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6年全国卷II作文讲评及备考策略
全国卷II作文讲评六、(2016全国卷II)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教学、社会生活实践。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审题立意1、审题:任务驱动,重视实践能力。本次作文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任务,即比较“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三种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要求阐述考生的看法和理由。题目重点在于“比较”二字,考生必须在文章中分别阐述对这三种途径的看法,并表明自己的观点。论证力求一针见血,富有思辨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在800字的篇幅内驰骋文笔,写出优秀的文章。2、立意:文化精神,重视立意高远。正如作文题目所言:“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觉。”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快餐文化越来越成为现代中国人的精神食粮,我们应该如何借助教育的力量,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的改革,来全面提升国人的文化素养?考生在作文中不应该仅仅探讨课堂、课外、实践这三种途径的具体作用,而应高屋建瓴、立意高远,以国家民族的视野来展开议论,使文章洋溢着积极的实践理念、强烈的时代精神、深刻的文化意识。(3)结构:探究思辨,重视思想深刻。拿到今年这篇作文,首先必须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继而才能从所给材料中纵深切入:课堂教学、课外大量阅读及社会生活实践在语文素养培养方面的利与弊。课堂教学方面,可以谈教师在文化传承、思想启迪、人格感染方面的作用,也可以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及生动性,但也要注意到课堂的时空有限性会束缚学生获取信息的宽度和广度。课外阅读方面,可以探究优秀厚重的文化经典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深层次全方位渗透,意识到课外阅读的自由性、选择性、有效性及可延续性,但也要注意到课外阅读又具有松散和不可操控等弊端。生活实践方面,可以谈生活实践对语言能力的塑造,生活体验对思想人格的砥砺作用,也要注意其转化成为语文素养的间接性和复杂性。考生必须要对关键话题做清晰准确的价值判断,才能把文章的道理阐释得入木三分、令人信服。(1)可以立意为:“课堂有效教学是提升语文素养重要途径。”因为借助语文学科的学习,努力投身课堂学习之中,能够积累知识、拓展视野、丰富情感、培养鉴赏能力等等。(2)可以立意为:“课外大量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重要途径。”因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大量阅读,能够开阔视野、拓展生活阅历、积淀人文底蕴,提高明辨是非、识别善美丑恶的能力等等。(3)可以立意为:“社会生活实践是是提升语文素养重要途径。”因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是语文,也处处要用到语文。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能够提高语文素养。(4)可以立意为:“条条大路通罗马,综合三种途径,加速语文素养的提升。”因为有效课堂教学侧重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课外阅读侧重拓展我们的生活阅历,社会生活侧重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三者齐头并进,相得益彰,更能加速语文素养的提升。一、课堂有效教学1、针对性强,专业性强;2、师生互动,思维碰撞;3、知识点多,夯实基础。二、课外阅读1、扩展视野,增长知识;2、陶冶情操,提升修养;3、启迪智慧,提升认识。三、社会实践1、锻炼应用能力;2、培养交往能力;3、训练应变能力四、辩证综合立意合理利用三种途径,综合提升语文素养。课堂有效教学是基础和关键,课外阅读是补充和丰富,社会生活实践是检验,只有把三者紧密的结合起来,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得以提升。