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47张PPT)
盛唐气象,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创造出了开元盛世,而后期却急转而下,爆发大规模动乱。在马嵬坡,玄宗为保军心安定,忍痛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尽管如此,也未能挽救大唐王朝衰落的命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段历史,以从中汲取教训。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学习目标1.了解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的相关史实。2.了解唐朝衰亡的原因、灭亡的时间和标志。3.知道五代十国更迭与分立的局面。1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安史之乱2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3课文结构安史之乱是755--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想唐朝中央政府发动的、争夺权力的战争。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1.列举安史之乱的背景。2.简述安史之乱的经过。3.说说安史之乱的影响。一1安史之乱的背景(1)内忧外患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2)外重内轻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3)重兵在握安禄山兼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前期统治呈现“开元盛世”景象,而后期统治潜伏巨大危机。前期后期崇尚节俭日益骄奢反对奢侈奢华无度任用贤相任用奸相励精图治不理政事整顿吏治朝政腐败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作为对比材料研读材料1: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荒废朝政。重用宦官高力士,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致使朝政黑暗腐败。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材料研读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相关史事唐玄宗宠妃杨玉环都是我惹的祸喽?材料2:安禄山拥兵边陲,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材料3:隋唐以来,河北幽州一带民族杂居,契丹、奚、突厥等族的习尚与汉不同,互相歧视。材料4: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上百万。社会上各种矛盾尖锐材料研读材料5: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材料6: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安禄山势力强大,威胁中央政权材料研读唐初,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地设置大都督。唐高宗时,都督“带使持节”,直接代表皇帝,故称“节度使”。710年,唐睿宗正式设节度使。唐玄宗时,边境设置10个节度使。他们不仅是军事长官,还掌握政治、财政大权。节度使虽接受唐政府诏令,但已逐渐形成独立于中央政权之外的割据势力。课后活动1.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请在□内画√。□皇帝荒废朝政□发生严重灾荒□杨贵妃得宠□节度使势力膨胀□农民负担过重□军队战斗力薄弱√√√一2安史之乱的经过(1)爆发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2)概况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3)平叛唐朝内调西北地区精兵,并在北方少数民族的援助下,在763年平定了叛乱。755年-763年叛军占领长安后,使长安成为一片火海。唐玄宗一面派兵平叛,一面携杨贵妃、皇子皇孙、朝廷大臣逃往蜀都,当唐玄宗一行来到马嵬驿时,随行将士杀死杨国忠,逼唐玄宗处死杨贵妃。随后,太子在灵武即位,即唐肃宗。肃宗任用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平叛,又借回纥兵的帮助,收复了长安、洛阳。白居易写的脍炙人口的《长恨歌》,与其说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情歌,倒不如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历史悲歌。历史故事一3安史之乱的影响(1)经济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2)国力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3)中央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藩镇割据局面逐渐形成。安史之乱造成北方“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圆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材料研读想一想,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尤其使广大北方地区田地荒芜,十室九空,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诗中表达了黄巢什么样的愿望?这首诗以菊喻志,借物咏怀,通过刻画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再造乾坤的英雄气概。此诗是一首典型的借菊花抒情,是一首造反诗。1.列举黄巢起义的主要原因。2.简述黄巢起义的概况和影响。3.说说黄巢起义的结果。一1黄巢起义(1)原因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②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遭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2)概况起义军在黄巢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3)结果朱温(原为起义军将领)降唐,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高力士在唐玄宗(大唐王朝的第六位皇帝)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宦官专权第一阶段批阅奏折别以为你是当朝宰相,你呈上来的奏折还得让我批准呢!李辅国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蜀地。李辅国劝说太子李亨(肃宗)在灵武即位,所以深得肃宗信任。当时宰相和百官除日常朝见外,奏事必须经由辅国才能面见皇帝。宦官专权第二阶段掌握禁军大家都内里坐,外事全凭老奴处置皇帝老儿,咱俩到底谁听谁的,嗯?!唐末宦官宦官专权第三阶段掌握皇帝生杀予夺大权你这混帐东西,别看你是皇帝,我要你死,你就活不了!从唐穆宗(唐朝第十二位皇帝)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纲纪紊乱,贿赂公行,宣布“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赃枉法的地方官吏处以斩刑。黄巢深受民众拥护,队伍发展到65万人。相关史事简述唐朝的灭亡。(阅读P24页最下边一段话)一2唐朝灭亡(1)朱温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2)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开启五代十国的序幕。(二)唐朝的灭亡朱温朱温被其子所杀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五代十国是怎样形成的?2.五代十国的实质是什么?3.五代十国有何社会特点?4.五代十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一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形成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方: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北方的北汉(2)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3)特点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4)影响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后梁朱温梁王.宣武节度使后唐李存勖晋王.河东节度使后晋石敬瑭河东节度使后汉刘知远北平王.河东节度使后周郭威邺都留守相关史事相关史事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的时间也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6,后汉947—950,后周951—960。0000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2.通过五代十国的更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与探究拓展探究以史为鉴第一,取得成就,戒骄戒躁,保持恭谨。第二,永远保持艰苦朴素作风。第三,人生应始终如一,坚守信念。第四,亲近贤达,远离小人。今天的中国仍然存在腐败问题,结合唐玄宗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谈谈你受到的启示。0000唐朝衰亡五代十国由盛而衰安史之乱致命打击黄巢起义唐朝灭亡后梁灭唐1.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A.大泽乡起义B.隋末农民大起义C.安史之乱D.唐末农民大起义2.唐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下列人物曾领导唐末农民起义的是()A.张角B.黄巢C.安禄山D.史思明3.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A.李渊、黄巢B.李世民、朱温C.李渊、朱温D.李世民、黄巢4.“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A.春秋战国B.魏晋南北朝C.辽宋夏金D.五代十国
本文标题: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47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22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