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制造加工工艺 > 运动生理学标准卷及答案d
第1页共5页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考试试卷及答案四班级:姓名:学号:考试成绩(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型共20分。请将正确的选项写在下表对应的表格内)12345678910ACACACBAABABAC1.进入血液的氧,绝大部分与()结合,这是一种()反应。A血红蛋白B肌红蛋白C可逆D不可逆2.氢离子浓度升高和缺氧对呼吸的()部位起作用,可引起呼吸()A延髓化学感受区B外周化学感受器C加强D减弱3.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热量占总产热量的()。A50%B70%C80%D90%4.导致肌肉疲劳的副产品()AATP、CPB丙酮酸C乳酸D氨基酸5.胰高血糖素有促进肝糖元(),促进脂肪()作用。A合成B分解6.在情绪激动、疼痛、出血、缺氧、肌肉运动肾上腺分泌()。A加强B减弱C不明显7.视网膜上越靠近黄斑,视椎细胞分布()A越小B越多C与外周部位无关D与视椎细胞一样多8.难度大,掌握还不十分巩固的动作()消退。A容易B不容易第2页共5页9.总需氧量反映()而每分需氧量反映()。A运动强度B运动持续时间10.一般情况下,机体在()最大摄氧量时出现无氧阈。A50—55%B60—65%C75%D55—65%二、是非判断(每题为1分共10分)1.无论刺激强度多大,要引起组织兴奋,必须有足够的作用时间。(√)2.粘滞性对于血液流动速度和血压都有影响。(√)3.肌肉内的ATP储量多可供长时间运动。(×)4.呼吸全过程包括:外呼吸,气体运输和内呼吸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5.呆小症是由于儿少时甲状腺机能低下而引起的疾病。(√)6.血钙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促进肌肉收缩,发生痉挛。(√)7.新陈代谢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8.视觉没有维持人体平衡的能力。(×)9.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的能力.(√)。10.赛前状态,准备活动,进入工作状态三者之间并没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三、填空题(每题为2分共20分)1.在血液重新分配时,运动员循环血量的增加较一般人(多),尤其以耐力性项目运动员更显著。2.因(结区)细胞传导速度较慢,传导延搁时间较长,所以才保证了心房和心室先后有序的收缩。3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进入延髓后,一方面使心迷走中枢活动(加强),另一方面又使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活动减弱。4.血红蛋白的作用一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二是(缓冲酸碱度)。5.腺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内分泌腺)另一类为(外分泌腺)6.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包括(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胰岛)(甲状旁腺)(性腺)。7.最大心率一安静心率=(心率储备)。8.成年人血压的正常范围,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50~第3页共5页90mmHg)。9.气体进入血液后,很少部分是以(物理溶解)形式,大部分是以(化学结合)形式进行运输。10.运输氧的化学结合形式为(氧合血红蛋白)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新陈代谢:机体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1分)的物质交换(1分)和能量转移(1分)。2.膜电位(跨膜电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称膜电位(1分),膜电位包括静息电位(1分)和动作电位(1分)3.外呼吸:血液通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1分)进行气体交换称为外呼吸(1分),也称肺呼吸(1分)。4.摄氧量:单位时间内(1分),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1分)或利用的氧量(1分)。5.碱贮备:血浆中重要的缓冲物质是碳酸氢钠(1分),它能缓冲酸性物质(1分),所以用碳酸氢钠来表示体内缓冲酸的碱性物质贮备量叫碱贮备(1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是如何传递的?答:运动神经纤维末梢的去极化,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1分),使钙离子进入末梢内,导致突触小泡的破裂,释放出Ach。Ach经突触间隙扩散至终膜(1分),与终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形成R—Ach的复合体(1分)。R—Ach使终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EPP)EPP达到一定的阈限时,作用开肌膜并使它发放可传播的动作电位(2分)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答:a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增加,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增加,收缩压必然升高(1分)。b心率: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心率加快,舒张期缩短,流向外周的血量减少,主动脉内存留的血量增加,使舒张压增高,所以心率的改变主要是影响舒张压(1分)。c外周阻力:当其它因素不变,外周阻力改变时,对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影响,但对舒张压影响较大。如动脉阻力加大,血流阻力随之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心舒末期存留在动脉中的血量就较多,舒张压升高。反之,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降低,脉压加大(1分)。d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变化的作用,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维持收缩压与舒张压不致出现过高或过低现象(1分)。e循环血量:循环血量是影响动脉血压重要的因素,当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就减少,动脉血压必然下降。在人体内影响血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才能维第4页共5页持正常的血压(1分)。3.人体是如何维持酸碱平衡的?答:1)通过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来缓冲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或碱性物质来维持酸碱(2分)2)通过呼吸过程来呼出产生的一部分二氧化碳来调节’酸碱度。(2分).3)通过肾小管排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多的非挥发性酸或碱性物质。(1分)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形态和机能产生哪些影响?答: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可促进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形态,机能和调节能力产生良好的适应反应,从而提高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心血管系统产生良好的适应变化如下(2分):1)窦性心动徐缓:经过长期训练的运动员一般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出现窦性心动徐缓现象,尤以耐力性运动更为明显,其心率可降低到40~36次/分(2分)。2)每搏输出量增多:经常锻炼的人与不锻炼的人,在安静时每搏输出量虽然相近似,但二者有本质上的不同,经常锻炼的人心率慢而每搏输出量却多。没有锻炼的人心率快而每搏输出量少。在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二者的心率次数有时虽然一致,但每搏输出量就大小不相同了。有训练的人多(2分)。3)运动性心脏增大:长期从事耐力性运动,心脏会出现良好适应变化——心脏增大。由于运动性质不同,心脏增大也不一样,有其专一性。如静力及力量性运动为主的投掷,摔跤,举重等运动员心脏的适应性增大,是以心肌增厚为主,而游泳,长跑等以耐力性运动为主的运动员,心脏增大是以左心室增大为主(2分)。4)心血管调节机能改善:长期从事运动的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机能得到改善。如进行定量工作时,运动快,恢复快。如进行最大强度工作时,不仅动员快,恢复快,而且心血管机能发挥出最大的机能潜力,达到最高值(2分)。2.运动技能形成各阶段生理特点及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什么(一)泛化阶段(1分):生理特点:a皮质细胞兴奋性比较高,兴奋和抑制过程呈广泛扩散的状态。b内抑制特别是分化抑制还没确定。c条件反射的暂时联系比较稳定(1分)。动作:动作僵硬不协调,出现多余动作很费力。注意:抓动作主要环节不要抓细节(1分)(二)分化阶段(1分):生理特点;a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b分化抑制得到发展诱导过程精确。c暂时联系已经形成,初步建立动作定型但不巩固。动作:比较顺利地和连贯地完成完整动作技术。(1分)注意抓动作细节,纠正错误,促进分化抑制的发展(1分)。(三)巩固阶段(1分):生理特点:兴奋和抑制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精确。动作:动作准确,优美协调并出现某些环节的自动化。注意: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坚持训练(1分)。第5页共5页(四)自动化阶段(1分):生理特点:皮层处于抑制或兴奋性很低也能完成动作。动作:无意识条件下完成成套动作。注意:坚持训练不断检查动作质量(1分)。
本文标题:运动生理学标准卷及答案d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149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