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住院患者自杀的防范措施
住院患者自杀的防范措施一、住院患者自杀的原因1.内在因素:(1)人格障碍(2)认知因素2.外在因素:(1)缺乏家庭及社会支持(2)负性生活事件二、住院患者自杀的特点1.时间:常选择陪伴人外出或医护人员少、疲劳、精力不足的时段,如中午、深夜或清晨。另外,医护人员繁忙、无暇顾及、无人防备的时候也是自杀多发的时间;甚至有的病人在掌握到医护人员查房的规律后,选择查房间隙达到自杀的目的。而节假日值班时间应是防范自杀的重点时段。2.地点:住院病人经常会选择病房中的厕所、窗台等处,或医院院内池塘、花园、屋顶平台等偏僻处作为自杀的场所;也有病人选择院外自杀。3.方式:最常见是院内跳楼;其次包括自缢、服毒、割腕、触电、投河、拒食等多种方式。三、住院患者自杀的易发人群1.严重的慢性病及恶性疾病:恶性肿瘤晚期,老年性疾病生活无法自理者、疼痛性疾病、艾滋病、有机磷中毒等患者。2.躯体性疾病合并心理问题的患者。(如:抑郁症患者。)3.长期住院,经济困难而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4.缺乏家庭及社会支持的患者。5.有自杀未遂既往史的患者。6.躯体疾病伴物质滥用(酒、药成瘾)的患者。四、培训医务人员掌握有关自杀的知识1.纠正医务人员对自杀认识的危险误区。2.培训医务人员掌握自杀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护理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对自杀患者的急救能力。一般认为,患者在躁狂时很少出现自杀行为,而自杀观念或自杀未遂多见于紧接躁狂症后的抑郁期。患者采取的自杀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住院者以跳楼及自缢为多。若发现自杀患者应该迅速就地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处理,并立即通知有关人员进行积极抢救。当患者度过危险期后,医务工作者应开展基本的医疗和护理工作。对自杀未遂的处理模式,不单是躯体治疗,还应配合进行危机干预和心理治疗。3.培训医务人员掌握基本的危机评估及心理治疗方法a.将临床上有内向、孤僻、自卑、忧郁等心理特征,近期有情绪和行为异常及重大负性生活事件者,作为自杀行为重点防范对象,特别是近期有过自我伤害或自杀未遂者,更应引起高度警惕。b.评估的主要方面①评估危机的严重程度②评估患者目前的情绪状态(危机的持续时间和日前患者的情绪承受程度或应付能力③评估替代解决方法、应付机制、支持系统和其他资源。c.基本心理治疗方法①倾听②解释和指导,接受所有的抱怨和情感。③减轻痛苦或逆遇④提高自信心⑤鼓励自我帮助,让其看到走出困境的希望。五、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程序:1.发现患者有自杀念头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2.没收锐利的物品,锁好门窗,加强药品管理,防止意外。3.对于疼痛性疾病和癌性疾病的疼痛、不适,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并密切观察评价效果。对于合并抑郁症的患者可以请精神科或心理医生会诊,用药物或心理治疗手段解除其异常心理,症状严重者应转入精神科继续治疗。4.通知家属,要求24小时陪护,不得离开、并签订入院告知书。5.加强巡视,密切观察,详细交接班,做好相关记录。6.对有明显自杀倾向者,安排病房最好靠近护士站,病床尽量不靠窗,不安排单人间。所有安全措施在实施时应尊重患者,避免引起患者的对抗情绪。7.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准确掌握并记录患者的心理状态,为需要协助患者寻求家庭和社会支持。六、发现患者自杀后的应急程序:1.发现病人自杀,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携带抢救物品及药品赶赴现场,看患者是否有抢救的可能,如可能立即抢救。2.保护病房内及病房外现场,有疑虑可通知警方以排除他杀的可能。3.通知医务处科、院总值班,服从领导安排处理。4.通知病人家属。5.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工作。6.必要时进行心理治疗(主要针对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
本文标题:住院患者自杀的防范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136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