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第一课1.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隆重举行。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10月1日下午,首都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为首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谈判,双方达成了的协议。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4.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的一次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答:(1)这次会议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时间:地点:(3)内容: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标志着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标志着我国终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答:(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6.“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请回答:(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2)“三十年以来”,主要指什么时期以来?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3)“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什么时期?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谁?(5分)(4)毛泽东为此建筑物的题词是什么?(2分)(5)建此建筑物的目的是什么?它有何现实意义?(4分)第二课1.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是至年,总司令是。2.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越过,一直打到中国的,美军同时派出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3.在抗美援朝战斗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口的,严守纪律宁愿被烈火烧死的,志愿军战士被朝鲜人民称为。4.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的目的是。。5.“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请回答:2(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的战士被中国人民称为什么?(2)“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3)上述部队还涌现出什么英雄人物?他们的战斗有何意义?(4)你准备如何“保和平,为祖国”?第三课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2.我国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3.到年底,全国除部分地区处,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亩土地。土地改革主要在里进行。4.列举土地改革的目的、原因、内容及历史意义目的: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历史意义:第二单元第四课1.“一五”计划从年开始执行,到年底完成,特别是和方面喜报频传。2.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召开,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规定我国坚持,坚持,一切权力属于。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建立相应地发展,相应地。4.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制造。”请你回答: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工业面貌,我们国家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有何成效?你怎么样看待这些成效?对于振兴工业,你有何建议?答:(1)我们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五计划”。(2)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①工业方面:A: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B: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C: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D: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②交通运输业方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③工业基地形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3)如何看待:“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一百年的成就的总和。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足以让我们自豪和骄傲。(4)建议: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制定相适应的政策,大力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3对旧企业进行改造和翻新;结旧厂的资本运作,所有制形式,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都进行改革,要重视人才,要合理利用资源等。第五课1.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走和共同富裕的道路。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居于领导地位。3.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政策,这种政策,实现了,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4.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4.什么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我国进行三大改造的途径是什么?三大改造后期存在哪些缺点?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1)三大改造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实质: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的社会主义变革。(3)途径:(4)缺点:(5)历史意义:第六课1.年,中共八大召开,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实现,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的需要。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2.和,在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失误的主要标志是、、、。3.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石油工人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4.八大后的十年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又出现了哪些严重的失误?如何看待这些失误?通过失误你得到了什么样的经验教训?答:成就:(1)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2)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失误:1958年,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左”倾错误在全国各地泛滥开来。如何看待:出现以上错误主要由于中国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我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走了曲折之路。经验教训:(1)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2)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第七课1.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是至年,2.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是。3.1967年2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不同的会议上,对的错误作法进行了强烈的批评,但被诬为,受到压制和打击。4.文革中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和。45.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是在年9月13日。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逝世,。10月,、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措施,一举粉碎结束了文化大革命。6.文化大革命的实质是7.列举“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怎样的斗争?答:(1)“二月抗争”是党内老干部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进行的斗争;(2)毛泽东及时察觉林彪阴谋,粉碎了他们的反革命政变计划;(3)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抵制“左”的错误,继续与“四人帮”做斗争。(4)“四五”运动,人民群众自发悼念周恩来总理,反对“四人帮”。(5)1976年10月,在华国锋、叶剑英等领导下,党中央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十年动乱的局面。8.材料一: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材料二: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时期?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3分)(2)材料一中,“江桥摇”分别指谁?(3分)(3)材料二中,“雄杰”、“豺狼”分别指谁?“豺狼”是被谁消灭的?同一时期还曾经出现过哪些“豺狼”?(5分)第八课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的标志是。2.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时的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错误,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即凡是,凡是,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于是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3.年,中共中央为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平反。4.文化大革命后,全国人大加紧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了第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等一系列法律,基本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在、、有法可依的局面。5.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转折?(从这次会议的内容、意义入手)内容:①思想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综上所述,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伟大的转折。第九课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开始。首先实行包产到户的是的农民。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的责任制,,农村的也迅速发展起来。2.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广东的、、和福建的被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是指,它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3.我国的对外开放地区不断扩大,开放了广州、上海等个沿海城市,增设了,设立了,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54.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了-------------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农村和城市各是怎样实行改革的?(1)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并发展乡镇企业;(2)在城市,1985年,重点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第10课1.列举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大”、党的“十四大”和党的“十五大”内容。答:(1)“十二大”: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十三大”:(1)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2)党的十三大就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3)“十四大”:(1)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
本文标题: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191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