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重庆文理学院“三进三同”活动方案
1重庆文理学院2011年1—2月寒假“三进三同”活动方案各团总支:为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渝委发[2010]27号)文件和全市大学生社会实践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我校《关于组织开展重庆文理学院2011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校团字[2010]76号文件要求,现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大学生寒假“三进三同”活动,组织我校大学生进村社、进农户、进田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农民生活和农村现状,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市情、民情,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具体活动方案如下:一、活动主题了解民情增长才干二、活动开展时间1.集中团队:2011年1月20——26日2.分散团队:2011年1月20——2011年2月18日三、活动对象1.集中团队:各学院按要求组织城市籍学生干部、党员和普通同学代表参加学校的集中团队;2.分散团队:非毕业班大学生;四、活动地点1.集中团队:永川相关村庄(具体地点待定)22.分散团队:采取就近原则,分散到农村调研、学习、劳动;五、活动内容及形式1.集中团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赴农村进行劳动、学习、调研、帮扶,开展春节送文化、送祝福、关爱留守儿童、关心孤寡老人、关爱残疾人士、社区志愿服务等相关活动;2.分散团队:独立或者几个同学为一小组就近参加“三进三同”活动。六、集中名额分配(总人数:100人)1.文传学院:8人2.计算机学院:6人3.数统学院:8人4.外语学院:8人5.政法学院:5人6.经管学院:5人7.电气学院:6人8.美术学院:8人9.教科学院:6人10.技术师范学院:6人11.音乐学院:6人12.生科学院:6人13.体育学院:6人14.化环学院:6人315.旅游学院:5人16.材料学院:5人七、组织机构组长:钟志奇副组长:左益、刘灿国成员:教工部老师、学工部老师、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带队老师:待定八、活动要求1.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各学院党政领导、团总支书记、辅导员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认识到该项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切实落实“六个一”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各学院要积极组织人员参加集中团队并动员、安排好分散锻炼。参加集中团队的人员要求原则上是城市籍的学生干部、党员、普通学生代表。各学院在2011年1月12日17:00前将参加集中团队的报名表(附件1)上交到校团委杨娟老师处。2.点面结合、保障安全:各学院按照方案要求,科学、有效的组队参加活动,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提出相应措施,确保活动取得成功。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学院、各团队要加强宣传,活动期间以照片、简报、信息的形式以书面形式将活动开展情况发到校团委邮箱:cqwlxytw@sina.com44.注重总结、保证质量。活动结束后,所有参加集中团队的队员和分散团队的队员在开学时需上交1篇高质量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方可报名注册。各学院也要及时将本学院“三进三同”活动总结在开学后2周内上交到团委办公室。学校将结合本次活动开展情况评选出优秀团队、优秀队员若干名。5.未尽事宜另行通知联系人:教工部:杜勇(13983625756)学工部:蒋礼文(13983352398)谢荣成(13883918360)赵锋(13752940754)杨娟(13667698590)附件:重庆文理学院2011年1——2月参加“三进三同”集中团队人员报名表共青团重庆文理学院委员会2011年1月11日为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校团委有关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落实《关于组织开展平顶山学院2009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平顶山学院大学生支教培训服务团在汝州市尚庄乡东芝希望小学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团在该过程中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服务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为实现“推进两大跨越,建设美好鹰城”的宏伟目标和推进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5我团志愿者在两位带队老师的领导下,共同打造了五个“精品工程”:希望工程——“祖国的花朵”;科技培训——“科技下乡”;武术之乡——“武动2009”;尊老爱幼——“关爱生命”系列活动;文艺演出——以“我爱你,中国”为主题展开各种文艺活动。同时,我们以义务支教为重心,开展电器维修、政策宣讲、社会调研等各种服务项目,引导所有志愿者一起“与伟大祖国共奋进,为中原崛起先青春”。我团由本校14个院系的29名学生组成,有喜欢武术的,有擅长音乐的,也有钟爱画画的……我们是多才多艺的莘莘学子,坚定而多变,稳重而活泼;我们是挺拔矫健的热血青年,执着而冷静,勇敢而审慎;我们是意气风发的时代骄子,自信而真诚,团结而自强。我们团结在团队之中,独立于团队之间。一.运筹帷幄,全面策划;严格纪律,落实分工为确保我团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和进行,6月26日至7月2日,带队老师公布了本团的《平顶山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此外,还对志愿者进行了工作安排和活动进程的大致规划。带队老师本着队员自愿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作调整,采取“5+3”的工作组建方式。“5”即五个小分队,总体上负责本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线工作,包括支教队、健身队、调研队、文艺戏曲队、电器维修队。“3”即三个组,主要负责协调各队各组之间的关系,包括办公室、后勤服务组和安全卫生组。同时,在这一期间,我团也紧张有序地展开了提前培训。培训期间,我团注意培养本团志愿者的纪律以及团队意识。纪律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纪律就没有了一切。只有在保证纪律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团长娄鹏宇老师制定了《平顶山学院大学生支教服务团队员守则》,以明确纪律,并严格执行。