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文化概论礼制礼制•礼仪制度;国家规定、民众约定的准则。•《礼记·乐记》:“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孔颖达疏:“礼者,别尊卑,定万物,是礼之法制行矣。”•《汉书·成帝纪》:“圣王明礼制以序尊卑,异车服以章有德。”•一、什么是礼•1、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礼是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群体等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行为与规范的标准。•《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荀子·礼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2、典章制度•《礼记》:“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孔子说:“为国以礼”;•《左传》:“礼,经国家,定社稷”•3、协调、处理某些关系时所用的财物一、什么是礼•礼是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协调、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规范与要求。•中国文化中的“礼”,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涵——礼义与礼仪礼义•礼义——礼的精神核心,它包括了礼的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及其作用。•荀子:“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礼记》:“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仪——礼义内容、礼义精神、礼义要求的具体表现。•如传统礼俗中的尊老爱幼,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等。•二、礼的起源•1、源于人类的群体生活需要•《荀子·礼论》:“礼起于何也?曰: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养人之欲,给人之求。”•2、礼起源于祭祀神灵的活动•礼是为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的三大关系而制定出来的。•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大概礼之起源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说文解字》就说:“礼,履也,所以事福致福也。”•《荀子·礼论》:“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3)、源于对长者、年龄大者的以,依赖于遵从•礼制在奴隶社会初期就已经出现,在上古时期就有夏礼、殷礼、周礼——三代之礼。•礼经:由儒家学者整理成书的礼学专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五礼:“吉、嘉、宾、军、凶”五礼一、吉礼•吉礼为五礼之冠,是祝祈福祥的祭祀之礼。•《周礼·春官·宗伯》:“以吉礼祀邦国之鬼、神、示(祗qí)。”•《礼记·礼运》称:“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礼记·祭统》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左传》:“国之大事,在祀戎”。•吉礼主要内容有:•——祀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以上是祭天神。•——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以上是祭地祇。•——祫祭先王、先祖;(xia2)•——禘祭先师、祖师;(di4)以上是祭人鬼•屈原的《九歌》11首就是一组反映“吉礼”有关内容的组诗。•祭天神:《东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东君》;•祭地神:《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祭人神:《国殇》•《礼魂》•1、祭天之礼•A、五帝•B、星辰•A、祭祀天神•“天——天帝——五帝”的演变•《周礼·春官·小宗伯》有“兆五帝于四郊”的说法——郊祀。•秦以前,祭祀的只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赤帝,且与四季、四方相配,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日分别在南、东、西、北四郊举行迎接四季之神以及祭四方天帝的礼仪。汉代立黑帝祠。•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立秋前十八日,迎皇帝于中央之地,祭黄帝后土•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迎节气=19486•说春、送春——春牛图•打春•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立春》:“立春前一日……置春牛於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B、祭祀星辰•七政——古人把天上最明亮的日、月及金、木、水、火、土(即古代的太白、岁、辰、荧惑、镇)五星合称为为七政。•四宫二十八星宿•古人把天上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域,称为四宫、四象;各宫内各有七宿,共有二十八星宿。把各宫所属七宿连缀在一起,并且与一种动物的形象相联系,从而出现了“前朱鸟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之称。•分野•九州:《尚书禹贡》: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东汉出现的十三州——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幽州、冀州、并州、荆州、扬州、凉州、益州、交州、雍州•2、祭地之礼•A.山川(四望)•B.封禅•C.社稷•A.祭祀山川•《礼记·王制》: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山川之大者,莫如五岳、四渎•五岳: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和嵩山。•四渎:古代对四条流入海的大河的称呼,即“江、河、淮、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唐代始称大淮为东渎,大江为南渎,大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金、明等代袭之。•四望:《周礼·春官·大宗伯》:“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望。”贾公彦疏:“言四望者,不可一往就祭,当四向望而为坛遥祭之,故云四望也。”•地望:魏晋行九品中正制后,士族大姓垄断地方选举等权力,一姓与其所在郡县相联系,称为地望。指地理位置、界限。•B.封禅•“封禅”,专指在泰山的祭祀天地的活动。•《史记·封禅书》正义曰:“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封泰山”、“禅梁父”•C.社稷•《周礼·春官·小宗伯》:“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社坛与稷坛是分立的,后来合而为一。•社——土神,相传共工氏之子名勾龙,能平水土,被称为“后土”,即社神;•太社——王社——国社——侯社;州社——里社。•稷——谷神,厉山氏之子名农(一说名“柱”),能播殖百谷,被当做稷神。商汤灭夏,以周人的始祖弃(后稷)为稷神。•3、宗庙祭祀•《礼记.王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庙尸——塑像——牌位——画像•五祀:天子、诸侯宗庙的正祭,春曰祠,夏曰礿(yào,或作禴),秋曰尝,冬曰烝,在四季的孟月举行,加上腊祭,每岁共五祀。•4、其他祭祀•A、祀先圣、先师•B、五祀——祭祀门、户、井、灶、中霤•《周礼·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二、嘉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昬冠之礼,亲成男女;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饗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嘉礼的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shèn,社稷祭肉)膰(fán,宗庙祭肉)之礼;•——贺庆之礼;•1、饮食之礼•A、飨燕礼——君王主持的饮食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飨以训恭俭,燕以示慈惠”•B.饮食之礼——诸侯之间的饮食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这里说的“饮食”也是宴饮,通常专指宗族之内的“宴饫(yù)”。•C、乡饮酒礼——地方官主持的饮食之礼•《周礼·地官·乡大夫》说:“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与其众寡,以礼礼宾之。”•乡饮酒礼的意义与作用有四项:一是选拔贤能;二是敬老尊长;三是乡射,即州长习射饮酒;四是卿大夫款待国中贤者。•D、养老、优老之礼•《礼记·王制》:“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九十使人受”。•我国尊老、养老传统的形成与此关系密切•2、婚、冠之礼•冠礼、笄礼——成人礼•《礼记·冠义》http:冠者礼之始也。古者圣王重冠。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与为礼也。•男子二十冠而字http•冠礼的仪式内容:•A、加冠——士加一冠,“庶子”“二加”;嫡子“三加”;皇太子用“再加”。•(B、授爵)•C、命字••冠•幞头•爵弁•(B、授爵)•C、命字•《仪礼·士冠礼》:字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笄礼•《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礼的仪式•A、“笄”——结发而用笄贯之。http•《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周代发展到簪商代的骨笄汉代步摇唐代金簪•B、训诫•女子拜见君父,聆听训辞:“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诐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3、射礼•《礼记·射义》:“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射礼的种类•大射——天子、诸侯在祭祀、大典前,选择部分人而举行的射礼;•宾射——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燕射——平时燕饮时举行的射礼;•乡射——地方官为荐贤举士而举行的射礼。•射礼前后,常有燕饮,乡射礼也常与乡饮酒礼同时举行。其他——军礼、宾礼、凶礼•1、军礼•国家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活动。•《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以军礼同邦国。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2、宾礼•邦国间的外交往来及接待宾客的礼仪活动。•《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兆曰视。”•《仪礼.士相见礼》郑玄注:“士相见于五礼属宾礼。”•3、凶礼•吊慰家国忧患方面的礼仪活动。包括丧葬礼、荒礼、吊礼、恤礼等。后多指丧葬、谥号等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襘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本文标题:礼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171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