一类作文:55——60分(满足两个要素: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和比较,作文中能找出两个亮点)二类作文:49——54分(含有这两个要素)三类作文:43——48分(只谈途径,缺比较)四类作文:36——42分(泛泛而谈,不谈途径)五类作文:1——35分(与材料无关,单谈素养)作文打分等级备注:1、材料中三种途径都认为不好的,另辟蹊径谈素养的归类为四类作文或五类作文。没有标题,扣两分。2、审题错误,只谈语文重要性又没有比较的,归为五类作文。3、400字以下的作文最多只给15分。4、抄袭前面阅读中的文段,照搬照抄一半以上的,10分及其以下。5、文体不当,没有写成议论文的放在四类以下作文。三个错别字扣1分,(这次错别字没有扣分,但特别强调了文体,专家观点,必须有议论,最好写成议论文。)存在问题1、面面俱到,宽泛空阔。2、扣词不准,偏离指向。在很多同学眼里,材料中“语文学习”、“语文素养”、“软实力”、“文化自信”似乎都是关键词。于是据此立意,论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素养的内涵”、“如何提高软实力”、“怎样培养文化自信”等等,就偏离了本题的写作指向。材料开头指出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也容易使人误以为是审题立意的重点。如果审题时顾头不顾尾,就必然偏题。很明显,“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才是审题立意的关键点。3、随意生发,拟题不当。标题是“文眼”,是“窗口”,也是写作的方向。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标题直接决定作文的质量。有的同学随意生发,拟题或偏或宽或模糊。4、缺乏比较,单向论述。有的同学审题马虎,忽略“比较上述三条途径”的写作要求。“途径”不论是选一、选二还是选三,都只是对所选途径的单向分析,既没有对所选途径本身利与弊的比较分析,也没有三条途径相互间的比较辨析。如以“课外大量阅读”为立意写作,一方面应通过巧妙的表达,将其与另两种途径作点灵活的比较;另一方面在着力写“阅读”主体时,既要写出其在思想启迪、文化传承、语言积累、思维训练等方面对自己的有利影响,也要适当分析课外阅读在自由性、随意性中所包含的不利影响。这样,辩证引导大家既热爱课外阅读,又恰当安排,注意选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精彩标题一、主谓观点式1、我读故我醒2、素养源于实践3、课外阅读助你提升语文素养4、课外阅读伴我成长5、语文点亮美丽人生6、最是书香能致远7、躬行出素养8、浩渺书海出真知二、修辞手法式1、渠清如许(比喻)2、投身社会生活,提升语文素养(对偶)3、两轮共进,并驾齐骋(比喻、对偶)4、梦里行走,氤氲素养5、行路漫漫,阅世茫茫6、课外阅读,修以为常三、化用诗文式1、为有源头活水来2、绝知此事要躬行3、腹有诗书气自华4、花气袭人知昼暖5、登其实践之树梢,采得秋风满树摇四、动宾观点式1、写不尽语文课堂芳菲2、博览群书,提升素养3、提升语文素养,课堂教学做主4、做生活的有心人5、触摸语文五、偏正式1、在生活中学语文2、向语文课堂致敬精彩片段咀嚼生活的墨雅书香,可以静赏风花雪夜,明人生之境。朱熹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这源头活水便是生活这本大书吧!语文素养在我们味秋叶瑟瑟飞舞赏春蜂嗡嗡鸣叫之时不自觉得以感染并被提升。咀嚼生活墨雅书香,可以味人情冷暖,品世间的爱与苍凉。是谁在沙洲之中“拣尽寒枝不肯栖”?是谁在赤壁之岸高歌大江东去?苏轼味出了人情冷暖,于黄州种地酿酒,纵酒东坡醒复醉,若是没有这世态的阴晴冷暖的浸染,东坡怎能以其一词一句震撼一个个心灵?咀嚼生活墨雅书香,成一曲千古绝唱,氲一缕万古情长!他过着“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立”的生活却仍然道出“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他对生活的体味,对民生的恤悯终成其“诗圣”美称。若是没有对“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的深刻咀嚼,何来“吾庐独破”的万古豪情?何来千古间那一瞬温暖的星光照亮历史的暗夜?——《咀嚼生活的墨雅书香》2、读书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读书能让我们在充斥虚浮的社会上洗尽铅华却仍能回归本真,找到自己,并对最初的梦想坚定不移。杨绛先生说:“可以一日不吃喝,不可一日不读书。”这位一百零五岁高龄的老人,在逝世之前仍在读书,她用生命诠释了读书的重要并一直在引导我们学生重视读书。读了杨绛先生的书,我知道了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的三口之家也并非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实际上却是充满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我了解到了亲情用文字表述起来可以那么柔那么美。