有洪适,編有《隸釋》《隸續》二書。其它如活?、括?、銛銽。•2、遊:遊歷。注意與“游”的聯繫和區別。具體可參見《子產不毀鄉校》。•3、會:《說文·亼部》:“合也。從亼,從曾省。曾,益也。”音huì。段玉裁注:“《禮經》:器之蓋曰會,爲其上下相合也。”甲骨文作鸥,金文作,正象器蓋相合形。引申爲會合。引申爲機會,虛化爲副詞,正巧碰上。此處正用此義。又,會計,見《冯谖客孟尝君》。•4、奈何:怎麼辦?奈之何。若之何。•平原君曰:“勝也何敢言事?百萬之眾折於外,今又內圍邯鄲而不去。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令趙帝秦,今其人在是。勝也何敢言事?”•1、也:句中語氣詞。用在主語之後,表示停頓、舒緩,同時兼有提示作用,以待下文對所提示的對象進行解釋或敘述,可譯為“呀、么”。《論語·雍也》:“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孟子·告子下》:“軻也請無問其詳,願聞其指,說之將何如?”•2、言事:談論國家大事。•3、百萬之眾:四十餘萬。兩年前,即趙孝成王六年(西元前260年),秦將白起大破趙兵於長平,坑趙降兵四十餘萬人。長平在今山西高平縣西北。•4、折:挫敗。今有“損兵折將”。•5、內:狀語,指深入國內。內圍,深入境內包圍•6、去:離開,使動用法,指打敗秦軍使之離開。【[2]】“而不去”是“而勝也不能去之”之省略。•7、其人,那個人。其,遠指代詞。那個。是,近指代詞,等於說“這裏”。•兩次說“勝也何敢言事”,表現出平原君對此事著實束手無策。•魯連曰:“始吾以君為天下之賢公子也,吾乃今然後知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也。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請為君責而歸之!”平原君曰:“勝請為紹介而見之於先生。”•1、魯連,即魯仲連。“魯連”是他的簡稱。古人可稱名、呼字,甚至取號,因此同一個人有不同稱謂。就好像屈原亦可稱屈平,項羽也可叫項籍。魯仲連,又名魯仲連子,魯連子,魯仲子和魯連。本文最後一段也稱“魯連”。•2、始:當初,原先。同“初”。•3、乃今:此刻才,如今。乃,這才,副詞。《左傳·襄公七年》:“吾乃今而後知有卜筮。”《莊子·在宥》:“躬身求之,乃今也得。”成玄英疏:“立身以來,方今始悟。•4、梁,就是魏。見《馮諼客孟嘗君》注。•問:文中敍述文字一律稱“魏”,如“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間入邯鄲”,平原君也稱“魏王使客將軍辛垣衍令趙帝秦”,然而魯仲連卻稱“魏”作“梁”,“梁客辛垣衍安在”,“梁不知秦稱帝之害也”,為什麼稱呼上會有梁、魏之別呢?•答:《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見梁惠王。”趙歧注:“孟子適梁,魏惠王禮請,孟子見之。”《四書朱子注》:“梁惠王,魏侯瑩也。都大梁,僭稱王,諡曰惠。《史記》惠王三十五年,卑禮厚幣以招賢者,而孟子至梁。”•問:辛垣衍在魯仲連稱魏作梁後,也稱魏作梁,如“若乃梁,吾乃梁人也”,“先生惡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這又是什麼原因?•答:比如說大陸跟臺灣有些詞稱法不同,如“網絡—網路”、“網上鄰居—網路芳鄰”、“硬件—硬體”、“考慮—考量”、“博客—部落格”等等,如果分
本文标题:chapter11鲁仲连义不帝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13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