培训时,我团志愿者积极准备教案以及关于尚庄乡的各种资料。此外,还在试讲、开会等过程中,共同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在各种问题上互相交流意见,增进感情,加强团结。二.统一思想,齐装出征;满怀热情,投身实践7月3日上午,平顶山学院大学生支教培训服务团犹如一条欢快的小溪流注入了汝州市尚庄乡铁炉马村。在东芝希望小学,欢迎的学生早已列队等候,热烈的掌声使我们稍感羞怯。长时间的颠簸,并没有使我们感到疲惫。一安顿下来(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我团志愿者立即按队按组分工,积极有效地展开了各项准备工作。在办公室、后勤服务组和安全卫生组工作积极提前展开的前提下,我团支教队、健身队、调研队、文艺戏曲队、电器维修队的工作也得以顺利进行。一线工作中,在其他队才刚进入状态时,支教队的工作早已红红火火的开始了,因为每天最最热闹的就是教室了。我团志愿者采用多媒体教学,使文字、语言、音乐、图画结合起来,以助孩子们快乐学习,并适时调整教案内容和进程。此外,结合学生特点,还开展了体、美、音等强化班。东芝希望小学的学生,聪明而懂事。不用告诉你,他们有多热爱生活、多渴求知识,真诚的表情和高高举起的手臂已经说明了一切。为了积极推进“科技下乡”,大学生支教培训服务团针对尚庄乡东芝希望小学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还对教师专门开设了计算机基础、office使6用、email收发等办公自动化的培训课。学校没有太多的设备,志愿者就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积极贡献出来。东芝希望小学的近二十名教师接受了培训。我团在义务支教的过程中,电器维修队也展开了工作。他们带着自备的修理工具在村中设立“家电维修”点,为村民们义务开展家电维修服务。专注的眼神换来每次成功的尝试,专业的服务换来群众满意的微笑,他们为村民修好了手机、电扇、电脑、电磁炉、旧式钟表……硕果累累。在维修过程中,遇到较难解决的问题时,电器维修队队员们就共同讨论,一起攻克难关。每当听说他们又修好了一样电器,我们就高兴得不禁鼓掌给他们加油鼓气。他们的话虽不多,但心中的关爱与热情全从手中传达。床、书桌、凳子,甚至地上,都曾使他们工作的场地,这也是他们付出和努力的见证。该队队员发挥自己专业技能,无私为当地群众服务的精神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赞扬。街道上热闹的维修现场以及尚庄乡人民和维修队员之间友好相处的景象,构成了广场上一幅和谐的风景线。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校志愿者在服务农村、锻炼自己、增长才干的同时,关注社会,关注农村,关注生命。我团志愿者在服务地广泛开展了“关爱生命”系列活动,深入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当志愿者握着偏瘫妈妈的脚踝,传递的是心与心间的温暖;当九十岁孤独老人硬要拖着“九十度”的身躯靠在门口观望我们志愿者离去时,观望的是一种感动、一种感激;当断了右臂的小帅鹏微笑着将左拳举过头顶,站在我们面前的不是小帅鹏,而是坚强!……在走访群众时,我团志愿者孙浩天不顾艰险爬上瓦房,为一位年老的爷爷补休漏雨的房顶。志愿者从房顶下来后,爷爷感激地握住了他的手。我团前去慰问的志愿者动手为孤寡老人洗碗、刷锅、扫地,并买来了一些鸡蛋送给他们。跨越时光的隔离,我们与老人在一起。老人是无可挽回的过去,我们是手已把握的现在和即将来到的未来。而在这之间最好的链接点,便是志愿者无意中蹲下的身子和那双轻轻扶着老人的手。志愿者采取问卷调查、家庭走访等方式,针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还为当地留守儿童和孤寡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查看更多与本文《三下乡活动总结》相关的文章。2010年11月3日,我区的大学生村官队伍也拉开了“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活动序幕。此次活动围绕“走进农家知民情,磨练意志靓青春”的主题而展开,以丰富的“四个一”活动为内涵:让我们对白市驿镇高田坎村的村民进行一次便访;为他们建立一个信息涵盖全面的民情信息库;为一个农户或者一个社、乃至一个村制定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脱贫致富计划;撰写一篇真挚情感的心得体会。活动伊始,我们便对高田坎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个摸底,所有的村官2人为一个小组,对一个社进行逐户走访,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除去未在家的人户外,每家每户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绝大多数的群众对我们的活动都非常支持,尽管他们并不知道我们此行目的何在。在各社社长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完成对高田坎村村民情况的摸底调查。同志们在白天辛苦走访过后,晚上还得加班(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把这些信息录入电脑,但没有一个同志喊苦、叫累。因为大家都觉得很值!活动进行到一半,我们便在村里领导和社领导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集体劳动——挖红薯。尽管大多数同志对农活并不熟悉,但都学着社长老师的样子,有模有样的挖起来。由于我7们在种地方面都是外行,所以可怜了社长家的红薯地,被大家挖得有点凌乱不堪。可是大家却在最朴实的劳动中,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活动到结束阶段,没有一个泄气的;在组长的带领下,各小组将任务完成得有声有色。看着一份份写得满满的《民情信息表》,一个个脱贫致富计划,我们不得不感叹同志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此次活动不仅更进一将科学发展带到基层,更是将“三项制度”在我们农村落地生根;不仅拉近了我们与群众的距离,更增进了群众和我们之间的感情;不仅让我们听到了基层群众的呼声,更在磨练意志的同时增强了我们的党性。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查看更多与本文《三进三同心得体会》相关的文章。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市委要求在机关干部中广泛开展以“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主要内容的“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我表示衷心拥护,并积极参加。根据区委组织部《沙坪坝区机关干部“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实施方案》的统一布署,我们来到对口联系的歌乐山镇新开寺村、高店子社区了解社情民意,帮助解决突出问题,并联系2户贫困群众进行了帮扶活动。我深受教育和启示。一是群众对党的政策真心拥护。与帮扶的群众“摆龙门阵”,他们
本文标题:重庆文理学院“三进三同”活动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524576 .html