杨绛先生的文字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温暖与感动,也正是这份温暖与感动陪伴我走过了多年的语文学习的时光。——《阅多阅快乐》3、课外阅读,博览群书,畅享这场盛宴最全面最营养的主菜。轻薄的书页翻过,喂大的是一个人的生命格局。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碎平庸上沉陷。真正自信的人,总能简单得铿锵有力。苏轼饱读诗书,更被宋神宗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一场乌台诗案把他从九重天的朝廷贬到荒凉的黄州。他忍受的不只是恶劣的环境、同僚的排挤,还有心灵的拷问。是什么让他支撑下来?我想应该是他在书海中历练出来的胸怀。苏东坡能于逆境中留下诸多旷达乐观的诗文,终成文学大家,与他广泛阅读积累的广博学识,和从中汲取儒道佛三家思想精髓而形成超然物外的心境,是密不可分的。俗语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诸葛孔明居于一隅,却知天下,料事如神,这应该也是他博览群书的自然结果。在浩浩史书中,他明白了古今更迭的规律,推演出现实的变迁。在书籍构建的世界中,孔明是一个冷静的智者,静览古今兴亡变迁,闲看世事风云变幻。于是《出师》一表千古扬名,三分天下功勋卓著。——《拥享语文盛宴》4、有人说,真正的学习是实践,因为“实践出真知”。语文学习也一样,必须在生活实践中去检验,去丰富,去完善,去提升。学习、积累,是为了运用、创造。语文学习要走向社会,用于生活。这样,你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锤炼,得到充实,得到升华。在生活实践运用语文,是更深入的学习。社会实践尤如这场盛宴中的美味烈酒,使宴会更醇香绵久。语文魅力无限,语文学习无处不在。看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让人想到又一度春秋已过,又一段韶华已逝;看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蝉鸣”,让人想到夏夜蝉鸣,闻到空气中的稻叶清香;看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让人想到飞絮满天,芳草萋萋,于飘渺中感受人生的真谛……让我们尽情徜徉在语文的天地里,拥享这场盛宴,细品精巧的点心,畅享满汉全席,啜饮甘醇美酒。【满分佳作】做一位有思想有灵魂的舞者笛卡尔曾说,人是一棵有思想的芦苇。诚然,我思故我在。你从唐风宋雨的温柔摇曳中走来,你从金戈铁马的疆场走来,你从浩荡河山的巍峨壮丽中走来。袅袅茶香,幽暗灯光,泛黄书卷。溯洄历史的星河,我看见你踏马而来,白雪皑皑,城门大开,身后的山川如此庄严肃穆。喜欢听他人的讲述,衣袂飘飘,掺杂着风尘仆仆的倦怠。也曾遥想过许多年前,夏日清风徐来,树荫下众学子席地而坐,听夫子坐而论道。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说不尽的风雅如画,风乎舞雩,咏而归。喜欢与你对话,穿越历史的风尘,穿过无数人的悲欢离合。听闻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悲欢。有涉江而过的女子,在芙蓉千朵的河畔轻吟着“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无边无际的莲叶上踏足而歌。勤劳智慧的古人在田间劳作时随心而歌便创造出了如此流传千古的名篇。喜欢行走流浪,亲自去看看这多娇江山,数不尽的风流人物,为它竞折腰。一壶浊酒,一抔月光,他在历史的风烟里久久缠绵,不愿散去。见白衣拾阶上青山,风雨中不辨容颜,听钟声噙了一口寒烟,让我讲与你听这凡尘世间。世人皆善画姹紫嫣红,那不妨我来碾墨作青莲半朵,以此作结篇。青莲居士当真风雅,一步一步踏过这如画江山,留下名留千古的万千诗篇。清新飘逸当属青莲,而沉郁悲痛无人出子美其右。若不是亲身经历过这破碎飘摇的山河之悲,这样的家国情怀,他将不会在历史上流光溢彩,风华绝代。如果说子美成就了那个时代,不妨说,那个时代成就了子美,成就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一份情怀。如此便可以说,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讲述教诲,离不开阅读经典,也离不开生活实践。如果将其比做躯壳,老师的讲述是骨骼,那阅读则是血脉,而生活则是灵魂。如此,才可说是完整。让我们在经典传颂中领略语文之美,让我们在生活实践中感受语文之智。紧拥生命之炉取暖,做一位有思想有灵
本文标题:2016年全国卷II作文讲评及备考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13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